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呼衰病人多项酶学指标与PaCO2、PaO2相关性。方法对慢性呼衰病人探集动静脉血进行酶学分析。结果ALP水平变化与c02潴留有关,HBDH变化与体内缺氧有关。结论通过观察ALP和HBDH水平,可以反应呼衰时病人肝脏和心脏的损伤情况。

  • 标签: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潴留
  • 简介:目的:研究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对大鼠肾皮质内质网^45Ca^2+摄取以及对内质网膜上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45Ca^2+示踪技术和孔雀蓝分光光度法。结果: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在大于或等于3.4×10^-4mol·L^-1时,能抑内质网^45Ca^2+摄取(抑制率分别大于或等于17.4%和25.5%);在3.4×10^-2mol·L^-1时,对内质网膜上Ca^2+-Mg^2+-ATPase活性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4.17%和29.19%)。结论: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在较高浓度时可使胞浆钙升高,这可能与其产生肾毒性有关。

  • 标签: 爱大霉素 庆大霉素 肾皮质内质肉 ^45Ca^2+-摄取 Ca^2+-Mg^2+-ATPase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动态增强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3DDCEMRA)的特点,并研究其在老年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78例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行3DDCEMRA,包括颈动脉19例,胸、腹主动脉14例,肺动脉8例,肾动脉11例,双下肢动脉21例,全身动脉5例.采用1.5T磁共振机,Tim外周血管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行3DDCEMRA检查(3D-FLASH自减影序列);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浓度0.5mmol/ml,总量30ml,流量2.5~3.0ml/s;扫描延迟时间70例采用Test-bolus法,8例采用Care-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建.其中21例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或(和)手术证实;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三级评价.结果78例3D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74例,占94.9%.21例经手术、IADSA证实的3D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83.3%和90.5%;假阳性及假阴性各1例,病变程度低估2例.3DDCEMRA结果与IADSA或(和)手术符合率为83.7%,其中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符合率为100.0%,但较细分支病变符合率为81.8%.结论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3DDCEMRA是适合老年血管疾病诊断的一种无创或微创性血管显像技术,正确掌握延迟时间是3DDCEMRA成功的关键,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对动脉较细分支的分辨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三维成像 图像增强
  • 简介:此项原位研究是用牙本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变化来评价2组家用牙齿漂白方法(1小时/日和7小时/日),使用漂白剂为10%过氧化氢脲(NiteWhiteExcel2Z).漂白21天。从每个参试者的牙上得到9个牙本质试块.每个参试者至少有2个第三磨牙需要拔除。试块取自牙颈部,进行表面硬度分析(ShimadsuHMV/2000),然后固定在为每个参试者制作的口内腭部装置上.按照实验组放置(左侧3个,右侧3个,中间3个)。漂白期间,模型上的试块放在漂白剂中,分别为7小时(左侧)、1小时(右侧)和0小时(中间)。治疗结束后,标本用以前使用的相同仪器再进行显微硬度分析.然后对治疗前数据和最终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和Scheffe检验。结果证实1小时组和7小时组之间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但7小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显微硬度降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小时组和7小时组尽管有矿物质丧失,其差异仅分别为3.1%和5.4%,结论为这些数据可能没有临床意义。

  • 标签: 10%过氧化氢脲漂白凝胶 牙本质 表面显微硬度 树脂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索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评价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以及对TXA2、PGI2和TXA2/PGI2的影响,探讨吲哒帕胺对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对3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XA2、PGI2的水平,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吲哒帕胺治疗2周,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比较.结果:高血压组TX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GI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XA2/PGI2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吲哒帕胺治疗组,降压有效率为60%,治疗后TXA2水平明显降低,PGI2水平明显升高,TXA2/PGI2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XA2及TXA2/PGI2升高,PGI2水平下降.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可引起TXA2水平显著下降,PGI2水平显著升高,对高血压所致的血管内皮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PGI2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STTR、准T2W1、重T2W13种序列最优参数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图像质量优劣(扫描时间一定),寻找一种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参数序列。方法:首先将60例病员或自愿者分成3组,其中STIR扫描20例,反转时间(TI)取80ms、100ms、120ms3种参数;准T2WI扫描20例,翻转角(FA)取15°、20°、25°3种参数;重T2W1扫描20例,回波时间(TE)取150ms、200ms、250ms3种参数(TR固定在6000ms),扫描后再行磁共振脊髓成像,选择出各序列中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参数组合。然后将50例病员或自愿者,同时进行STIR、准T2WI、重T2WI各序列最优参数组合扫描,扫描出的图像由甲、乙、丙3位专业技术人员对3种序列磁共振脊髓成像质量进行双盲法审阅片,根据图像质量评价标准,评价3种序列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序列。结果:STIR、准T2WI、重T2WI3种扫描序列分别取参数TI=100ms、FA=20°、TE=200ms磁共振脊髓成像时以重T2WI为最优序列。结论:磁共振脊髓成像技术最优参数组合及最优序列为:TR:600ms、TE=200ms的自旋回波(SE)重T2WI序列。

