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蒲风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黄日华,曾用名黄浦芳,学名黄飘霞,笔名黄风,常用笔名蒲风。1911年9月9日出生于广东梅县隆文乡坑美村一个贫农家庭。

  • 标签: 革命诗人 蒲风 黄日华 笔名
  • 简介:2002年4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湖北省文联名誉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名誉理事,著名作象、诗人曾卓在武汉去世。曾卓1922年3月出生于武汉,在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卓存世的作品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曾卓抒情诗选》、《诗人的两翼》、《听笛人手记》以及《曾卓文集》(三卷)等。

  • 标签: 曾卓 湖北省 中国作家 中国共产党 名誉 抗日救亡
  • 简介:我的外婆是个地道的农村人。她没有上过几年学,但是现在却成了我们家的诗人,整天诗不离口。我们一起来瞧瞧诗人外婆一天的生活吧——每天天一亮,外婆就跟着大公鸡的啼鸣,背着古诗起床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外婆平时是说方言的,但一背起诗来,哟,那普通话说得可真好!等到太阳挂在头顶上了,外婆会找几个邻居来,在天井里打打扑克。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方澍,号六岳,无为人,清末民初时期在安徽颇具影响的诗人。光绪二十年中举,曾任李鸿章幕僚,兼东馆塾师。后外放江浙为盐运使,仅一年即辞职,归居故里“绣溪草堂”,后被推为劝学所长,服务桑梓,直至谢世。其诗文现存有《濡须诗选》、《岭南吟稿》、《紫蓬山志》、《巢湖志》等。读书与交友方六岳生于无为县福路口铁匠岗张村。自记事后,目睹清廷腐败、列强入侵。方六岳怀着一腔救国济民之志,

  • 标签: 盐运使 国济 方澍 清末民初时期 濡须 光绪二十年
  • 简介:2009年11月20日,闻一多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开幕式。我走进会场时,已经在前排就座的黄曼君老师高兴地站起来,像往常一样地叫我“吕进”,热烈握手。他问:“你知道我生病了吗?我得了忧郁症。”我以开玩笑的口吻说:“既然知道得了忧郁症,你就不要忧郁呀!”他默然地坐下,刚才眼睛里的那束光熄灭了,耷拉着脑袋不再说话。我的心变得沉重起来。这可不是我熟悉的黄曼君啊!我马上给陈菊先老师打电话,了解他的病情,但并没有想得很严重。觉得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好起来,智慧、开朗、浪漫的黄老师又会回来。谁知才过了一年,黄老师就离开了我们。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诗人 2009年 忧郁症 武汉大学 周年纪念
  • 简介: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是诗人郭沫若诞辰一百周年。在纪念郭沫若诞辰一百周年时,回忆郭老足迹遍江南,翰墨香江苏的事迹,对我们江苏人民和郭老研究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南京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郭老曾在这里战斗过、生活过。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的炮声,震撼了古老而多难的祖国大地。郭老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怀着对祖国桑梓的赤子之情,毅然别妇抛雏,从日本回到了祖国。郭老到上海后,立即遵照党的指示,组

  • 标签: 七月七日 抗日战争时期 生命危险 次北固山下 竹里馆 松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北京的文化历史上,各民族人民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回族是在北京世居的古老民族,好求知,善学习,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在北京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卓有成就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回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劳动,为祖国文学宝库提供了许多珍品;许多诗人的作品,在北京文学史上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诗是文学的灵魂,人们思想的结晶。北京历史上的回族诗人有的是几代人生长在北京,有的是客居过北京,有的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的诗作丰富了北京文学宝库。

  • 标签: 北京 回族诗人 多民族国家 古代 民族聚居地区 文化历史
  • 简介:我们在那座巨大的青铜雕像下眺望莱茵河水闪烁远山微茫一座古堡背着阳光投下深沉的阴影收割过的麦地金黄熏衣草己近凋谢色泽微紫但花香依旧袭人

  • 标签: 选诗 诗人 青铜雕像 袭人
  • 简介:郭新民,笔名公民、神丁.号宁武关人,生于1957年10月,研究生学历。首届中国“艾青诗歌奖”获得者.“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曾参加第12届青春诗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西省诗书画印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

  • 标签: 中国摄影家协会 土地诗人 艺术摄影 获得者 副主席 山西省
  • 简介:  在中国新诗界,蔡其矫是一位很特别的人物.其实,他的为人,说平淡也平淡--他是一个随和、洒脱甚至有些散淡的人;而他的经历,说奇兀也奇兀--他是印尼华侨,早年从国外回来参加抗日战争,成为革命者.但是他的命运多舛,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他屡遭批判.甚至到今日,尽管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卓著,世人皆知,却依然徘徊于"边缘",始终是一位"面目模糊"的、容易引起争议的人物.……

  • 标签: 诗人蔡其矫
  • 简介:中国诗坛历来存在“三少一大”的现象。“三少”:女诗人少,女诗人写爱情诗少,女诗人写爱情的名篇佳作少。“一大”:女士写爱情诗的胆量比男士大,而且就像她们穿衣裳一样——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胆越大……

  • 标签: 女诗人 爱情诗 诗坛 衣裳 存在 现象
  • 简介:每年春节前,我们县的领导,便会带上家乡的土特产一前几年是大蜜枣,这几年是大馒头——来北京设宴,招待在北京工作的老乡。这活动已经成为惯例,参加招待会的人数也由十几年前的七八十人,逐年增加到现在的四百多人。想不到我们一个小县,竟有这么多人在京工作。

  • 标签: 诗人 招待会 春节前 土特产 北京 家乡
  • 简介:唐开元中有三位著名诗人,即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这三人都是当时“边塞诗派”的大师级人物。三人中王之涣是长兄,大王昌龄十岁,大高适十四岁。因为性情及对诗歌的审美情趣相近,三人形成“诗歌沙龙”,经常一起出行伴游,饮酒赋诗。

  • 标签: 诗人 审美情趣 王昌龄 王之涣 高适
  • 简介:2011年12月19日,著名诗人、作家柯岩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首都文学界和社会各界数百名人士以及众多热爱柯岩的读者冒着凛冽的寒风赶来,与柯岩同志作最后的告别。

  • 标签: 柯岩 诗人 送别 文学界 同志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