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周必洪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3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由于股骨头坏死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为分析对象,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采用传统人工全骸关节置换术、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客观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疗效优良率95.6%要更佳于对照组的64.4%,且治疗后治疗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提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更好的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多发疾病,而疾病的发生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股骨头坏死指的是由于髋关节脱位或者是股骨颈骨折,使得股骨头血运机制被破坏掉,发生严重的部分或整个骨头坏死[1]。近些年来,基于临床医学微创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因其表现出的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及术中出血量低等优势,被推广应用,现就主要对其应用效果做出分析。

1资料来源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由于股骨头坏死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为分析对象,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当中共计患者有45例,分别是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自44岁到76岁,均值年龄60.7±5.1岁,病程从1~6年不等,均值3.4±0.3年;治疗组患者当中共计有患者45例,分别是男性29例和女性16例,年龄范围自45岁到78岁,均值年龄61.5±5.3岁,病程从1~8年不等,均值4.1±0.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选用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案,具体操作为:取患者其侧卧位,行全麻之后,逐层切开皮肤,将骨头、髋臼缘充分暴露出来,对髋臼缺损的地方进行检查、修复,之后置入适宜的髋关节假体做复位。再次检查,确认无脱位问题,清洗创面、置入引流管、缝合创口,术毕。

1.2.2治疗组

本组患者采用的是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案,具体操作为:取患者侧卧位,施以全麻,确定外侧位置,切开长约6~10cm的切口,切开臀大肌以后,切断转子附着处的外旋肌群,朝着后方进行牵引,之后再将大部分关节囊切开,使得髋臼与股骨头彻底暴露出来,取电锯,将股骨颈截断、取出,之后切除髋臼圆韧带残端和孟唇,把显露出来的圆韧带窝加以磨平处理。确定前倾20°、外展45°处做髋臼扩髓处理,将适宜假体置入其中,检查稳定性与松紧程度。在转子间嵴处钻孔3~4个,把外旋肌缝合在转子间嵴孔处,对术野进行重复冲洗,置入引流管、缝合创口、术毕。

1.3治疗效果评价

结合Harris髋关节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①优:评分超过90分;②良:评分介于80~89分;③中:评分介于70~79分;④差:评分低于69分[2]

1.4统计检验

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卡方(x2)检验方法,计量数据皆以(5dd2555880ef8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 ±s)的模式阐述,并采用t检验方法,录入到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数据分析,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表1数据:治疗组治疗疗效优良率95.6%要更佳于对照组的64.4%,提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分组

例数构成

优良率

对照组

45

16(35.6)

13(28.9)

10(22.2)

6(13.3)

29(64.4)

治疗组

45

34(75.6)

9(20.0)

2(4.4)

0(0.0)

43(95.6)

X2

13.611

P

<0.05

2.2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

分析表1数据:治疗前两组患者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经治疗后皆有提升(P<0.05),且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组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提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2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5dd2555880ef8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 ±s,分)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

48.2±3.7

78.7±6.2

18.892

<0.05

治疗组

46.3±3.5

89.1±7.3

23.643

<0.05

t

1.668

4.856

-

-

P

>0.05

<0.05

-

-

3讨论

虽然以往临床多用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来治疗股骨头坏死,也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该术式有较大几率造成对患者的损伤[3]。相比较来看,微创手术的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等应用优势,再加之临床微创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愈加普遍、熟练程度愈来愈高,采用该术式治疗,不仅可以预防患者软组织损伤,而且手术操作容易、术后恢复更快[4]

在上文实验当中,我们得到的数据显示:治疗组治疗疗效优良率95.6%要更佳于对照组的64.4%,且治疗后治疗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提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也充分印证了该术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确切效果。

可见,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更高的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王艺钧,刘德忠,苏金平等.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8):43-45.

[2]彭勇勇.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7,41(1):28-29.

[3]康明,吴家文,郭汉明等.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5-6.

[4]常超杰.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470-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