  • 标签: 磁共振脊髓成像 STIR WI 序列 病员 扫描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以及环境的变化,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非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更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一大杀手.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肾病 血脂变化 非感染性疾病 T2DM
  • 简介:Objective:TounderstandthechangeofTh1/Th2andTc1/Tc2balanceinpatientswithsecondaryearlysyphilis.Methods:PeripheralbloodThandTccellsubpopulationswereexaminedbythree-colorflowcytometryin30patientswithsecondaryearlysyphilisand20healthysubjects.Results:PercentagesofCD3^+,CD4^+TcellsandtheratioofCD4^+/CD8^+andNKcellsinsyphilitic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inthecontrolgroup(P<0.001),butnostatisticaldifferencewasfoundinpercentagesofCD8^+andCD19^+cellsbetweenthetwogroups(P>0.05).ThepercentageofTh1cellsandratiosofThl/Th2andTcl/Tc2insyphiliticpatientswereclearlydecreasedascomparedtothoseincontrois(P<0.001-0.01),whereaspercentagesofTc0andTc2cellsinsyphiliticswashigherthanthoseincontrols(P<0.001).Conclusion:Therecouldbeadisturbanceofcellularimmunityandtherelativelyintactfunctionofhumoralimmunityinsecondarysyphilis.ItispostulatedthatthepolarizationtowarddevelopmentofTh2andTc2cellsandtheirassociatedcytokinesmightbeinvolvedintheincompleteclearanceoftreponemesandthedevelopmentofchronicinfection.

  • 标签: TH1/TH2 TC1/TC2 外周血 早期 梅毒 皮肤病
  • 简介:槐果碱可明显升高正常大鼠血浆6-酮-PGF1a含量,对TXB2无明显影响。小剂量(1mg/100g)阿斯匹林轻度降低血浆6-酮-PGF1a含量,但明显阻断槐果碱升高6-酮-PGF1a的作用。

  • 标签: 槐果碱 阿斯匹林 前列环素(PGI2) 血栓素A2(TXA2)
  • 简介:目的:为探讨血瘀证患者与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辩证关系,以及活血化瘀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0名正常人及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对病人组60例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瘀血程度积分的影响。结果:病人组血浆D-二聚体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血浆D-二聚体和瘀血程度积分明显下降(P<0.01),瘀血证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做为血瘀证辨证及活血化瘀治疗观测疗效的客观血液指标之一。

  • 标签: 血瘀证 D-二聚体 活血化瘀
  • 简介: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复发性、间歇性头痛。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有人认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因子)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偏头痛患者血浆中5-HT的水平在两次头痛发作之间降低,在发作过程中则升高;在头痛开始发作的时候血小板中的5-HT水平持续下降;

  • 标签: 偏头痛 药物治疗 舒马曲坦 利扎曲坦 阿莫曲坦 5-羟色胺
  • 简介: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ofcistanche,GCs)对D-半乳糖脑老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50mg/kg/d,制备脑老化模型。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D-半乳糖模型组;D-半乳糖+GCs组,每日分别给予GCs31.25mg/kg,62.5mg/kg,125mg/kg灌胃;D-半乳糖+维生素E

  • 标签: 肉苁蓉总苷 D-半乳糖 脑老化 小鼠 脂褐质 羟脯氨醛
  • 简介: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中的两个因子P16蛋白和CyclinD1,并探讨其与外阴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外阴鳞癌的阳性表达无论是病例数还是阳性指数与正常外阴皮肤、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的阳性表达在正常外阴皮肤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和外阴鳞癌之间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外阴鳞癌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期肿瘤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而CyclinD1低于Ⅲ+Ⅳ期(P<0.05)。高、中分化的肿瘤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CyclinD1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而且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有一定的负相关性。结论良性病变中P16蛋白的失活不明显。而在癌变后,P16蛋白的失活明显,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越下调。相反,CyclinD1是细胞增殖的促进因子,在外阴癌变后,CyclinD1表达明显增加,促进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CyclinD1和P16蛋白呈负相关。

  • 标签: P16蛋白 CYCLIN D1 外阴鳞癌
  • 简介:例1:男,22岁。突发右下腹痛36小时伴发热呕吐入院。平素体健。体检:T38.8℃,BP14/9.5Kpa,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血常规:WBC13×10~9/L,N0.84。拟诊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脓性渗液约100ml,右髂窝内未找到阑尾。延长切口打开后腹膜将回盲部提出切口外,仍未找到阑尾,探查肝下及右下腹腔均无阑尾。距回盲部7cm回肠肠系膜上可及两枚蚕豆大淋巴结,表面覆有脓,切除送病检,证实为淋巴结炎。术后一周痊愈出院。三月后钡灌肠造影证实为阑尾缺如。追问病史5

  • 标签: 先天性阑尾缺如 腹腔 盲肠 阑尾炎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