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制图测绘》课程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07
/ 2

摘要:以减速器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制图测绘》课程改革和探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测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关键词:项目、减速器、制图测绘、工作过程、任务

作者简介:李秀娜(1977-) ,女,河北顺平人,硕士,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课题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制图测绘》课程改革与实践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助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编号YS-1106".

《制图测绘》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性实践教学课程,是学生第一次较为全面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环节,制图测绘是对现有机器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画出零件草图,然后经过整理,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从而使学生在读图能力、测绘能力和查阅技术文献等方面受到综合训练。我院在大一下学期安排一周时间,以减速器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制图测绘课程改革。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测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制图测绘,是运用绘图仪器、模型实物、测量工具,将测绘部件表达在图纸上。测绘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发放模型、测绘、收图纸、根据图纸情况评定成绩,我们发现经常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先画出图纸,其他部分学生模仿、抄袭,然后上交来应付老师。而且轻过程和重结果考核,缺少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以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制图测绘》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这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合理选择课程项目载体

在选择课程项目载体时应做到合理,合理即能够体现课程的核心内容,项目既要尽可能地涵盖课程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又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课程项目的载体选择圆柱齿轮减速器,圆柱齿轮减速器是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由齿轮轴带动从动轴,大、小两齿轮齿数不同,产生传动比,从而改变传动速度。输入端转速由电机确定,输出端由传动比确定,这样达到降低速度的目的。圆柱齿轮减速器部件很典型 包含的零件种类比较齐全,有轴、齿轮轴、齿轮、箱体、箱盖、透盖、闷盖、轴承、键连接、销连接、 螺栓连接等,而且其结构也不是很复杂,项目就是以学生能胜任的工作任务为核心,对于一年级机械的学生来说,圆柱齿轮减速器测绘是比较合适的项目。

三、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测绘周开始前下发测绘任务书、指导书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了解测绘工作的顺序。在减速器的测绘教学中,以减速器测绘项目为载体,采用分组式教学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 5人并设一名组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减速器的拆装、测绘。程打破传统的旧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制图测绘课程进行改革,以小组为团队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教师在测绘过程中进行指导和适时的讲解,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

任务1——减速器拆装认识

小组学生首先了解减速器的用途、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装配关系,然后选用合适的拆装工具, 把齿轮油泵的各个零部件正确有序的拆装以及编号。通过本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拆装工具,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拆装方法。

任务2——减速器零部件测绘

小组学生分析各零件的作用,形状及结构,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徒手画出各非标准零件的草图,然后测量并标注尺寸,确定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最后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对零件草图进行讲评,重点对尺寸标注、尺寸公差、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订正。

任务3——利用AutoCAD绘制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根据校核后的零件草图,小组学生在机房利用AutoCAD绘制出减速器零件图,并根据零件图绘制出装配图,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学生完成测绘的全过程,上交测绘的装配图和全套零件图。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必须根据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改变,"教学做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决定了课程考核方式必须改变传统图纸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和图纸考核相结合,这种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知识与测绘技术掌握程度,而且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考核学生在完成测绘工作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过程考核和图纸考核各占50%.通过近两年以减速器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制图测绘课程的改革和实践, 我深切感受到以减速器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制图测绘》课程改革不仅培养了学生测绘能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探索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1] 石彩华。 探索机械制图课程测绘周的教学改革。 科技信息 2008.3

[2] 郑一平。 机械零部件测绘项目化教学的实践。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