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联合社资金营运管理的思考和建议(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07
/ 1
 人才和信息优势。省联社资金部可以以更高的平台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并从更高的层次来获取有效信息。
  手段规模优势。省联社具备更有利的条件完善从事资金业务的设备和技术,同时独立的资金部作为省联社资金的唯一出口,从事专门的债券交易、同业存放、同业拆借等业务,可以在资金市场取得规模优势,更有效地利用利率杠杆,进行市场操作,获取较大的收益。
  
  三、对省级联社开展资金业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牢固树立审慎经营的原则,建立资金营运风险控制体系
  省联社开展资金业务的一切行为必须把防范资金风险放在第一位,对省级联社为法人承担最终债权债务责任的资金活动,必须慎之又慎。省联社资金营运部要根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和调剂资金的期限、数量结构,构建“风险性、流动性、收益性”三位一体的资金营运指标体系,实现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和数量匹配,在首先确保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营运效益。业务开展要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资金营运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按照审慎经营原则,建立内部授权、授信制约和风险监控机制;要严格控制全省农信社债券投资的比例和规模,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二)合理确定资金营运和管理的范围
  在农信社的资金占用中,有一部分用于现金、业务周转金、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放同业等不同形式的资金占用。资金营运和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确保取款和结算支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这部分低息资金的占用水平,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收益水平。因此,省级联社资金营运部要明确把这块低效占用的备付金作为管理和营运对象,在比例控制上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三)要坚持市场化运作,避免采用行政手段
  省级联社业务开展的资金来源包括:上存省联社清算资金、委托营运资金、特约存放款、市场融入资金等。省级联社在管理和组织资金营运过程中,应坚持平等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法利益,不能利用组织方的便利,刻意打压或提高资金价格,套取高额利差,更不能用行政手段指令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上存资金或干预其正常经营。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对自身力量弱、资金营运和收益水平无法达到指导利率的农信社,省级联社以资金价格(指导利率)买断的方式,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按相应利率对买断资金计付利息。
  (四)要立足服务,帮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善资金营运状况
  省联社是辖内所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联合体,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其自身定性为企业,主要是扩展为社员服务的行为,通过接受社员委托的经营活动,为社员谋求利益。因此省联社要立足于服务职能,引导辖内农村合作金融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资产多元化经营,指导开展票据、债券及其他创新型业务,改变其备付金比例过高、资产结构单一、风险相对集中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省级联社的信息优势、管理优势和专业投资能力,充分发掘投资渠道,提高资金综合运用水平和收益率。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资金指导利率,将资金营运收益尽可能地回馈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帮其改善资金营运状况,提高资金收益。
  
  参考文献:
  1、何福魁.省级联社资金营运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信用合作,2007(3).
  2、段宁戎,谢珍.安徽银行业发展内外环境的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
  3、殷红霞.农村信用社金融环境分析与目标战略定位[J].经济问题,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