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面重建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目的比较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A组):术前分别采用经验性和MPR两种方法获得C形臂的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术中采用MPR技术确定角度,统计支架释放后近端标记点的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4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经验性方法释放支架(B组):计算近端标记点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组支架标记点散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内经验性方法和MPR方法之间旋转角度及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标记点散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42.9%,P<0.05);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21.4%,P<0.05)。结论结合MPR技术进行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定位调整,指导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