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产后腹肌分离(D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产检并最终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指测法和腹部高频超声进行DRA程度检测,统计DRA发生情况,分析腹部超声与指测法对于DRA的诊断效能差异,比较DRA产妇与非DRA产妇不同时期不同位置腹肌间隔距离超声检测数值差异。结果全部产妇中DRA总体发生率为57.67%(173/300);经产妇DRA发生率[73.38%(102/139)]显著高于初产妇[44.10%(71/160)](χ2=26.20,P < 0.001);剖宫产分娩产妇DRA发生率[68.52%(74/108)]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51.56%(99/192)](χ2=8.14,P=0.004)。腹部超声检查对于DR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99.42%、98.42%、99.00%)均显著高于指测法检测(80.35%、85.04%、82.33%)(χ2=34.61、15.00、49.23,均P < 0.001)。DRA产妇孕36周和产后2周不同位置腹肌间隔距离均显著小于非DRA产妇(t=5.17~7.46,均P < 0.001)。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于产后DRA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直肌 超声检查 分娩 剖宫产术 早期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共36例,其中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26例,顶叶8例,枕叶出血2例,均采用切口、锁孔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术中回纳骨瓣,不留置引流管。结果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0%以上者30例,血肿清除50%~90%者5例,血肿清除30%~50%者1例。术后第7日采用GCS评分方法评估意识状态,随访半年,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34例按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14例,II级10例,111级7例,IV级5例,V级0例。结论切口锁孔开颅能清除绝大部分血肿,直视下操作,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无需要留置引流管。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直切口 锁孔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飞信作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途径的应用。方法运用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软件客户终端,作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网上报系统。使用方法,将各科医务人员的手机号码加为飞信好友,医务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将不良事件情况上报给电脑客户端。再由管理人员定期将信息导出电脑进行不良事件的分类汇总。结论根据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其中第三章第九节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了解其中要求,我们利用飞信作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的上报率,也建立了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系统,有效降低了漏报率。

  • 标签: 飞信 不良事件 主动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以 67 份病历首页为例,分析 HQMS (医院质量管理系统)网络报的质量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之间我院书写完成的病历首页 67 份,对其进行回顾分析,依据临床病历书写规范标准进行首页质量分析,按 HQMS 的上报病历首页数据的要求,对本文目前信息网络报病历首页填写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 67 份病历中,有缺陷病历首页 15 份,占比为 22.39% ,其中包含基本情况 3 ( 20.00% )份、主要诊断填写 3 ( 20.00% )份、操作填写 3 ( 20.00% )份、疾病与手术操作分类 1 ( 6.67% )份、医师签名不及时 4 ( 26.67% )份、其他错误 1 ( 6.67% )份。 结论: 依据临床病历首页填写出错问题,有针对性的医师、病历编码人员进行培训,建立病历首页质量监控体系,增设病历质量控制等多项改进措施,继而促使病历首页质量提升。

  • 标签: HQMS 网络直报 病历首页 质量控制 改进措施
  • 简介:丝弓托槽要粘贴在临床冠中心上,但临床上粘贴高度常存在着偏差,影响到托槽转矩角的发挥。本文通过对67副正常模型的测量显示:临床冠中心龈向和向0.5mm处的转矩角的改变,其数值基本相等,而方向相反;从前牙到后牙,转矩角变化值呈增加趋势;转矩变化的幅度为2°~5°;此结果可为丝弓矫治器临床上相应的转矩调整提供参考。

  • 标签: 转矩 托槽高度 直丝弓 正常 临床冠中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床的16例错畸形患者应用丝矫正技术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讨论,文中还针对儿童在的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做了一些详细介绍。并对一些矫正的患者跟踪了两年以上,之后牙齿都长的很整齐,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直丝弓矫正技术 畸形 错牙合畸形
  • 简介:摘要腹肌分离在孕早期即可出现,随孕周的增加,分离程度越来越大,分娩后还可持续分离。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腹肌分离会给产妇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压力,不仅体型无法恢复,可能出现继发性的症状,如下背痛、脱疝等。

  • 标签: 产后 腹直肌分离 白线 腹直肌矫正运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7年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人院前7年患者无意问发现右腹股沟区一包块,约拇指头大小,无压痛,可还纳,逐年增大,体力劳动后有隐痛。门诊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右腹股沟区扪及一约4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平躺时缩小,手推可还纳。

  • 标签: 腹股沟直疝 股疝 同侧 男性 腹股沟区 右腹股沟斜疝
  • 简介:1972年出现丝弓矫治器开始,丝弓矫治器便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而不同的托槽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对正畸治疗的理解,以及治疗目标各不相同,因此赋予了丝弓矫正器不同的数据,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矫治体系。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几大主流丝弓矫治器:Andrews、Roth、MBT、Alexander以及国产Z2丝弓矫治器设计的理论基础、托槽数据的变化及其正畸疗效,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丝弓矫治器的发展与变化。

  • 标签: 直丝弓矫治器 托槽数据 正畸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型留置针组和Y型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留置时间和堵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型留置针较Y型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堵管率低、留置时间长、患者舒适度好,能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腹肌及前鞘缺损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2009年1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对腹肌及前鞘缺损女性患者24例29侧缺损进行修复,年龄35~60岁,平均44岁。根据腹肌和前鞘缺损大小及位置分为直接缝合修复和聚丙烯补片修复。结果24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血肿、裂开等并发症。随访5~126个月,平均66.6个月;1例患者术后36个月因乳腺癌转移死亡,1例患者腹部膨隆,无不适未采取措施;22例未发生感染、排异等不良反应。结论根据腹肌及前鞘缺损的大小及位置用不同的修复方法,重建腹壁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 标签: 腹直肌 修复外科手术 腹直肌前鞘 聚丙烯补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锥双螺旋中草药提取罐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常规锥型提取罐的基础上增加了双螺旋搅拌桨。搅拌桨类似于钻头。动态提取增加了出渣难度。传统提取罐中的排放和提取效率低。优化的提取槽用于提取山茱萸总苷。这大大提高了提取率并提供了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锥形双螺旋中药提取罐优化设计的必要性,阐述了如何优化锥形双螺旋中药提取罐的设计,实现中药提取过程的自动控制。

  • 标签: 直锥形双螺旋 中药提取罐 优化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电刺激治疗产后腹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文数据库(包括维普(VIP)、知网(CNKI)和万方(WanFang Data)),搜集关于产后腹肌分离电刺激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数据库的检索时间都是从建立之日起到2021年12月31日止。选择了两位研究员,分别独立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纳入的文献,然后使用 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共有17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刺激治疗组治疗产后腹肌分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5.01,95%CI(3.64,6.89),p﹤0.00001];电刺激治疗后缩短产后腹肌分离距离优于对照组[MD=1.92,95%CI(1.36,2.48),p﹤0.00001]。结论 电刺激治疗产后腹肌分离明显有效,并且可以缩短产后腹肌分离的距离。

  • 标签: 电刺激 产后腹直肌分离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