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体制下名义上按劳分配、实际上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已被彻底打破,逐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分配方式和分配渠道日益多样化.

  • 标签: 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对策 中国 收入分配关系 调节
  • 简介: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所有制结构的差异。解决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具体办法是: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市场化进程;改变阻碍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

  • 标签: 地区差距 制度 制度差异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营销的不断开展,物流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物流业飞跃性、多样性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系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物流业刚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适应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物流业的发

  • 标签: 物流业 中国 外国 物流技术 物流基础设施 竞争优势
  • 简介:本文基于动态俄林-赫克歇尔模型。先分析了后发展国家易陷入的劳动密集则生产陷阱及其贸易条件,再通过引入技术差距,讨论后发展国成功地脱离劳动密集型生产陷阱的途径。后发展国家要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陷阱,无须把投资品产业的生产率提高到先发展国的水平。而只须缩短投资品的相对技术差距。最后,通过分析制造业增加值率,探讨中国各产业与发达工业化国家问的技术差距

  • 标签: 劳动密集型生产陷阱 相对技术差距 比较优势
  • 简介:“两极分化”是就贫富“两极”而言的,是指贫富两极的一种变化趋势,是差距已经很大的贫富两极在一定时期内反向发展的一种趋势。两极分化在我国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事实上已经存在。两极分化不是目的,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能够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反腐败消除两极分化。

  • 标签: 收入差距 两极分化 贫富分化 中国 共同富裕
  • 简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符合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促进和谐广东的重要途径。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和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广东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并集中体现为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已经成为新时期广东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

  • 标签: 收入分配差距 和谐广东 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 珠三角地区 共同富裕
  • 简介:在Fujita与Thisse(2002)和王洪光(2007)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与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某区域运输成本较低,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水平高时,产业集聚将在此地形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相近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有限;某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内地1999~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不确定与非均衡的;收入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 标签: 政府公共服务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地区差距 运输成本
  • 简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尤其是处室、支部的集中学习等多种途径,全面学习、深刻理懈《决定》的精神内涵.从审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等多方面进行讨论,对照、查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上其他政党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认真学习《决定》精神.对今后如何做好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决定》 审计工作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六届四中全会 践行 集中学习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巨大提高,但居民间收入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本文计算了1978~2007年我国城镇、农村和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通过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比较分析了城镇内、农村内和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各分项收入的影响作用,并以城乡基尼系数为例对差距增量的来源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农村、城乡间和全国基尼系数都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从收入来源来看,各分项收入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城乡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 标签: 居民收入差距 分解 城乡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30年 周期性波动 基尼系数
  • 简介:“减贫步伐放缓,贵州刚超过纳米比亚”;“亚洲仍有6亿多赤贫人口,中国占1.73亿”;“272万贫困人口环绕京津”……不要以为以上都是海外传媒刊登的对中国“吹毛求疵”的报道,其实,这都是最近中国官方网站在显著位置发表的新闻:第一条刊登在9月9日的“中国经济网”上,第二条在9月8日的“新华网”上,第三条在8月18日的“人民网”上。新闻中的结论和数据则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两份报告:《亚行2005年关键指标》与《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标签: 中国经济 贫富差距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亚洲开发银行 短缺 内需
  • 简介:近一段时期,分配不公、收入分化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状况到底怎样?如何看待这种差距?这都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钱包鼓了,差距大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入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传统体制下名义上按劳分配实际上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被彻底打破,代之以按劳分配为

  • 标签: 中国 居民收入 基尼系数 收入差距 分配体制
  • 简介:对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只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相反,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 标签: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 简介:许多人认为收入差距是我国近年房价迅猛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同质性住房市场模型考察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收入差距通过"消费效应"和"投机效应"两方面对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减少了住房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是一种"直接效应";后者使得高收入者具有相应的投机能力,增加了住房需求从而抬高房价,是一种"间接效应"。收入差距对房价影响的"总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大小比较。建立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1年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并未推动房价上涨,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可靠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公众会觉得买不起住房,从而产生收入差距扩大推高了房价的幻觉。

  • 标签: 收入差距 房价 住房需求 消费 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