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两步法制备了SiO2纳米改性变压器油。测量了SiO2纳米改性变压器油在温度和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变化情况下的电导率,结果研究表明改性后变压器油的电导率与纯变压器油的相当,并没有明显的增大。测量了SiO2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交流击穿电压,结果表明改性后变压器油的交流击穿特性均得到了有效强化,但是SiO2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交流击穿电压随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增加有所减小。根据改性后变压器油中纳米粒子周围的势阱分布,成功了分析了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击穿强化机理。

  • 标签:
  • 简介:用二氧化锰对改进的Hummer法制备石墨烯,并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XRD研究其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定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改性石墨烯电极构成的电化学电容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二氧化锰改性后的石墨烯材料电化学电容效应明显,并具有法拉利赝电容。对其进行充放电测试,其首次充放电比电容达到237F/g。

  • 标签: 石墨烯 表面改性 电极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二氧化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以导线表面最大场强对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文献研究法和数值计算法,在简单说明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与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具体方法的基础上,证明当正极导线电压范围为620kV到680kV时,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以及可听噪声可以几乎不受导线最大场强的影响。如果能够保障直流输电线路电压始终不超过额定电压,则各项电磁环境指标均与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相吻合。

  • 标签: 导线表面最大场强 直流输电线路 电磁环境 可听噪声
  • 简介:通过析氢实验,测量了5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在碱性体系中对锌粉表面析氢速度的影响。并且和传统缓蚀剂——HgCl2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实验,初步肯定了这类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可能产生的缓蚀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对10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极化曲线进行了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几种表面活性剂时锌电极的阳极行为影响不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确有较大影响。接着又进一步考查了几种典型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对多孔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结果一致表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传统使用的有毒的汞盐相比较,它们对锌电极的阳极行为的影响还不算很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的影响就表现得比较明显了。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抑制析氢的能力。综合几项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只要经过认真筛选,这类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大部分都有可能成为碱性电池中锌电极的代汞缓蚀剂。它们的缓蚀机理主要取决于它们的高表面活性、强抗氧化能力和它们在锌表面所具有的较强的吸附特性。由于材料来源、实验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对于这类表面活性剂在锌电极上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还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实验还证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抑制锌枝晶生长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这也为它们作为二次锌电极的添加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含氟表面活性剂 锌电极 极化曲线 循环伏安 枝晶生长 缓蚀剂
  • 简介:摘要在高寒高海拔区域架设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各处的电晕放电会长期长时间出现且显而易见。本文依托建塘至玉龙500kV输变电工程,利用ANSYS软件对500kV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及其金具的表面电场进行了仿真计算,从仿真结果上不难分析得出在一般的超高压线路上的三相悬垂绝缘子串的上、中、下三部分的场强分布。根据国标推荐方法得到高海拔(4km)地区金具临界起晕场强值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均压环回旋90°、管径增至55mm的方案,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给出的优化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强度,使其低于高海拔地区金具的临界起晕场强值。

  • 标签: 高海拔 金具 电场优化 输电线路
  • 简介:摘要:在电力传输领域,铝合金常作为导电杆的材料,却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表面润湿性差的问题,从而影响其导电性能、防腐和机械性能。而表面润湿性作为材料表面性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优化。因此,研究铝合金导电杆表面润湿性常见的调控与表征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对比,探讨常用表面处理方法对铝合金导电杆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及其有效的表征方法,为进一步实现对铝合金导电杆表面润湿性的精确调控,从而提高其综合性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铝合金导电杆 表面润湿性调控方法 表征方法
  • 简介:摘要ISRASMASH表面检测系统因功能强大、误检率低,准确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压延玻璃原片生产线在线检验系统中,作为一款在线实时缺陷监测工具,该系统可以自动找到与正常产品的对比度或拓扑结构不同的亮点和暗点缺陷,并可以生成报告和图表,显示位于纵向和横向的缺陷。

