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轮车运动员马丽芸专项速耐训练手段的综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目的:广东优秀小轮车运动员马丽芸在备战第12届全运会期间,存在后程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对马丽芸专项速耐训练进行监控,为教练员进行针对性专项训练提供客观依据和建议。方法:以广东优秀小轮车运动员马丽芸为研究对象。对其比赛及5种常用专项速耐训练手段进行乳酸和心率监测,并于阶段训练前、后进行30s无氧功测试,评价训练效果。结果:1)比赛强度监控:2次比赛后的乳酸峰值均为15.2mmol/L。2)场地1km间歇训练:乳酸值11.25~13.15mmol/L。3)全程技术训练:乳酸值11.57~14.18mmol/L。4)出发和全程测试:乳酸值13.94~15.21mmol/L。5)功率车40s间歇训练:方法1,乳酸值10.7~13.9mmol/L;方法2,乳酸值13~15.3mmol/L。6)30s无氧功测试:阶段训练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和运动后乳酸与训练前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1)小轮车运动是一个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2)场地1km间歇训练和功率车40s间歇训练方法1,这两种手段主要起提高机体乳酸耐受力的作用,可用于耐乳酸训练。3)全程技术训练中,乳酸有较高累积,不适于耐乳酸训练。4)出发+全程测试和功率车40s间歇训练方法2,这两种手段都能达到马丽芸比赛时的乳酸强度,对提高其糖酵解供能能力有较好作用。5)所采用的针对性训练手段和方法,对提高马丽芸的爆发力和专项速耐有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