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山市二孩生育需求调查数据,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重点考察了家庭经济基础、母亲生育的机会成本、家庭资源和支持因素对“准生”育龄妇女二孩生育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二孩生育决策是“准生”育龄妇女基于上述因素综合考虑的理性选择结果;虽不同年龄段、在业情况的“准生”育龄妇女二孩生育决策的影响模式存在差异,但长远来看,经济压力、照料子女压力、女性自身事业上发展压力仍然是二孩生育落实的障碍因素。

  • 标签: 全面两孩 二孩生育决策 “准生”育龄妇女 生育机会成本
  • 简介:文章描述了在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中,多元复合文化影响之下珠市彝族生育意愿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发现影响珠市彝族的性别偏好和数量偏好的因素各有不同,由此也决定了这两个维度的变迁具有不同步性。女性的男嗣偏好更强,男性则更倾向多孩;女性地位及孩子的非经济性效用是影响性别偏好的主因,数量偏好则更多体现了养老保障、受教育程度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其变迁先于性别偏好。影响性别偏好的传宗接代思想的内涵也已发生了有别于儒家孝文化之传统意义上的变迁,但内植于观念层面的性别偏好的彻底变迁尚有待时日。

  • 标签: 珠市彝族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性别偏好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使用2016年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结合山东省婚育政策变动,聚焦山东省户籍妇女的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变迁,通过计算1986-2016年详细的分孩次生育指标,以了解相关婚育政策对生育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一孩和二孩生育,因为这两个孩次合计占山东省出生人口的90%左右,并能够体现自1990年以来严格执行晚婚晚育和二孩间隔政策后人们生育时间和生育年龄方面的巨大转变。分析显示,山东省户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长期受严格的生育政策约束,不同时期主导性的政策类型不同,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晚婚晚育政策和二孩间隔政策的变动导致生育行为的年龄分布和平均生育年龄的本质变化及时期生育率剧烈波动。2013年以来相关政策调整后二孩生育率虽强势反弹,但其对提升时期总和生育率的贡献幅度,被同样迅速下降的一孩生育率部分抵消。当前山东省的生育模式仍不稳定,存在诸多进一步强化自愿推迟生育的影响因素,并将进一步降低时期生育水平。

  • 标签: 婚育政策 生育时机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山东省
  • 简介:生育政策调整时机的选择折射了一国政府对人口内在规律的把握程度。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深陷超低生育水平的欧洲和东亚国家生育政策调整时间与本国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生育率持续20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引起足够重视,鼓励生育的政策需要较长时期执行才能显示出效果,而人口惯性为各国政府变革生育政策提供了判断的预警线,人口惯性为1.15进行调整比较理想。“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构建友好型生育政策体系、提高生育率的战略窗口期,否则将面临生育率失去弹性、人口负增长惯性强化的双重危机。

  • 标签: 人口惯性 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
  • 简介:基于鲁豫苏晋四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运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类别模型,研究农户对宽带服务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表明:当前农户对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缺乏阻碍了宽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互联网使用的熟练程度存在着性别差异.农户对宽带速度的偏好最高,其次为宽带的赠送服务、提供宽带服务的运营商属性;64%的样本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初装成本低、有赠送服务的经济实惠性宽带产品.农户年龄、家庭收入等特征显著影响其对宽带速度的选择.由此,提出加强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培训、政府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电信运营商要根据农户特征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等政策建议.

  • 标签: 宽带 选择实验 支付意愿 随机参数模型 潜类别模型
  • 简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较弱,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尤为如此。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和人口学特征变量对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女性流动人口尚未形成明显的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意愿;打算回流者主要是职业声望较低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乡-城女性流动人口更是如此。这表明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农村城镇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尚未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政府需要增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引导其合理有序流动,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女性 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户籍差异
  • 简介:对190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表明,其每年在校生活费平均近万元,不足一成家庭能够完全负担相关费用,大部分都有较强的就业意愿,普遍期望在西北地区离父母较近的地方工作。要克服家庭教育投入不足、就业区域与行业“扎堆”等问题,需要通过增加教育资源与双语教育投入、支持跨区域跨行业就业、加强就业扶持等政策措施改善家庭教育投入,提升就业质量。

  • 标签: 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 教育投入 就业
  • 简介:目的从青年妇女个人和家庭的角度分析她们生育二孩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在苏北SQ市和LY市县域内调查已育青年妇女,发放问卷400份。结果认为自己年龄及身体状况合适生育二孩的占32%、个人能力和条件肯定能抚养和教育好两个孩子的占27.3%、家庭经济状况完全能承担生育二孩的只有21.9%、父母肯定会帮忙带二孩的占32.7%;父母、老公希望生育二孩的比率均超过80%;年龄身体状况、个人能力、父母及老公的态度、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是否帮忙带均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计生部门应积极开展针对育龄妇女的婴儿抚养、幼儿教育等的教育宣传工作;各类媒体应大力倡导“先成家再立业”婚育观和父母帮忙带孩子的优良传统、加强传统生育观的宣传;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鼓励青年女性先结婚生育,再就业、采取措施批判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在全社会掀起素质教育的新风尚。

  • 标签: 个人因素 家庭因素 二孩生育 意愿
  • 简介:本文依据2017年广州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资料,对城市老年人住养老院及其主要服务需求意愿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住养老院的意愿比较强,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老年人最希望养老院提供医疗保健和临终照护服务。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存在群体差异,家庭、社会、健康、经济和养老观念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医养结合服务对城市老年人和养老机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机构养老 养老院 医养结合 养老方式 以房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