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肾祛风汤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强肾祛风汤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长修

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骨科 河南杞县 4752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强肾祛风汤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醋氯芬酸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强肾祛风汤酒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强肾祛风汤酒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改善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消除腰椎间盘炎症反应,并且患者在服用时方便,利于贮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强肾祛风汤酒;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醋氯芬酸片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科临床上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与体位不正或外伤有关,呈间歇性、反复性发作,一般经治疗或休息后症状均可缓解[1]。多数学者认为正确的治疗方法应为先行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2]。本文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醋氯芬酸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强肾祛风汤酒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在29—61岁,平均年龄为47.3±3.5岁;病程在0.7—13年,平均病程为5.2±1.8年。按中医分型为:寒湿腰痛型9例;湿热腰痛型13例;瘀血腰痛型5例;肾虚腰痛型17例。肝肾亏损型14。按病理分型为:单侧29例;双侧16例;上下型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9例,女9例;年龄在25—57岁,平均年龄为46.2±3.8岁;病程在0.5—11年,平均病程为4.7±1.6年。按中医分型为:寒湿腰痛型7例;湿热腰痛型11例;瘀血腰痛型6例;肾虚腰痛型21例。肝肾亏损型13。按病理分型为:单侧31例;双侧17例;上下型1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其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醋氯芬酸片口服治疗:首先给予牵引治疗,每次坚持30分钟,日一次;醋氯芬酸片1片口服,日二次,21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强肾祛风汤酒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二花30g;熟地20 g;川断、血藤、当归各15 g;乌梅、羌活、川芎、红花、甘草各10 g,用水煎煮取汁1000ml,加入红糖200g、50°白酒500ml,装瓶密封,24小时后可服用。每次取药酒15ml于饭前30分钟口服,日三次,21天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恢复至正常;好转:患者的腰部活动功能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和资料的分析,样本给予t检验,以P<0.05为判断标准,确定两组统计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疗效对照表(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8

31

22

5

91.4

对照组

58

16

29

13

77.6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上属痹证、腰痛范畴[4],正气不足是诱发疾病发作的内因,湿、邪、风、寒等侵袭或跌扑损伤是诱发疾病发作的外因,肝、肾、脾等脏器亏虚是该病的发作机制[5]。笔者认为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应为:补肝肾以治本,祛除湿邪以治标。强肾祛风汤酒方剂中的川断、血藤、乌梅、熟地色黑入肾,其具有强肾固本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祛除湿邪风寒的能力[6];羌活、天麻具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红花、川芎、当归具有祛瘀通脉、活血养血的作用[7];二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消除机体无菌性的炎症反应;甘草可调和各药;红糖可矫药味;白酒既可行药速,又可增强红花、当归等药物的功效,诸药配伍应用,共奏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之功[8]。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将强肾祛风汤酒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改善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消除腰椎间盘炎症反应,并且患者在服用时方便,利于贮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正福.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9):1019—1021.

[2]李宝玉.强肾祛风汤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9):346—347.

[3]刘志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6):17—19.

[4]曹文富,刘莉,李颖等.自拟强腰止痛汤配合腰牵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2):32—33.

[5]杨耀洲.活血化瘀、补益肝脾肾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4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0,50(14):124—125.

[6]奚胜.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J].中国药业,2012,21(12):261—263.

[7]张志余,张旭桥.中药自拟方合椎管内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4):21—22.

[8]王丽君.中药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