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1,6二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黄玉梅

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对病毒性心肌炎采用1,6二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病毒性心肌炎2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之间,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接受炎琥宁治疗,观察组接受炎琥宁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肌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改善心肌酶水平和缓解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1,6二磷酸果糖;炎琥宁

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群体为儿童。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是病毒入侵人体形成心肌感染导致心肌组织炎症,儿童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如心悸、胸闷、乏力等,对患儿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1]。按照有关研究发现,我国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人越来越多,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影响患儿的康复[2]。临床上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辅助治疗,其中最常用的就包括1,6二磷酸果糖[3]。在治疗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时具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主要对病毒性心肌炎采用1,6二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特选取患儿260例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下面是本研究的基本步骤。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病毒性心肌炎2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之间,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中男68例,女63例,年龄3-13岁,平均(3.36±2.11)岁;观察组中男69例,女62例,年龄4-14岁,平均(6.75±2.83)岁。在性别、年龄等信息上,两组间情况相似,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维生素C和炎琥宁。维生素C(南阳普康集团衡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1021722)150-200mg.kg-1。5%的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早晚各一次,炎琥宁(广州万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334)0.2g.kg.-1.d-1静滴,20滴/min。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1,6二磷酸果糖(西安秦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196)100-200mg.kg.d-1。两组均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4]

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心肌酶谱水平进行比较。疗效分为四等级,显效:症状全部消失,心肌酶、心电图无异常;有效:症状显著改善,心肌酶轻微异常、心电图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心肌酶无变化和好转。总有效=显效+有效之和。

对两组治疗后的心肌酶谱水平进行比较,包括天门东氨酸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没同工酶(CK-MB)。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和处理,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130

35(26.92)

50(38.46)

35(26.92)

95(73.08)

观察组

130

50(38.46)

60(46.15)

10(7.69)

120(92.31)

2.2两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组别

AST

LDH

CK

α-HBDH

CK-MB

对照组

46.72±15.38

328.88±42.66

276.65±28.45

248.02±22.72

26.44±7.25

观察组

36.68±15.53

250.32±41.25

142.02±27.21

172.02±22.14

17.25±7.24

3.讨论

临床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暂时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但是有关学者认为是由病毒感染并入侵心肌引起的[5]。心肌炎会造成心肌缺血、细胞变性死亡,对儿童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临床上十分重视对该疾病的预测和筛查,早期测定心肌酶水平,并及时治疗,以免症状恶化威胁患儿健康和生命[6]

作为一种糖代谢的产物,1,6二磷酸果糖能够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利用率提高,激活硫酸果糖激酶活性,促进三磷酸腺苷酶产生量增多[7]。还可以作用于细胞膜,维持细胞文星星,减少钾离子外流,使心肌细胞活性降低,改善心室传导功能,保护心机功能[8]。炎琥宁属于中成药的一种,能够抗病毒,增加免疫力,适用于各种病毒性流感、呼吸道感染的治疗[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儿接受炎琥宁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气短、胸闷的症状得到了改善,心肌功能增强。这与刘艳红,张淑胜[10]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改善心肌酶水平和缓解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晓燕.1,6- 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29-30.

[2] 刘德浪,陈由,宋伟玲.1,6- 二磷酸果糖联合柏子养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5):29-30.

[3] 王中柱.磷酸肌酸与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3):516-518.

[4] 袁泉,张萍.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效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0):1343-1344.

[5] 邢春芳.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免疫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4):333-335.

[6] 胡明,胡相冰.不同中成药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094-1096.

[7] 王龙飞,蒲志强,苏强.不同中成药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5,24(3):647-649.

[8] 刘辉.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3,34(12):1845-1847.

[9] 涂娟娟,刘芳,焦蓉,曾芳,等.1,6-二磷酸果糖联合抗病毒治疗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1):54-57.

[10] 刘艳红,张淑胜.肌氨肽苷注射液结合1,6二磷酸果糖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2):1343-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