  • 标签: SMASH 缺陷 检测 相机
  • 简介:LED光源光谱只含有可见光成分,相比传统光源能够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伤,是目前博物馆展陈照明光源最佳产品。但对于一些光敏文物,长期可见光辐照同样会对其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文章以染色丝绸这一类典型光敏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不同颜色的常见植物染料染色丝绸样品,设计模拟照明展览实验系统,利用不同光谱LED光源对样品进行高强度连续光照并测量样品表面色彩属性,计算样品的色差变化以分析不同光谱LED光源长期光照对丝绸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光对染色丝绸老化的影响按波长递增,影响递减;高色温对文物的影响强于低色温;不同光谱的LED对黄檗和槐米的老化影响均较大。本研究对更合理地将LED光源应用于丝绸类的博物馆照明以及未来博物馆照明环境的改善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文物照明 国画颜料 植物染料 LED辐照损伤 可见光辐照
  • 简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通过提高输送电压等级的方式提高了直流输送容量和输电效率,节约了土地和走廊资源,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1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作为±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关键主设备之一,肩负着抑制谐波、限制故障电流等作用。在±8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研制的基础上,根据±1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11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均压屏蔽装置进行研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MAXWELL建立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静态场分析法计算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的整体电位、电场分布,得到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均压屏蔽装置的表面电场强度。结果表明,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第一层均压环表面电场强度最高,达到了1151.95V/mm,通过实际的端对地操作冲击试验验证了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均压屏蔽装置的屏蔽效果,±1100kV户内布置平波电抗器的均压屏蔽装置达到设计要求。

  • 标签: ±1100kV 干式平波电抗器 均压屏蔽装置 端对地操作冲击
  • 简介: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球磨过筛得到颗粒均一的球形颗粒。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对球磨后石墨进行包覆,经过高温炭化处理,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一层炭包覆层,再对包覆后石墨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表面预成膜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池测试系统等对共改性石墨进行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XRD分析显示,共改性后的石墨层间距d(002)和无序化程度增加,说明在石墨的表面形成了一定的包覆层。SEM图片中可以看出改性后的石墨颗粒致密均匀且较为圆滑,这种结构使得石墨颗粒表面积适当减小,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共改性后的石墨在0.1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362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2%,100个循环后容量仍保持为最高容量的98.6%。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酚醛树脂 聚二甲基硅氧烷 石墨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利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当中的绝缘子表面固定金属颗粒的放电的现象和特征,本篇文章准备了一系列的实验平台,来针对绝缘子表面固定局部放电进行实验观察。根据试验的情况分析局部放电的特征。

  • 标签: 绝缘子 金属颗粒 局部放电
  • 简介:摘要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雨水呈现出的属性都是偏酸性,输电线路杆在经过雨水的浸泡之后很有可能被腐蚀,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供电线路被腐蚀后会遭到一定的破坏,甚至出现严重的事故。采用低表面处理涂料对输电线路杆塔进行一定的保护是一种可行且效率高的应用方式。本文通过阐述防腐材料的基本概念,探讨集中低表面处理涂料的应用方式。

  • 标签: 输电线 低表面 涂料
  • 简介:三元材料LiMn1/3Ni1/3Co1/3O2比容量高,结构稳定,热稳定性好,成本低,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最具竞争能力的材料之一.重点总结和分析了三元材料掺杂、表面修饰等改性方面的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Mn1/3Ni1/3Co1/3O2 掺杂 表面修饰 改性
  • 简介:利用飞秒激光三光束干涉在ZnO晶体表面制备微米-纳米复合周期结构。该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由激光干涉强度花样决定的微米长周期结构以及由飞秒激光偏振决定的短周期纳米条纹结构。利用800nm激光激发大面积的微米-纳米复合周期结构后发现,该结构的荧光强度得到了极大提高。显微发光照片表明,该结构在平板显示、高密度光存储以及光子晶体制备上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飞秒激光 三光束干涉 微米-纳米复合周期结构 发光增强
  • 简介:摘要变电站设备间隔预试时,需要对某一间隔的电流互感器(简称CT)绝缘电阻和电容量以及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进行测量。当该CT存在末屏时,通常将末屏接地引线拆开,末屏作为高压线和测量线接入端,进行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和一次绕组对末屏绝缘的tanδ测量。如果末屏引出端子表面存在一定的泄漏电流,则此时测量出的绝缘电阻和tanδ大小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首先叙述了电介质tanδ的测量原理,然后对一次绝缘电阻和tanδ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屏引出端子表面泄漏电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总结几种消除表面泄漏电流影响的方法。

  • 标签: 电流互感器 高压试验 绝缘电阻 电介质损耗角正切 泄漏电流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压电原理的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后期维护成本小、能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实时进行监测等特点,已经受到电力系统的广大关注。并成功应用于变电站开关柜触点测温中,对变电站实行状态检修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传感器 压电效应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