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饮治疗感冒39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9
/ 1

感冒属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冬春季是病毒性感冒的高发期。2004年1月~3月对我部队发生的39例战士患者,使用抗病毒饮治疗感冒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均为临床收治的感冒患者,共39例。全部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8~22岁,平均20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感冒诊断标准 [1]  ,包括感冒接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全部患者均发热,其中体温38.1℃~38.9℃者26例,39℃~40℃者13例,均有不同程度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白细胞总数计数正常或偏低,分叶白细胞比例不增高,胸部X线检查心肺正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


     1.2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用药后体温、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行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测。部分病例行咽拭子感冒病毒培养(北京儿研所病毒室协助检测)。


     1.3 治疗方法 


  抗病毒饮每次130ml饭后温服,每日2次,连用6天,服药期间不服用其它任何药物。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服药48h以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服药后48h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服药后72h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服药72h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主要症状仍存在。


     1.5 治疗结果 


  治愈24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7%,未见任何明显毒副作用。服药后,全部病例肝肾功能检测未见异常。 


  2 讨论


  病毒性感冒主要由病毒及细菌引起,它们刺激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释放致热原,后者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使体温升高。本组39例,20例做咽拭子培养其中12例为流感甲型病毒,8例为乙型病毒,其它19例均有发热且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增高,均为病毒感染所致,诊为感冒无疑。本组使用以鱼腥草20g,板蓝根20g及另一种中草药联合组方,煎煮成中药汤剂,具有明显散热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对病毒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2]  。本组39例治愈24例,有效率89.7%,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用药前后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该药配方简单,药材普通易得,煎制方便,价格低廉,为防治战士因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有较好疗效。尤其对部队集体发病防治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文件,1993,.


     2 李梅,李华,梁军.中西药物防治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3,(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