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密注浆的施工技术在边坡加固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06
/ 2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滑坡整治方案比选,分析压密注浆预期目标及工艺,阐述采用压密注浆工艺进行河道边坡加固的施工方法及整治措施。
关键词:压密注浆 滑坡整治 边坡加固 施工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
(一)工程概况
某河道出现了局部边坡滑动,滑坡长度约85m,滑坡沿坡顶道路内侧倾向河中,滑坡顶部出现位移裂缝,缝宽约(5~10)cm,该滑坡段地处市区中心繁华地带,堤顶后即为某三星级酒店,滑坡破坏了河道风光带的整体景观,也给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河道断面为复式断面,底高程▽0.1m(85黄海),在▽4.1m有平台宽4.0m,平台后为直立式挡墙,墙顶高程为8.0m。
(二)工程地质
滑坡发生后,管理单位立即对滑坡段进行了地质勘察,勘探期间场地高差较大,场地地貌属人工地貌,地势起伏较大。
根据勘察,场地钻探深度内地基土可分为2层,分述如下:①层:填土,黄色、灰黄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少量砖块、石子、石灰粒、贝壳等。上部(1~2)m 处稍密,下部较松散。最薄处4.8m,最厚处8.7m,平均层厚6.8m。②层:粉质粘土,黄色、黄褐色,湿,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 本次勘察未钻穿。
二、滑坡整治方案比选
(一)原因分析
经积极排查并通过走访群众了解到, 坡顶路边一消防栓曾被车撞弯,现场开挖后,发现该处消防栓及一根地下废弃自来水管线破裂,出现了大量漏水,随即进行了封堵,止住了漏水,经多日观测,滑坡渐止,分析认为,坡内①号填土土质松散、压实度较差、坡后地下水位抬高、填土强度降低是造成本次滑坡的主要诱因。采用瑞典条分法根据不同的水位组合对现有边坡进行稳定计算,原边坡安全系数为1.03,当坡内水位抬高至▽6.50m 而不改变土的强度指标时,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值仅为0.97,具体见图1。因此可见,该段边坡稳定性本就较差,在坡内水位抬高后,边坡稳定性进一步变差,导致了该段河道边坡的失稳。

图1:原航道边坡稳定计算简图
(二)整治措施的确定
滑坡治理通常采用的方案有坡脚堆载、坡顶卸载、施打抗滑桩以及土体拉锚等方案。本次滑坡段由于地处城市景观河道,受两侧道路及建筑物等条件限制,坡脚堆载、坡顶卸载实施均有一定难度,再加之拉锚土层为回填土,强度指标较低,拉锚方案也不适宜采用。
抗滑桩的处理可分为灌注桩、深层搅拌桩等,从以往工程经验来看,抗滑桩在滑坡整治中均曾得到成功运用,其主要优点是安全系数高、施工工艺比较成熟、相对较简单、工期也不长,但考虑到本工程施工平台狭小,无合适的施工作业面,同时因施工器械自重较重,易引起二次滑坡。在经过多方案论证比较后,考虑到填土土质松散,压实度较小,在进行压密注浆处理后,浆液可以密实土体,同时浆液的固结也可增加滑带土的抗滑能力,另外考虑到原河道边坡安全系数距规范允许值相差不大,最终确认采用压密注浆进行加固,将部分土体的强度指标提高,以满足边坡的抗滑能力。
三、压密注浆预期目标及工艺
本方案拟分别在▽8.0m堤顶及▽4.1m平台进行压密注浆,通过浆液挤压土体,使孔隙水含量降低,周围土体被挤密,以加大土层密度,同时通过水泥浆液的固结,最终增加土体强度。
压密注浆采用单管注浆法,注浆孔呈矩形布置,孔距和排距均为1.0m,垂直水流方向堤顶3排,孔深8.5m,注浆深度7.5m;▽4.1m平台3排,孔深6.0m,注浆深度5.5m,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液,加固后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应达到c=30kPa, =14°。达到预期强度的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见图2,在两种水位组合情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小值为1.20,已可满足边坡稳定规范要求。


图2:压密注浆后的航道边坡稳定计算简图
根据试验,施工最终采用的注浆材料重量配合比为,水∶R32.5水泥∶粉煤灰∶膨润土∶水玻璃=0.6∶1.0∶0.2∶0.04∶0.02,注浆压力(0.1~0.5)MPa;注浆顺序采用跳孔间隔注浆,以防止串浆,并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式,先做河坡最外排封浆孔,第二批注浆时间宜在第一次注入的浆液初凝后进行;注浆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事先应予平整,机械器具、仪表、管路、注浆材料、水和电等的检查及必要的试验,其中压力表和流量测定器是必备的仪表,注浆一经开始即应连续进行,避免中断;浆体必须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开始压注,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顿地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如注浆过程中发生地面冒浆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调查冒浆原因,如系注浆孔封闭效果欠佳,可待浆液凝固后重复注浆,如系地层灌注不进,则应结束灌浆。
四、检测结果
工程压密注浆结束后,为了解压密注浆后土层抗剪强度的提高情况,委托某勘探单位对原状土样进行直接快剪试验,取样孔数量、孔位、取样深度均经各参建单位协商后指定,共布置了4个取样孔,每孔取三组原状土样试验。
将滑坡段土体在工程加固前后的土质参数进行对比,发现在经过压密注浆处理后,土体抗剪强度有一定提高, 尤其是粘聚力由原来的11.0kPa提高至31.1kPa,而稳定系数也由原来的0.97提高到1.20。工程于2007年7月30日竣工至今,经长时间的位移、沉降观测,该段边坡一直较为稳定,应该说,本次工程采用压密注浆进行河道抗滑处理是成功的。


五、结束语
采用压密注浆工艺进行河道边坡加固的施工方法,在边坡抗滑加固中利用较少,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点,需进行加固的土质都不同,压密注浆后所能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本次工程不论从岩土检测结果、理论计算数据,还是工程最终加固的效果来看,压密注浆对部分合适的土体进行边坡加固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周边土基强度,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华明;龙滩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控制;水电与新能源;2007.4.
[2]李榕;蒋为群;黄文;紫坪铺水利枢纽溢洪道边坡加固抗滑桩施;西北水电;2006.03.
(作者单位:韶关市水利水电建设公司 广东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