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领域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及其效果。方法通过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设立护理领域生物学研究计划,从生物样本、仪器与设备、操作软件、生物样本库团队组建、人员培训、标准化流程制订等方面对护理领域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样本库进行建设。结果于2020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护理部和中心实验室建立了护理领域生物学研究的生物样本库,组建生物样本库团队、进行人员培训、制订标准化流程;2020年12月1日—2021年6月30日,共收集胃癌患者264例和健康对照者56人的生物样本,主要包括全血、血清和尿液。结论护理领域生物学研究生物样本库的建设能够收集较为丰富的生物样本,为后续独立开展护理领域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护理 生物学 生物样本库 建设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无创DNA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质量管理样本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样本进行质量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特点,将核型为21号染色体三体、18号染色体三体和13号染色体三体的片段化基因组DNA分别与背景血浆混合制备出人工模拟样本,与商品化质控品进行对比,并在不同的检测平台进行检测,再分别在-80℃、-20℃、4℃、24℃和37℃条件下保存。结果人工模拟样本结果与预期相符,可以在不同平台进行检测,可在-80℃和-20℃条件下保存至少30天。结论成功制备了人工模拟样本,并证实该样本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考虑将其作为NIPS的质量管理样本

  • 标签: 非整倍体 游离DNA 无创产前筛查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抗核抗体(ANA)致密斑点型(DFS)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95 289例连续送检标本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的结果。结果显示,ANA阳性率39.60%(37 733/95 289),DFS阳性率1.19%(1 139/95 289);在ANA阳性患者中,DFS阳性率3.02%(1 139/37 733)。DFS阳性者在21~40岁比例为55.57%(633/1 139),而ANA阳性(除外DFS阳性)者在41~60岁比例为37.26%(13 636/36 594)。ANA阳性(除外DFS阳性)者主要在风湿免疫科(59.23%,18 402/31 066),而DFS阳性者主要在妇产科(3.08%,49/1 593)。1 139例DFS阳性者中,自身免疫病(AID)者195例(17.12%,195/1 139);非AID者944例(82.88%,944/1 139),其中以皮肤病占比最高(19.49%,222/1 139)。AID患者中出现高滴度(≥1∶320)DFS的比例(5.13%,10/195)高于非AID患者(1.69%,16/944;P<0.05)。DFS是ANA阳性者中少见的荧光核型,主要分布在21~49岁女性患者;DFS阳性者主要出现在非AID患者中,以皮肤病最常见;DFS阳性滴度≥1∶320时常见于AID患者。

