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表达介质的变革与色彩课教学思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4
/ 2
内容摘要:科技发展为艺术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计算机技术在绘画、设计领域的介入,向传统的色彩表达介质提出了挑战,为画面效果处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我们应从原有的色彩理论出发,结合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和本土传统文化,发现新的教学内容,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构建有自己特色的色彩教学之路。
  关 键 词:科技 色彩 设计 传统 思维
  
  科技的发展引领出色彩艺术的革命。19世纪初,由于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日益成熟,一些有关光色理论的科学论述为欧洲的艺术家探索新的绘画表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动摇了一向视模仿自然色彩为全部目的的传统绘画信念。色彩艺术大胆地走向了后印象主义的色彩分解和色彩分析直至抽象绘画的色彩独立,这是色彩艺术的一次大解放;但是,架上绘画发展到今天,颜料一直是色彩表达介质的全部,它的性能和潜质,已被挖掘得相当广泛和深入,绘画艺术的发展一直在实践已有的理论,重复前人的路子,徘徊不前,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引领色彩艺术再次革新的突破口。自20世纪40年代末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70年代后,更加快速地发展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应用范围迅速普及到了各个领域,同样也渗透到了绘画、设计领域。科技发展为艺术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色彩表达介质也迅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作为美术和设计的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还要会操作电脑帮助设计、拓展思维;作为学校,色彩课的教学因之而面临新的课题,因为颜料已不是唯一的色彩表达介质了。
  
  变革引发的对写实性色彩课教学的思考
  
  写实性色彩课涵盖了绘画类专业的色彩课的全部,以及设计类专业色彩基础课的前期部分。这一阶段的学习,色彩表达的任务基本上是由颜料来完成的,用颜料进行色彩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颜料(不同种类的颜料)等介质的性能的熟练驾驭,这需要较长的课时才能培养出这样的能力。由于拉长了教学的实验课时,学生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作上,对画面的其他可行的形式美感的探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也就忽略了对色彩的探索,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的训练。
  写实性色彩就是模拟自然色彩的训练,其色彩效果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色彩关系的微妙变化、物体的立体感的塑造,表达色彩感情的沉着、冷静,对光影效果、空间关系、材质感觉的真实再现、总体效果的客观化处理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再现自然色彩的功力磨练。这种功力的形成都依靠对于笔、纸、颜料等媒介的性能的把握。画面效果的表达是有限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控制较为散漫,二是深入刻画程度的局限性,三是效果的选择和预想不足。
  信息时代,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显得弥足珍贵,几年的在校学习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短暂的,学生都希望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解决更多的问题,了解更多的解决途径,预见更多的问题结果。有了电脑的参与,这些事情都将变得简单和快捷,因为电脑处理信息是快速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
  数字化色彩处理的画面深入而细致,在形式上能模拟手绘画面的许多元素,它的细腻程度也可以完全超出手绘效果。手绘时颜料配色的色域范围小,最多只能利用到几十种,且有些颜料的化学性能不稳定,在干、湿变化后就会发生很大的色彩变化。而屏幕上的数字色彩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它的色域范围广,随着像数值的不断升级变化,它的色相品质也越来越好,分辨越来越灵敏,且易调配、易控制,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效果好。
  电脑可以对所需画面进行不同效果的处理,由于信息处理的快捷,也就为画面效果的预想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这种性能可以用在作画前的多种效果预想选择和作画后的多种效果的延伸拓展上,以便寻求更深入或更新颖的画面意境,也就可以跳出同一画面单一效果再现的刻板思维。对效果的预想可以大大增强用颜料绘制画面的信心,不会出现画至半途而不知“画面该向何处走”的尴尬,同时对同一画面的其他效果的探索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当然,就绘画作品而言,另一些元素,如:不同颜料的材质美、肌理美,最重要的一点——风格的唯一性是数字色彩无法炮制的,它的“一人一面”的品质是数字色彩“千人一面”的效果所无法比拟的,也是无法替代的,数字色彩的色感的优越性及所进行的前期的预想效果和后期的拓展效果所得到的新思路、新感觉,为用颜料这种传统色彩介质实现画面效果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用颜料这种传统介质进行的色彩训练,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定程度上的确限制了画者的创新思维的拓展,数字色彩的介入,在画面绘制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帮助将思路拓展和创新。所以两者的相融和共存,将会为艺术和科学的交叉互融提供新的视角,也会为我们的教学增添新的内容和手段,作一些有益的尝试,也许会收获到更新的成果。

