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腐败现象及杜绝腐败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06
/ 2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可能滋生的腐败现象进行分析,论述了通过反腐倡廉、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图书采购的监管等具体措施预防职务犯罪。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文献采访  腐败现象  反腐倡廉  廉政制度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她是知识的殿堂,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这一文化气息浓郁的殿堂内,在这个一直被视为“一方净土”、“清水衙门”内,因面临着建设发展的机遇,也受到了社会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不断渗透和冲击,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首当其中。
一、图书馆也蕴藏了腐败
图书馆有无腐败现象,在许多人看来,不存在这个问题,理由有两点,一曰“清水衙门”,图书馆很穷,不存在请客送礼。二曰“ 净土”,图书馆是学习的好地方,工作内容是和书刊打交道,满足读者的需求,不可能贪污受贿。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图书馆在购置书刊和设备时, 都要到有关卖方市场进行联系,在市场经济涌动的今天,卖方市场以回扣或物品等形式招搅买方市场,已是很普遍的事情,书刊及图书设备市场也不例外。其实,中国公开出版的图书都是标明定价的,行内称为码洋。但这个价格是最终卖给顾客的,在出版社卖给批发商时都会给一个不小的折扣(例如六五折),而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时也会给一个折扣(例如八折),留给下一环节一定的利润空间。图书馆是采购大户,书商自然会给一个折扣,而图书馆为节约经费,当然要争取尽可能优惠的折扣,因此最终的购书价(实洋)都低于码洋。在几年前,一度流行的做法就是,按码洋开发票付款,供货商再将码洋与实洋的差额退还给图书馆,这就是回扣。这笔回扣就成为图书馆的小金库,作为员工的奖酬金和津贴,或者用于一些无法由财务报销的开支。以后,各单位清理小金库,这笔回扣交到学校,再由学校提取全部或部分,供图书馆发奖酬金和津贴。但这样做实际也是违反财政纪律的,只是将小金库从图书馆转到学校,而且谁也不能保证馆长或相关员工没有再得到供货商的好处。
另外,还有两点有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是图书采购中还有买卖盗版图书等问题,二是由于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如出租房屋、开设书店、办班、与企业联合开发等等。
二、分析图书馆腐败的起因
首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少数工作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观都有所动摇,有的人把追求金钱看着人生的目标,有些腐朽思想也带入了自己的工作中,有的甚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最终使他们走向犯罪的深渊。
第二,高校图书馆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使得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约功能和监督机制。
第三,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存在漏洞,甚至与法律法规相悖。有些学校为了增加单位和人员收入,鼓励将回扣款、手续费作为重要的创收来源,并允许直接用于发放奖金或福利;有的学校规定下属单位自报回扣款及手续费收入,按比例上交,其余部分则由下属单位支配。这些制度使高校图书馆的有关人员产生了私分回扣是“违纪不违法”的错误认识,由此直接或间接地鼓励着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之路。
第四,监督工作不到位。高校虽然把教材、图书、物资设备采购纳入招投标范围,但仅是简单的议标,有些高校是在案件发生后才对拟定采购实行招投标。许多高校早就确立了财务收支由学校统一管理的制度,但对下属单位如图书馆的预算外收入并未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
第五,廉洁自律和法制教育针对性、有效性欠缺。我国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刑法》中都对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做出按受贿论处的规定。但个别图书馆职能人员并不知道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知道私自留下教材、图书折扣发奖金是违法的,只认为是违反财务纪律,而不认为是违法犯罪。
第六,心理障碍、品格低下。犯罪主体的个人心理和品格对于行为人实施经济犯罪具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环境下,有的人廉洁奉公,敬业尽职,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终生;而有的人则特权心理严重,把当官看成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把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三、图书馆杜绝腐败现象产生的措施
(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增强图书馆职工反腐倡廉意识
1.召开图书馆职工大会,统一学习有关反腐倡廉会议精神以及学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图书馆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大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力度,图书馆党政主要领导要同图书馆各部(室)主要负责人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在年底,按照责任书的内容,对各部(室)进行严格考核,奖励廉洁奉公,敬业尽职的个人和单位,处罚违纪行为。
2.建立并坚持图书馆党总支中心学习组学习制,精心安排职工政治学习和党员组织生活,学习党中央、中纪委和校党委、校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结合图书馆实际进行讨论,提高党员干部和全馆职工的思想认识。
3.认真组织开展每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结合图书馆工作特点,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大对党风廉政制度的落实力度,规范图书馆职工的工作行为
为了规范管理,对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如《图书馆党总支、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图书馆馆务会会议议事规则》、《图书馆正副馆长岗位职责》、《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岗位职责》、《图书馆各部室正副主任岗位职责》、《图书馆采访工作管理与监督若干规定》、《图书馆内部收费管理办法》、《图书馆馆务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在全馆形成了较为完整、科学、系统、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同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用制度用法规约束全馆职工,特别是科级以上干部的工作行为,用制度和法规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和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着力抓图书采购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
1.图书招标实行公开化。图书采购必须公开透明,要通过学校物资采购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这项措施即能保证图书质量,又能降低采购成本。
2.图书采购实行分散化。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图书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经费,采购的前提是严格遵照学校下达的图书经费和采书量来执行,每年年末图书馆要对馆藏结构、书刊类型、读者的需求进行调研,并提出具体建议。所有采购严格在中标的商家中进行,图书馆按中标商家资质、信誉、服务质量分配采购码洋。
3.书款结算做到规范化。为了规范采购行为,堵塞漏洞,一律取消图书回扣返款,所有图书采购付款一律按招标折扣将传统的“码洋”采购方式改为“实洋”结算,图书的成交额按照书商在定价基础上给出折扣后的实际价格付款并开具发票,从而取消了付款时价格虚高、再由书商把钱返还图书馆作为回扣的惯例,不存在有回扣到图书馆或到学校。
3.资源建设执行程序化。为确保书刊质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并杜绝盗版图书入馆,在每年书、刊、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建设中,首先采用网络或调查表等方式参与读者需求的调查,并写出试用评价报告,报学校批复执行。为了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采编部门对采购情况实行季报制。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图书馆既是精神文明的神圣殿堂、民族文化的传承基地、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要建设成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检察日报.小图书馆蕴藏大腐败,你信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ianzheng/2011-05/13/c_121413177_3.htm
[2]郭梁,吴晓晶.图书馆经济犯罪与监督管理[J].企业研究,2010,(5):125-126
[3]杜新中.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购中防止职务犯罪问题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102-105
[4]邢春艳.关于图书馆合作采购的博弈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4,(2):44~45.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 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