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江门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4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为本市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开展酒店、桑拿、发廊、站桩点等场所的外展活动,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FSW基线调查问卷对FSWs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做血清学梅毒、艾滋病检测及宫颈分泌物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1285例FSWs中4种性病总阳性231例,阳性率17.96%;特异性梅毒血清学(ELISA法)阳性率9.25%;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TRUST)阳性率5.52%;艾滋病血清学(ELISA法)初筛阳性5例,WB法确证阳性4例,阳性率0.31%;淋球菌阳性率1.94%;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率6.45%。结论:近年来,FSWs已成为江门市的性病高危人群,应定期对其监测并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 艾滋病 淋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简介:2017年广东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17年5月5-6日在广州(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20号东方宾馆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医疗行业协会做创外科管理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协办。本次年会将重点围绕微创外科规范化问题和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对焦点和争议性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充分展示目前国内外微创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诚挚地欢迎各位同道莅临本次盛会。

  • 标签: 微创外科 外科管理 行业协会 广东省 年会 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对广东潮州地区农村妇女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液基细胞学(LBC)和传统巴氏涂片(CPS)筛查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效果,为建立适宜农村地区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6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法在潮州地区5个乡镇招募的3723例35~59岁符合筛查条件的农村常住妇女为研究对象(子宫颈完整存在)。对其同时采用高危型HPV,LBC和CPS筛查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其中HPV呈阳性者进行HPV分型。对宫颈细胞学改变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HPV呈阳性的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的受试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及随访,评价不同筛查法的筛查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3723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受试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2%,常见HPV亚型为HPV-52,-16,-58,-33及-68;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检出率分别为1.05%(39/3723),0.40%(15/3723)和0.54%(20/3723)。若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CINⅡ为标准,则高危型HPV,LBC和CPS筛查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4%(34/36)与46.6%(27/58),97.2%(35/36)与25.9%(15/58)及52.9%(9/17)与38.0%(19/50)。3种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C与CPS对宫颈癌筛查的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44.9%(35/78)与22.5%(9/4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P=0.02)。结论在广东潮州地区农村妇女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发现,�

  • 标签: 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传统巴氏涂片
  • 简介:2009年2月25日.广东口腔医学会于广州华泰宾馆隆重召开全省第一次民营口腔学术大会。卫生厅副厅长黄小玲书记、卫生厅医政处冯宏祥副处长、中华口腔医学会王兴会长、王渤秘书长、医学会黄庆道会长、医师协会王智琼会长、医院协会王启敏副会长等应邀出席会议。广东口腔医学会陈小华秘书长主持会议。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广东省 学术 民营 卫生厅副厅长 医师协会
  • 简介:2017年广东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17年5月5-6日在广州(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20号东方宾馆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协办。

  • 标签: 外科管理 行业协会 广东省 微创 医疗 年会
  • 简介:由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皮肤病医院)主办的省级继教项目(2017330412002)“2017年广东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新进展学习班(第四届)暨广东针灸学会腧穴外治专业委员会年会”将于2017年8月31日-9月2日在广东皮肤病医院举行。会议将邀请国内中、

  • 标签: 中西医结合诊疗 皮肤病医院 专业委员会 针灸学会 广东省 学习班
  • 简介:目的:对广东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方法:以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及药市药贩为调查对象,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电白区药市所售草药共86科175属196种,其中14种的用法有别于文献记载,并发现药市有售珍稀濒危植物;同时发现,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数量日益减少,相关知识面临失传。结论:电白区民间使用的草药来源较广泛,其中一些品种的用法具有地方特色,但当地药贩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薄弱;由于祖传医药知识学习周期长、患者流向公立医院、民间医生无从业执照、行医收入微薄等原因,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传承存在困难。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市的引导、制定野生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重视对传统知识持有人的扶持、开展传统药用植物知识整理工作,以促进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 标签: 电白区 传统医药 药市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城市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反应以及事件过后对政府的评价,为完善政府的相关健康教育和促进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配额抽样的方法,采取拦截访问的方式对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和深圳市罗湖区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电视、报纸、广播传统媒体和网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中贡献的作用巨大,合计85.1%;42.8%的民众心理感受倾向于紧张和缺乏安全感,18.5%表现为平和;居民采取的行为中,93.4%是减少外出、改变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76.7%的民众认为政府在控制甲型H1N1流感时的措施比2003年SARS流行期间有效.结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趋于理性,但心理感受仍倾向于紧张和缺乏安全感,应针对不同年龄人群采取相应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反应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18年广东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别入选2013年1至12月和2018年1至12月广东不同社区年度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对入选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样本采集。主要采集入选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史、家族史和服用药物史等一般临床资料。血脂异常为具有下列至少1种情况,即总胆固醇(TC)水升高(≥5.2 mmol/L)、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3.4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1.0 mmol/L)。血脂异常发生率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并进一步行性别和年龄(<50,50~60,≥60岁)亚组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入选的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2013、2018年分别入选患者7 866例[年龄(62.4±13.6)岁,女性4 148 例(52.7%)]、11 611例[年龄(58.2±9.3)岁,女性6 692例(57.6%)]。2013年广东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56.3%,其中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7.1%、21.3%、2.3%和24.4%;2018年广东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47.3%,其中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4.1%、20.3%、12.0%和19.4%。性别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8年广东社区高血压男性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59.0%、50.7%,其中高TC血症为13.8%、8.0%,高TG血症为22.3%、20.9%,高LDL-C血症为1.7%、8.1%,低HDL-C血症为32.9%、30.3%;2013、2018年广东社区高血压女性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53.9%、44.8%,其中高TC血症为20.5%、18.5%,高TG血症为20.4%、19.8%,高LDL-C血症为2.7%、14.9%,低HDL-C血症为16.8%、11.3%。年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广东社区年龄<50、50~60和≥60岁的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60.1%、60.6%和53.7%,2018年分别为46.2%、49.3%和4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860,95%CI 0.761~0.973,P=0.017)、肥胖(OR=2.295,95%CI 2.007~2.624,P<0.001)、糖尿病(OR=1.314,95%CI 1.090~1.583,P=0.004)、卒中(OR=1.894,95%CI 1.227~2.924,P=0.004)和空腹血糖(OR=1.105,95%CI 1.066~1.146,P<0.001)与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独立相关。结论广东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且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相较于2013年,2018年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以及高T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显示出下降趋势,高TG血症患病率未见明显变化,而高LDL-C血症患病率显示出上升趋势。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较多。

