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运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普外科运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疗效观察

唐迎朝

(宁乡市中医医院 湖南 长沙 410600)

【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运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胃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其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7/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外科运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镜;胃溃疡穿孔;治疗效果

胃溃疡穿孔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病较急[1]。近年来,胃溃疡穿孔发病率逐年升高,起病急,发病重,常常危及人们生命,发病年龄逐渐趋于老年化。胃溃疡穿孔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2]。该种疾病通过手术治疗之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3]。本文为了深入探究普外科运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7.7±3.6)岁;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6.8±4.0)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内容如下:先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上腹部做切口(正中位置,切口长度控制在10-15mm之间),将各层组织进行分离,实行穿孔处理,最后采取常规性术后处理,比如后期缝合等。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具体方法包括:先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待其起效后,行二氧化碳气腹处理,接着进入腹腔镜并在其辅助作用下,根据患者穿孔的大小行穿孔处理,然后合理明胶海绵、缝合处理等方式,最后实施术后处理和腹腔引流管留置。

1.3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记录并比较,内容包括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5dd20c74603ee_html_a7394a09d6f17902.gif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其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详见表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组别

例数

出血量

(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

(d)

对照组

40

51.3±6.2

72.4±10.3

12.2±1.3

观察组

40

23.8±5.0

54.3±9.7

7.3±1.4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7/40),详见表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

例数

肾衰竭

粘连性肠梗阻

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0

5.0%

(2/40)

7.5%

(3/40)

5.0%

(2/40)

17.5%

(7/40)

观察组

40

2.5%

(1/40)

0.0%

(0/40)

2.5%

(1/40)

5.0%

(2/40)

3.讨论

胃溃疡穿孔是一种常见急腹症,其诱发因素非常之多,主要有压力过重、食用刺激性食物、疲劳过度、暴饮暴食等[4]。胃溃疡穿孔患者在临床体征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主要表现为腹痛,且大多数患者的腹痛属于持续性。在穿孔初期,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休克、呕吐、恶心症状。如患者为采取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故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在胃溃疡穿孔的治疗方法中,主要以手术方式为主,其目的是关闭穿孔,阻断胃内容物外流,并且还要对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传统治疗中,大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出血量大、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5],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并且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此外,对于老年患者来讲,由于其机能减退,身体素质下降,手术耐受能力比较差,这对手术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胃溃疡穿孔的治疗中,临床上采用腹腔镜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引进微创手术,在治疗中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6],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这种治疗方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普外科运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大为. 腹腔镜手术对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7, 20(6):499-501.

[2]刘培合, 刘鑫. 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6, 4(3):28-31.

[3]邵珠光. 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及疗效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5):117-118.

[4]李庆, 禄韶英. 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40):63-64.

[5]张旭, 彭江涛. 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初步评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4):25-26.

[6]傅清成, 孙修勇, 彭殿松. 腹腔镜手术用于老年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临床体会[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