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护理间隔时间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细菌的清除率。方法:选取我院5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间隔口腔护理6h的观察组和间隔8h的对照组。两组病人分别在入科24h和4811后取口腔分泌物及痰各1次,进行细菌菌落半定量计数和定性培养。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有22例口腔分泌物细菌茵落减少,对照组有12例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减少,p〈0.05;观察组ⅥkP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O.05。结论:间隔6h可有效清除口腔细菌植入,可预防VAP的发生。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机械性肺炎
  • 简介:生物膜(biofilm,BF)是微生物(如细菌)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胞群体结构[1].生物膜将药物与细菌隔离形成屏障,抗生素不能充分进入到生物膜内将细菌杀灭,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初步统计,80%的细菌性疾病与细菌生物膜有关[2],菌膜病(菌膜引起的疾病)对人体的致病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菌膜释放浮游菌造成慢性感染急性发作;二是生物膜中包裹细菌的多聚糖基质会将细菌与机体免疫系统隔离开来,使特异性抗体、吞噬细胞等对细菌的攻击难以奏效,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而致病.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可能均与形成菌膜有关.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并不能有效清除细菌生物膜,还可诱导耐药性产生[3].我国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中药在防止感染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产生多方面的药理效应,且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在抗细菌生物膜方面有广阔的研究前景.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品种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黄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40多种成分,其中黄芩苷、黄芩素等是其主要有效成分[4],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黄芩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生物膜亦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黄芩 有效成分 细菌生物膜 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头孢唑肟(Ceftizoxime)和头孢呋辛纳(Cefuroxime)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100例,分成组I和组II各50例,其中组I患者采用头孢唑肟治疗,组II患者采用头孢呋辛纳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个疗程后,组I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6%,组II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4%,组I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组II,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孢唑肟治疗细菌性肺炎疗效显著优于头孢呋辛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头孢唑肟 头孢呋辛纳 疗效
  • 简介: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重要元凶之一。传统的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1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使极少量的耐药菌可继续生长繁殖;2抗菌药物可诱导高突变细菌(hypermutator)发生某些基因的突变;3敏感菌通过接受外源带有耐药基因的质粒和转座子等载体的横向传递,成为耐药菌[1-3]。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 靶标 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后随时间推移在导管尖端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判断出细菌生物膜形成时间可以及时指导临床拔管。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血液透析室行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且置管时间超过3周的患者入组观察。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实验结果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入组观察的72例患者中,在≤7天内总共有3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4.16%,第二组69例患者在7天~14天内共有4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5.79%。第三组63例患者在≥15天内共有18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27.69%。结论本研究也说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应为2周内,超过2周应密切观察感染指征。有无体温升高,置管周围皮肤是否红肿热痛,是否有分泌物产生等。如果有临床感染症状应立即拔除导管。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细菌生物膜
  • 简介:摘要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但是各种疾病的悄然滋生,带给大家无穷无尽的困扰。近年来,在我国,肝病以较高的发病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发生的大部分肝病病症被称为“病毒性肝炎”。同时,多种并发症也会因患病时间的推迟而产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就是其最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鉴于我国正在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以及快速进步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各大医疗队伍及其精英都致力于对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的研究。本文就从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概念着手,结合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对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 标签: 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112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臭氧 细菌性阴道病 滴虫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学临床标本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影响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对应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各科临床送检标本细菌5000例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在这5000例当中,质量检测优良的标本细菌总共有2650例,质量检测合格的总共有2000例,总质量合格率为93.0%,送检的样本中痰液的合格率最低为88.6%,合格率最高的为外伤组织以及脓肿的标本,达到了98.0%,其中痰液标本的合格率和其它标本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严格遵循取样、操作、运送的原则,才能提高标本细菌质量检验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细菌检验的水平。

  • 标签: 标本 细菌 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还有他的药敏情况进行了解,给临床的合理抗生素运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肺结核的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去进行痰标本去的培养分离以及药敏的测验,同时去进行相关的技术分析。结果G-杆菌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治疗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病原菌。同时位于前三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霉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不动杆菌;G+球菌以金葡菌为主。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比较高,同时对经常使用的药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还有头孢哌酮等都有不一样的耐药;G+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性最为高,并且还对万古霉素敏感。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得了肺结核的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对于病原菌有着很高的耐药性。所以,应该尽量的进行痰培养,以明确病原,再按照药敏结果去选择抗生素,建设不合理应运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性出现。

  • 标签: 肺结核 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患儿。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服用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治疗,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在临床上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经济高效,简单无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孢克洛 头孢克肟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以甲硝唑为阳性对照组,研究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先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再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对照组先给予复方甲硝唑泡腾片,再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对于有怀孕计划的对用甲硝唑治疗有顾虑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运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硝呋太尔制霉素 甲硝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筛选于2010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7天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药物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97.2%,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88.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均<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疗效确切,具有药效快、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且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患者具有较好耐受性,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复方血栓通胶囊 细菌性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014年2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20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疗效显著于左氧氟沙星,并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曲南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74例小儿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氨曲南治疗组(37例)与丁胺卡那霉素组(37例),丁胺卡那霉素组患者给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氨曲南治疗组采用氨曲南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氨曲南治疗组的整体效果明显高于丁胺卡那霉素组(P<0.05),同时,氨曲南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丁胺卡那霉素组(P<0.05)。结论氨曲南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氨曲南 小儿细菌性痢疾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硝唑和保妇康栓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妇科门诊救治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奥硝唑,治疗组在口服奥硝唑的同时联合应用保妇康栓剂,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5.00%,治疗2个疗程后1个月复查复发率分别为6.67%和1.67%。结论奥硝唑和保妇康栓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奥硝唑 保妇康栓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的可行性及意义,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病房收治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C反应蛋白,并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检测后,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比较,实验组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检测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诊断细菌感染中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选择适宜的临床血液细菌检验方法。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室血液标本500例,对标本分别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由比较结果可知,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的检验符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检验方法在抗生素敏感性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的检验方法。但由于直接药敏试验具有经济性与时效性,因此笔者更建议选择直接药敏试验作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的首要方法。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应用甲硝唑与达克宁联合疗法对细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洗浴疗法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甲硝唑与达克宁的联合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洗浴疗法。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应用甲硝唑与达克宁联合疗法对细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洗浴疗法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达克宁 甲硝唑 中药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