  • 标签: 高血压 血脂异常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45岁及以上人群睡眠状况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于2018年广东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自2018年9至10月在广东14个区县(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点)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本研究纳入5 188名≥45岁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等)、健康行为习惯(吸烟、饮酒、睡眠时间、睡眠问题等)及慢性病家族史等资料,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运用基于复杂抽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状况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运用基于复杂抽样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问题与血糖指标之间的关系。运用R 4.0.5软件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睡眠时间与血糖指标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广东≥45岁人群糖尿病的加权患病率为11.8%(95%CI 10.5%~13.2%),睡眠时间为(7.38±1.60)h,其中男性睡眠时间[(7.47±1.51)h]多于女性[(7.31±1.6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01);而女性入睡困难、中间觉醒≥2次、服用安眠药和早醒的比例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城乡、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BMI、中心性肥胖、身体活动不足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8 h(OR=1.230,95%CI 1.008~1.502)、中间觉醒≥2次(OR=1.277,95%CI 1.111~1.469)均为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FPG和2hPG与睡眠时间之间呈近似U型关系,睡眠不足(睡眠时间<6 h)或睡眠过多(睡眠时间>8 h)人群的FPG、2hPG水平均高于正常睡眠时间(6~8 h)者(P<0.05)。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城乡、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BMI、中心性肥胖、身体活动不足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中间觉醒≥2次与2hPG水平呈正相关(β=0.343,95%CI 0.080~0.605,P<0.05)。结论广东45岁及以上人群中睡眠时间过多或不足、中间觉醒≥2次均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存在正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 睡眠状况 限制性立方样条
  • 简介:Objectives: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DengueFeverinGuangdongProvincewasanalyzed.Besides,thecountermeasuresofpreventionandcontrolinfrontierportshavebeendiscussed.

  • 标签: 分析口岸 口岸预防 广东省登革热
  • 简介:广东龙川县碘缺乏病区中小学生手和腕骨发育调查邓峰,张潜麻,陈启丰,林晓霞,廖玉群,钟冬民,钟海平,韩映,许小苹,曾添娣指导魏太藻曾育生骨发育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骨龄是判定骨发育的重要依据。环境缺碘而致人群甲状腺功能亚临床低下.往往会使...

