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12例静脉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引起静脉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综合探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了医患纠纷,最终使患者康复并满意出院。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观察亚甲蓝局部注i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搔痒症的疗效。方法将有皮损的原发性肛门搔痒症患者49例,采用2%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皮损处点状注射,配合中药熏洗,观察自觉瘙痒症状和皮损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半年后49例患者皮损恢复,瘙痒消失;3例患者肛门搔痒症状明显减轻,皮损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结果表明,亚甲蓝局部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搔痒症疗效可靠,安全,方便。

  • 标签: 肛门搔痒症 注射疗法 中药熏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60例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观察临床表现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33%,对照组显效率50%,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 热毒宁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GP治疗晚期NSCLC患者28例,与单纯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2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46.4%;对照组35.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毒性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减轻GP化疗对机体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艾迪注射液 GP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提升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与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22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患儿分为两组.一种对照组,一组为治疗组,每组各为11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吸氧、纠正心力衰竭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需要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滴免疫球蛋白,采用静脉滴注,药物的用量控制在O.49•kg-1•d,需要连续服用3天,同时,在治疗过程,随时观察患儿的疗效以及各项体征和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且针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体征值进行对照分析,如IgG、IgA、IgM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5%和94.55%,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x2=7.71,P<O.05),根据治疗结果以及病理学分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如住院时间缩短、心衰、退热、肺部哆音、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经过对两组患儿的仔细观察发现,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既安全又有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治疗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瘢痕妊娠(CSP)肌内注射氨甲蝶呤(MTX)治疗后超声声像图变化,探讨超声检查在CSP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超声动态随访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6例肌内注射MTX治疗CSP患者病灶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并参考血β-hCG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6例CSP患者超声表现为瘢痕处包块型10例,孕囊型6例.16例患者中11例肌内注射MTX治疗成功;此11例患者治疗前病灶直径平均(2.76±1.15)cm,患者血β-hCG水平(2164.13±2712.28)IU/L;治疗后超声随访病灶缓慢缩小,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其中5例超声随访病灶完全消失,该11例患者血β-hCG水平进行性下降(治疗后1周内下降幅度>50%),(54.36±43.58)d后恢复至正常范围.16例患者中5例单纯肌内注射MTX治疗失败;此5例患者治疗前病灶直径平均(3.26±2.49)cm,患者血β-hCG水平(11916.34±5004.50)IU/L;治疗1周后超声复查病灶不缩小反而明显增大,病灶直径平均(4.14±2.82)cm,血流信号丰富,该5例患者血β-hCG水平治疗后1周内下降幅度均<50%.1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UAE)后腹腔镜下清宫术,1例行UAE后开腹病灶切除术,2例行开腹病灶切除术.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治愈.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监测CSP患者病灶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帮助临床评估治疗效果及指导进一步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随访研究 妊娠 异位 甲氨蝶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时间、复发时间、复发率。方法治疗组661例,采用一般治疗和鲑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一般治疗和骨肽类药物、骨盆牵引、推拿、按摩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时间,最佳治疗恢复时间,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时间,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时间、复发时间、复发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鲑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的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的80.5%,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且副反应少。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硝酸甘油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采用丹参酮局部注射法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并分别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疗程,并在停止治疗后的第3个月复诊,记录分析诊治结果。结果A组患者有治疗效率为95%,明显高于B组患者(85%)和C组患者(70%)。结论加入丹参酮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疗效果最佳,明显高于加入丹参治疗方式和普通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丹参酮 局部注射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 简介: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头孢哌酮治疗7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痰热清注射治疗。结果两组退热时间及咳、痰、喘、肺部啰音和阴影消失所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1%(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痰热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急性支气管肺炎 痰热清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黄芪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2010年早期糖尿病肾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常规降血糖治疗,合并高血压者予以降血压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予以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天—次,15天为—疗程,同时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天—次,15天为—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联合黄芪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灯盏花素 黄芪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对56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转为窦性心律的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室性心动过速转复为窦性心律52例。占92.8%。结论对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静脉注射胺碘酮,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胺碘酮 室性心动过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日静滴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常规治疗药物。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塞通注射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最佳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复律21例,首剂复律17例,重复用药后复律4例,2例复律失败为用药后血压下降显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是治疗本病的首选。

  • 标签: 可达龙 室上性心律失常 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治疗后7d、14d和21d的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具有适应症的患者推广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