  
  变革引发的对设计性色彩课教学的思考
  
  设计性色彩课包括设计类专业色彩基础课的后期部分,色彩构成课、装饰画课及平面设计类课程等,这些课程涵盖了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习的两大阶段。对于这部分课程性质,首先要理清这样一个观念:这些课程是认识性课程而不是技法课,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而不是去被动地锤炼学生的画技。 在这些课程的学习阶段中,现在也有部分课程仍沿用颜料进行色彩训练,保留这部分色彩训练,也有锤炼画技的必要性所需。因为认识到用颜料进行色彩训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局限和审美天性的抑制,所以许多课程早已完成数字化教学的改革,并取得可喜成果,部分课程的数字化进程也正在考虑和进行中。综观这些课程的数字化改革过程,总感到缺乏一个权威的富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理论作指导,整个过程显得过分西化和无序。目前还没有完成数字化进程或正在尝试中的色彩构成课,正如有的学者认识到的,在以往或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将其作为技法课来上的现象。熟练的制作技巧也是需要的,但我们过去偏重对已有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采用模式化教学与训练,如色彩三要素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作业的制作及视知觉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作业的制作等等。这些方法有利于积累颜料的色彩表达经验,但会使作业显得程式化、呆板而缺少新意,无助于学生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更广阔的色彩领域,这些都束缚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这是色彩构成课数字化教学改革原因的一部分,另外的原因还有:如何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色彩构成教育之路,这就需要更大的背景和平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色彩理论体系。
  我们的色彩设计教育缺少自己的理论特色和体系,这和我们一味引入西方理论而不注重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继承和吸收营养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现状的改变,需做长期的工作和努力,加大一些主题性设计的基础实验研究,将有力地推动这项工作的进程。
  主题性设计是设计领域惯用的手法,是包豪斯基础课程取得巨大成功并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这种互动的主题性设计教学,开设主题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作业,引导学生观察传统的色彩和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唤起他们对本民族色彩的特有的感情,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规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色彩研究的辉煌历史,从汉昭帝刘弗陵开始就设有存放图画的画院,在唐代就出现了色彩鲜明的壁画和镶嵌漆画,同一时期,还发展了新的黄、红、蓝、绿色的“唐三彩”釉陶。在宋代,色彩水平大为提高,绘画色彩变得更加多样,瓷器和陶器制品有许多无比美丽的新彩釉,如青花釉和月光釉等。另外还有中国传统的色彩典范——建筑彩饰、民族服饰和戏曲服饰、各地年画、戏曲脸谱等等,都是现代设计用之不尽的源泉,它们能给予我们许多的启迪和广泛深刻的内涵;这些典范凝聚着我们民族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和经验,富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是我们学习民族风格的极好途径,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色彩理论的扎实平台。
  借鉴这些传统色彩理论,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色彩设计理念结合起来,采用民族色彩中的精华,合理地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丰富中国特色的色彩设计教育,服务于现代设计的同时,也弘扬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提升了我国现代色彩设计的品位和精神内涵。
  艺术设计学科的宗旨是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有关的色彩设计课程的教学也是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领悟色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色彩的表现和应用能力。通过对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养成,更加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使色彩设计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这种以色彩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色彩设计的研究目标,也能使我们更加大胆地研究色彩,从而挖掘这类色彩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结束语:1810年,龙格发表了他的色彩理论,用球体表示对应的色彩系统,歌德在同年也发表了论色彩的主要著作,1816年叔本华发表了他的论文《论视觉与色彩》,巴黎戈贝兰工厂经理、化学家谢弗勒尔于1839年发表了他的《论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与物体固有色的相互配合》一书,这部作品后来成为绘画界色彩革命的科学基础。身处信息时代,面对汹涌的新知识浪潮,我们不能固守“旧谱”,但也不可能舍弃这些现成的色彩理论而创造一门全新的学说,我们的研究必然要和新科技、新知识发生交叉互融,进而开辟新的思路,发现新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契机,建立新的学科理论,推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使用一种知识,但我们可以培育学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这种创新的能力将会使其获益终生,换个角度言之,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