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关怀在艾滋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7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艾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0 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30 例接受人性化关怀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SAS、 SDS和 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 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人性化关怀有效改善艾滋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人性化关怀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艾滋患者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12月到2018年7月本院收诊的80例艾滋患者,区组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人文关怀护理+传统护理)与对照组40例(传统护理),比较2组治疗依从率指标。结果护理结束,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艾滋患者预后质量与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依从性 艾滋病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关怀在艾滋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艾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接受人性化关怀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和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人性化关怀有效改善艾滋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人性化关怀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艾滋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10月 ~2018 年 12 月诊治的艾滋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例,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 90.35±1.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68.39±1.64)分,两项指标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结论:在艾滋的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取得了积极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保健 健康教育 疾病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HIV/AIDS合并多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100例HIV/AIDS合并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患者,行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随访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5例痊愈,其中5例复发。结论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HIV/AIDS合并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可使患者切口早期愈合,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 标签: HIV/AIDS 颈部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 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目的了解个体化健康教育提升艾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4至2018.6的80例艾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个体化宣教组进行了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满意人数;艾滋疾病认知水平、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水平;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个体化宣教组满意人数、自我护理能力、艾滋疾病认知水平、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艾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艾滋病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艾滋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8例艾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具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更显著,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5%,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人性化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患者接受营养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艾滋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常规饮食,实验组给予营养治疗,对比2组艾滋患者干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CD4细胞、胆固醇、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艾滋患者干预后的营养不良几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营养不良几率(92.00%),P<0.05。结论艾滋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更有效对其营养状况改善。

  • 标签: 营养治疗 艾滋病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艾滋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艾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综合自我管理疾病评分为80.5±1.7,高于对照组的62.3±2.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度和自我情绪控制四个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能对艾滋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有着巨大的提高,并且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度和自我情绪控制四个方面均会对患者产生重要和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艾滋病患者 自我管理疾病能力 影响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艾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7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均给予常规护理,同时仅给予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艾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艾滋病
  • 简介:艾滋是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由于今年来患者数量不断攀升,艾滋治疗和人性关怀护理至关重要,尤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人格尊严、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关怀。本文就艾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进行研究,艾滋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卓有成效,具体进展如下。

  • 标签: 人性关怀护理 应用进展 艾滋病患者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际视野的由 HIV 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类传染性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死风险极高,是现今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恶性传染病之一,可经由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本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艾滋感染早期无特征性表现,可潜伏数个月甚至数年,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流行学调查与分析能够有效明确艾滋在防控中的问题与效果,本文主要就 漾濞彝族自治县 1996—2017年艾滋疫情及流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艾滋病 疫情 流行因素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际视野的由HIV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类传染性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死风险极高,是现今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恶性传染病之一,可经由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本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艾滋感染早期无特征性表现,可潜伏数个月甚至数年,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流行学调查与分析能够有效明确艾滋在防控中的问题与效果,本文主要就漾濞彝族自治县1996—2017年艾滋疫情及流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艾滋病 疫情 流行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艾滋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患者 150 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进行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 75 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 75 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和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与生存质量。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药物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数据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 对艾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药物依从性与生存质量,临床疗效较好,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艾滋病 药物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传染病称为艾滋(AIDS)。它可迅速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使各种病菌侵袭人体细胞,大部分患者出现恶性肿瘤及多发性感染,累及心、肝、肺、肾等多个器官,其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5%。患者出现心肌炎、心肌、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病症。

  • 标签: HIV个感染 艾滋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MMY、丹娜、金山川三种真菌检测盒对新型隐球菌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提高检测效果和诊断准确性。方法以墨汁染色方法和血培养作为诊断标准,采用胶体金法对15例可疑新型隐球菌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三种试剂盒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不进行稀释处理而直接检测时,后两者均具有较高的假阳性,而IMMY与墨汁染色结果保持基本一致,准确性高。结论IMMY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盒是一种最优检测新型隐球菌的试剂盒,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 标签: 新型隐球菌 IMMY 胶体金
  • 作者: 孙华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泰州市海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RV)与肠道腺病毒(ADV)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对象为腹泻患儿50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抗原检测,检测方法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观察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本组500例患儿中RV抗原检出阳性71例(14.2%),其中ADV-Ag和RV-Ag阳性3例(4.23%)。在不同性别中,女患儿RV、ADV感染率高于男患儿;不同年龄组RV、ADV感染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时间组RV、ADV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RV和ADV感染,一旦其发生腹泻症状,则需对EV和ADV进行及时检测,以对症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  【
  • 简介:摘要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选取收治的艾滋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5例,采用健康教育与同伴教育联合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教育方式对艾滋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艾滋病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