  • 标签: 抗核抗体 致密斑点型 自身免疫疾病 风湿性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采用条形码作为样本标识,以实现实验记录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结合实验室自身特点选择编码标准、设计条形码标签并将其应用于医学实验室.[结果]改变了传统的记录模式,使实验记录准确、迅速,降低了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速度与可靠性.[结论]条形码技术在实验室样本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实验室管理大有益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条形码 实验室 样本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肝功能检验当中溶血样本对最终结果的具体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肝功能检验研究对象50例,按照研究对象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25例,1组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未出现溶血现象;2组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出现溶血现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谷氨酰酶(GGT)水平。结果观察组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33.67±14.25,36.51±11.02,35.06±11.12)U/L显著高于对照组(21.32±11.76,23.53±10.44,22.54±8.93)U/L,P<0.05。结论研究对象出现溶血现象时,会使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出现明显上升,对肝功能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 标签: 溶血样本 肝功能检验 准确性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针对留置尿管患者寻找一种最值得信赖的尿液样本收集方法。我们研究了2017年1月—2017年7月进行尿石症手术的130例患者。采用了四种方法收集尿液样本A为夹闭尿管后从导尿管留取中段尿,B为夹闭尿管后直接从导尿管放初始尿留取标本,C为用注射器抽取导尿管内尿液样本,D为更换尿袋后从新尿袋留取尿标本,B组和C组中检测到的白细胞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01)。而A组与D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此外,A、B、C、D组尿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4.6%、24.6%、19.2%、39.2%,尿常规的阳性率分别为56.1%、88.5%、97.0%和60.0%。A、B、C、D组上面两个参数的一致性率分别为61.6%、27.8%、19.8%和65.3%。因此A组和D组尿样采集的方法值得信赖。更换尿袋留取尿标本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尿石症 尿液样本 尿常规 尿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样本采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 COVID-19康观人员的满意度,减少防护用品的消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我院组建样本采集队承担隔离区全部样本的采集任务。方法:组建由 13名护士、 2名指导专家组成的样本采集队,全员经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及 COVID-19诊疗指南,咽拭子,肛拭子采集操作规范等培训合格,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后于 3月 2日开展临床工作。 结果: 2020 年 02 月 26 日至 3 月 31 日,共采集鼻咽拭子、肛拭子、血液样本 1369份(其中鼻咽拭子 609份、肛拭子 599份、血液标本 161份),对比组建采样队前后两组( 3月 1日前、 3月 2日后)采样样本阳性率分别为咽拭子 2.44%、 7.39%,肛拭子 0、 2.3%,总样本阳性率 1.3%、 4.86%,提示采样队采样阳性率远远高于病区护士组;两组采样发生缺陷、错误比较分别为 2.60%、 0.7%,提示病区护士组远远高于采样组, 2组均未发生采样遗漏、样本泄漏、样本质量不合格及样本丢失等不良事件;我们也对两组防护用品的消耗量进行了对比, P 0.0005,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采样队成员零感染;观察人员入住期间整体满意度 97%。结论:组建采样队的工作模式在 COVID-19出院后集中隔离观察区的运用卓有成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COVID-19 康复隔离医学观察 样本采集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检验和分析中用应用血清以及抗凝血浆样本的意义。方法择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3例健康者参与研究,选择在不相同的时间段内,但是在条件相同的状态下的血样,检测血清以及抗凝血浆样本的9项生化指标。结果完成血清和抗凝血浆的采集以及相应处理后,在1小时、2小时以及3小时的时候分别检查一次生化指标,各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至2小时期间各项指标之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2至3小时期间,9项指标中的K、Cl、Na、TB以及GLU之间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在1至2小时期间血清中的K以及GLU两项指标差异显著,数据经过计算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在2至3小时期间K、Cl、Na、TB以及GLU之间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检测项目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包括样本的存放时间、类型等,因此需要一检测目的的差异以及各项指标间存在的性质差别来处理样本,同时需要在报告单中标明类型,为临床检测和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血清 抗凝血浆 减压分析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3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方法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草酸钾-氟化钠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3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氟化钠抗凝血浆、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糖。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化钠抗凝血浆放置72h内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但在96h后葡萄糖浓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氟化钠真空采血管血浆葡萄糖浓度可稳定72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 标签: 葡萄糖 采血管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绒毛活检(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行CVS术取材,并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进行产前诊断的985例的病历资料,对细胞培养成功率、产前诊断指征、细胞遗传学诊断结果和CVS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985例中,970例(98.48%)行FISH检测,893例(90.66%)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878例(89.14%)同时行核型分析与FISH检测。CVS术取材后,细胞培养成功率为96.64%(863/893)。超声异常是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占42.64%(420/985)。本研究共检出各类染色体异常181例,检出率为18.38%(181/985)。其中,超声异常为指征的检出率最高,为31.90%(134/420),其次为不良孕产史[11.83%(20/169)]和高龄[8.21%(11/134)]。此外,有16例可能因胎盘嵌合和13例可能因母体污染而引起的FISH检测与核型分析结果不符的病例。CVS术后4周内,6例(0.61%,6/985)孕妇发生胎停育(其中4例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其余979例(99.39%)未见近、远期手术并发症。结论早孕期CVS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介入性诊断方式,对于早孕期超声异常等特定指征人群可以更早获得产前诊断结果,增强产前诊断的针对性,提高效率,但也不可忽视胎盘嵌合和母体污染对诊断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绒毛膜绒毛取样 产前诊断 染色体畸变 妊娠初期
  • 简介:摘要目的学习和本地化搭建生物样本库信息管理系统,为临床医学研究建立生物样本资源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应用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OpenSpecimen平台本地化搭建及推广,结合平台本身特色和调研外部使用情况,对该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网络化建设进行探讨。结果建立了一套标准、稳定及系统的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可保障医学研究项目的开展。结论OpenSpecimen是一个开源的、免费的、并由专业开发团队维护的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流水线过程为特色,汇集了基于标准的高质量数据,并使用了国际建立的标准,例如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及观测指标标识符逻辑命名与编码系统,并允许用户自定义标准化编码系统等,提高了样本资源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建设,简化了样本资源管理流程,为实现多个医学样本库间信息交换建立了通用的接口。