  • 标签: 碘缺乏病区 中国人骨发育 中小学生 龙川县 甲状腺激素 广东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东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谱,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14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丝状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统计学方法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43例患者中,发热116例(81.1%),咳嗽104例(72.7%),咳痰83例(58.0%),气促59例(41.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2.0(9.3, 60.8)/μL,其中118例(82.5%)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0/μL;白细胞计数减少52例(36.4%),增多18例(12.6%);贫血109例(76.2%),血小板计数减少29例(20.3%);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64例(44.8%);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感染114例(79.7%),粟粒样改变12例(8.4%),胸腔积液44例(30.8%),胸腔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5例(31.5%);抗真菌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24例(86.7%),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19例(13.3%)。143株丝状真菌中,曲霉菌属56株(39.2%,其中24株为烟曲霉),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 TM)37株(25.9%),青霉菌属22株(15.4%),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28株(19.6%)。曲霉菌属、TM、青霉菌属和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感染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24.5、15.0、53.5和22.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282,P=0.010)。艾滋病患者合并不同菌属肺部丝状真菌感染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的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TM组[89.2%(33/37)],曲霉菌属组[67.9%(38/56)]和非曲霉非青霉非篮状菌属组[67.9%(19/28)],青霉菌属组[54.5%(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6,P=0.026)。结论广东艾滋病患者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病原谱多样化,以TM和烟曲霉为主,且病原谱可能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部感染 丝状真菌 病原谱 CD4+T淋巴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会市2010至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风险评估和完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会市2010至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至2019年四会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33 435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2 032例,占35.99%,丙类传染病21 403例,占64.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均总发病率为609.78/10万,发病率在2010至2016年间呈下降趋势,2017至2019年呈隔年上升趋势。各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7.44/10万,以乙肝为主,占62.89%(5 083/8 083);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0.97/10万,以肺结核为主,占97.42%(3 252/3 338);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86/10万,痢疾和肝炎(未分型)发病占半数以上,分别为29.78%(159/534)和25.47%(136/534);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0/10万,登革热和出血热发病占半数以上,分别占40.26%(31/77)和23.38%(18/77)。四会市2010至2019年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247.91/10万)、乙肝(92.61/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71.32/10万)、肺结核(59.43/10万)、流行性感冒(29.63/10万)。结论四会市法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在手足口病、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乙肝)、痢疾、登革热、出血热、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上,应加强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和虫媒监测,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 标签: 法定报告传染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手足口病 乙肝 肺结核
  • 简介:目的对广东恩平市2016年寨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寨卡等虫媒传染病的应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恩平市2016年制定的寨卡防控的相关文件、恩平市疾控中心《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简报》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广东病媒生物监测信息平台"获得蚊媒监测数据。采用Excel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广东2016年2月15日至6月5日共报告输入性病例13例,均由南美国家输入,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广东恩平市在2月19日立即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制定6个工作方案;在定点收治医院对全部病例开展病例管理;2月11日至11月30日恩平对1184名归国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对782人进行采样筛查,发现7例寨卡病例和3名隐性感染者;通过蚊媒控制,将全年大部分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MOI)控制在10以下水平。结论广东2016年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了本地病例的发生,防控措施切实有效。

  • 标签: 寨卡病毒病 病例管理 隐形感染者 健康随访 蚊媒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广东登革热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登革热的临床诊治及人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4日至10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480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对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80例登革热患者中,普通登革热患者442例(92.1%),重症登革热患者38例(7.9%),136例(28.3%)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发病年龄高峰为20~49岁,占66.0%(317/480);发病季节高峰为8月至10月;广州市本地感染病例399例(83.1%),境外输入性病例61例(12.7%)。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98.1%, 471/480)、畏寒(72.9%, 350/480)、头痛(58.5%,281/480)和骨/关节/肌肉酸痛(67.1%, 322/480),消化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也较常出现。446例患者血清标本中,登革病毒1型358例(80.3%),登革病毒2型54例(12.1%),登革病毒3型34例(7.6%)。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减少(65.8%,316/480),血细胞比容降低(30.2%,145/480),血小板计数减少(48.3%,232/480),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4.8%,215/480);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7.7%,181/480),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59.4%, 285/480)。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5.8±3.1) d ,范围为1.0~38.0 d;治愈或好转出院461例(96.0%)。结论2019年广东登革热患者以20~49岁的青壮年为主,重症患者比例较高,以登革病毒1型感染为主,经对症支持治疗和积极防治并发症后,大部分登革热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韶关市1996-2015年麻风病例流行学特征,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20年新发现麻风病例资料,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年来麻风病的发现率和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地区分布不均衡,南雄市新发病例数最多,占总数的64.46%。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延迟期为(58.75±64.31)个月,以多菌型为主,占73.08%,2级畸残比为23.08%,出现2级畸残者的病期显著长于无畸残者(t=2.16,P〈0.05)。病例发现以门诊发现等被动发现方式为主,约占67.31%。结论:近20年来韶关市麻风流行状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麻风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2016年7月15日至16日广东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将在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大楼30楼国际学术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医学会分会主办,广东胃肠外科学分会承办,广州医科大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会议的主题是"开拓创新,肠治久安"。

  • 标签: 广东省医学会 胃肠外 日至
  • 简介:摘要目的对茶山镇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和茶山医院调查的个案信息,利用Excel2003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至2011年茶山镇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499例,累计发病率为372.06/10万,累计重症率为1.00%,未发生死亡病例。发病趋势与全市大体一致但发病水平高于全市。病例涉及了全镇全部的村委。男女性别比为2.161,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儿童,其中1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散居儿童数量最多。重症病例之间无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结论茶山镇开展的各项手足口病相关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然存在,应针对流动人口强化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在每年的疫情高发季节期间强化各项防控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探究微信平台建设对广东医疗美容中医培训管理效率提升的研究与思考,为规范医疗美容从业人员的诊疗行为,建设高素质的美容从业队伍,提高我省医疗美容中医服务质量提供有力平台。

  • 标签: 美容中医,医师培训,微信服务,应用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