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全球约有1/3的人群感染HBV,乙型病毒性肝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甚至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功能失代偿。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以预防为主,而乙型肝炎疫苗则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据统计,我国仍然有大约 2500万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 7000万左右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本文对我国乙型肝炎感染现状及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综述,以为后期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学龄前儿童单独接种流感疫苗与联合接种23 价肺炎球菌疫苗、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 在幼儿园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拟对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88 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试验组 48 例,即给予 23 价肺炎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的联合预防接种;B组为对照组 40 例,只给予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观察比较 2 组接种疫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就诊次数和住院人次数、住院时长等。结果 接种疫苗后观察到接种局部不良反应7 例(7.95 % 7/88), 7 例接种局部不良反应均无须就医处理,并在 48 h 内自行缓解,接种者没有发生全身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干预组肺炎发病率为 0 (0/48),对照组肺炎1例,发生率为 2.5 %(1/40)。 干预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29.2 %(14/48),其中 9 例感染 1 次,另 5 例感染≥ 2 次。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42.5 % (17/40),其中 6例感染 1 次,另 11例感染≥2 次。干预组呼吸道感染率和单次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干预组发生呼吸道感染 14 例,其中抗生素使用 4 例, 抗生素使用率 28.57 % (4/14),住院治疗 0人,住院率 0%(0/14)。对照组发生呼吸道感染 17例,其中抗生素 使用 12例,抗生素使用率 58.82%(10/17),住院治疗1人,住院率 5.88 %(1/17)。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和住院率比对照组低。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联合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能有效减少因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就诊次数和住院次数。对保障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学龄前儿童 肺炎疫苗 流感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效果及对妊娠结局、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辖区医院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治疗情况将其分为C组(均未开展规范的抗梅毒治疗)26例和Y组(均开展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评价Y组孕妇的抗梅毒效果,并统计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 Y组孕妇RPR转阴率为100%。Y组孕妇引产、早产、流产、死产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C组的42.31%(P<0.05)。Y组新生儿死亡、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及先天性梅毒的总发生率为8.70%,低于C组的33.33%(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母婴预后造成严重威胁,实施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 标签: 梅毒 妊娠 苄星青霉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VCT门诊咨询人员不同求询原因HIV及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北京市西城区2016-2020年VCT门诊咨询各人群的血液进行 HIV、梅毒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共检测HIV及梅毒各3089例,其中男男性行为史HIV阳性401例,阳性率为20.0%,梅毒阳性39例,阳性率为1.84%。结论:男男性行为人群已成为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梅毒传播主要人群不显著。

  • 标签: [] VCT HIV 梅毒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社区医生参与专案管理在随访梅毒母婴阻断项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丰泽辖区助产机构的56例孕产妇,孕产妇均感染梅毒,根据对随访的配合情况,划分为A随访组与B随访组(n=28)。B随访组实施常规管理,A随访组实施社区医生参与专案管理随访,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A随访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是7.14%,B随访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是35.71%,B随访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p<0.05)。A随访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是3.57%,与B随访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21.4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参与随访可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更容易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医生参与 专案管理 梅毒母婴阻断项目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2021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2020年,中国CDC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0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21-2022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1-2022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妊娠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 标签: 流感 疾病负担 疫苗 预防接种 技术指南
  • 简介:摘要人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发全球性人类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减毒活疫苗是预防RV感染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RV疫苗的安全性,开发活病毒疫苗以外的其他形式疫苗,如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VLP)等,以避免减毒疫苗株通过回复突变恢复毒力、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如肠套叠)或造成环境污染,本文就RV VLP疫苗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 标签: 轮状病毒 病毒样颗粒 疫苗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感染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接种口服疫苗是公认减少轮状病毒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最有效的手段。现就轮状病毒的病原学概况、主要流行株、疾病负担及疫苗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构建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对于提升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60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30例/组,参照组接受传统干预方式,研究组接受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将2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疫苗接种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接种及时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有利于更好的改善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预防接种平台模式 疫苗接种率 接种及时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解析部队军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方法 将200名部队军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知识及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军人对于接种疫苗后发生轻微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解决异常情况的措施等相关接种知识了解情况各占93.50%、(94.00%、91.50%、95.00%、93.00%)、(98.00%、96.50%、93.50%);军人存在抵触情绪、认为疫情至影响生活、认为疫情能够有非典相比较各有49.00%、90.50%、98.50%。军人严格执行口罩佩戴、依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每日测量体温各有99.50%、99.00%、97.50。结论 部队军人对于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知识了解程度较高,且态度较为友好,健康行为极为配合。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苗接种 疫苗知识 行为调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应用水痘疫苗控制学校水痘疫情传播的效果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某校学生2140名进行研究。对 2140名学生的水痘发病率以及水痘疫苗对预防水痘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水痘发病率为0.75%,发病高峰期为11-12月,2140名学生的接种率为86.45%,未接种率13.55%,接种疫苗后的发病率为0.11%,未接种疫苗的发病率为4.83%。结论 水痘疫苗接种可在控制学校水痘疫情传播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疫苗接种的同时仍需注意消毒等措施的落实。

  • 标签: 水痘疫苗 学校 水痘疫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因素。方法 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开展研究,将200例狂犬疫苗接种患者纳入研究。对其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影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接种狂犬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91.0%。抗体阳性患者与抗体阴性患者在年龄段、暴露部位、慢性病史以及是否完成全程接种等方面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狂犬疫苗 免疫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研究试验,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为乙肝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种乙肝疫苗后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的12岁以下儿童,根据乙肝表面抗体检测报告,分析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结果:接种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总率为79.33%,各年龄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 检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大,接种前请做好风险评估,接种中、接种后监测一下生命体征,如自身的血压、血糖等情况。。我国是老年人口大国,大部分老年人群存在免疫力下降、衰弱、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多重用药等情况,因此,老年人群不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而且是重症高发人群,做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在汇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机构推荐和我国相关政策规范,提出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方案的建议,为国内老年人群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疫苗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