  • 标签: 转化医学 生物样本库 信息管理 网络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质量以及检验的准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实际血液检验过程中,仍然会有许多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如操作不规范、血液样本保存不当等。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准确度,本文就血液样本检验过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同时针对如何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进行了研究,对其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度进行评价。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对血液样本实施检验前、中、后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有助于避免不良因素影响血液检验结果,降低血液检验结果误差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的依据和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样本检验 质量控制管理 方法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建立适合本实验室针对人源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 FFPE)样本的全基因组(Genomic DNA, gDNA)文库构建方案。方法探讨并设计了在FFPE全基因组文库构建各环节优化条件,分析比较FFPE DNA文库片段大小及文库转化率,以选择最优的文库构建流程。结果最终确定DNA起始量50 ng、20 min片段化酶切时间,采用4×稀释的接头进行20 min连接,经过2次特定比例的磁珠筛选方案进行文库构建,实现片段主峰在300 bp~400 bp左右,文库转化率达60%。结论本操作流程针对FFPE样本可以保证高质量的文库构建,同时实现较高文库转化效率。

  • 标签: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全基因组 文库 片段筛选 文库转化率
  • 简介:摘要:通过使用条形码技术作为样本的标识,能够对实验记录进行自动化的,记录,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在工作中存在的失误。本文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探讨将条形码技术用于医学实验室中,使现代化的记录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变革,让记录下的实验数据信息更加准确,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条形码 实验室 样本 管理
  • 简介:摘要:DNA混合样本的亲子关系鉴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混合样本中可能存在多个个体的DNA,导致鉴定过程变得复杂。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和策略,旨在提供一种系统性的理解和指导,以应对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DNA混合样本的特点,然后讨论了亲子关系鉴定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概率模型、统计方法和计算机算法。

  • 标签: DNA混合样本 亲子关系鉴定 计算方法 策略
  • 简介:摘要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采集与检测可为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提供线索和依据,有助确定风险环节,评价干预效果,提醒公众做好个人防护,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一环。为满足北京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需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撰写了《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DB11/T 1748-2020)地方标准,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为原则,针对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采样部位、数量、面积、操作流程、个人防护、样本保存与运输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 标签: 物体表面 新型冠状病毒 采集 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药物临床试验老年受试者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方法从试验设计层面上,查询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和信息公示平台上公示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针对以老年患者为主的前列腺癌药物临床试验对受试者年龄的规定;从实际入组层面上,收集某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22年6月立项并完成受试者入组的前列腺癌药物临床试验,已出具总结报告的多中心试验采集全部中心的受试者年龄信息,未出具总结报告的或单中心试验采集本中心受试者年龄数据与中国肿瘤登记系统中前列腺癌平均发病年龄、分年龄段发病率进行比较,比较二者是否一致。结果绝大多数(72.1%、44/61)临床试验在方案设计层面上未设置年龄上限,Ⅲ期、Ⅳ期试验均未在方案中设置入组受试者年龄上限。从实际入组层面,本研究共纳入19项药物临床试验,1 402例受试者,受试者年龄60~93(67.1±8.6)岁,与全国及北京市前列腺癌发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入组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64岁(34.2%、479/1 402)、≥75岁最少(21.5%、301/1 402),年龄分布与2017年中国前列腺癌高发年龄段≥75岁(421.77/10万)不同。结论前列腺癌药物临床试验在设计方面涵盖全年龄段老年患者,但实际入组的老年受试者样本代表性不足,在保护受试者安全的前提下,与前列腺癌平均发病年龄、分年龄段发病率相匹配的受试人群应该逐步提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药物,临床试用 发病年龄
  • 简介:摘要血样标本采集和患者准备会影响实验室分析结果,并成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为探讨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分别从采集前准备,采血部位与方法,采血时间,采血容器,采集前的注意事项,血液标本的处理等细节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并为实验室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标本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标本患者准备采集方法影响因素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