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9 个结果
  • 简介:笔者近期在查阅有关川西南地区地层资料时,发现过去有不少内部或公开出版的书刊和专著中,在记述川西南前震旦系群、一级地层单位的命名与沿革时,有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特就所掌握资料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前震旦系 命名 沿革 川西南
  • 简介:川南H地区长兴已有多口井获气,属台地相沉积。开展的地震工作多为线距较宽的二维地震勘探,地质资料相对匮乏。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有效勘探概念的提出,诸多地质问题逐渐暴露,地震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朝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本次研究从地震资料出发,地震与地质相结合,通过多种属性分析,从根本上分析地质(岩性)与地震资料的相关性,以此划分有利相带。利用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结合多种地震属性综合预测储层的有利分布区域。

  • 标签: 长兴组 沉积相 地震相 台内滩相 相控储
  • 简介:国际空间频率协调CG:SpaceFrequency工作(SF—C,oordinationGroup)第35届会议(SFCG-35)于2015年7月28日至8月5日在日本筑波召开,会议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JapanAerospaceExplorationAgency)承办。

  • 标签: 频率协调 工作组 EXPLORATION 空间 国际 研究开发机构
  • 简介:IPCC第h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WGI)报告的亮点结论,是过去7年全世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凝练出来的精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971年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热量的93%进入了海洋,海洋还吸收了大约30%人为排放的CO2,导致海表水pH值下降了0.1,等等。采用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模式,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2l世纪宋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往19862005年的基础上将升高0-3~4.8℃。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幅度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将18611880年以来的人为CO:累积排放控制在1000GtC,那么人类有超过66%的可能性把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征2℃以内(相对于1861-1880年)。

  • 标签: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IPCCAR5 WGI
  • 简介:1概况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交流、宣传和公众教育问题专家(ET/COPE)在中国南京召开专家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11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希腊、中国香港、肯尼亚、瑞士、新西兰和英国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毛恒青和吕明辉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象服务 专家组 委员会 WMO 会议简介 系统
  • 简介:1概况2016年4月19~21日,WM0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减灾用户界面专家咨询会议在瑞士日内瓦WMO总部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WMO成员国交流各国在《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下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的实践经验,讨论并修订WMO起草的“各机构参与多灾种早期预警的角色指南草案”。

  • 标签: 早期预警系统 专家咨询 用户界面 多灾种 WMO 会议总结
  • 简介:1会议概况第14届气候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09年3月23~25日在日内瓦召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随中国气象局王守荣副局长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是自2005年11月在北京召开届会和技术研讨会之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气候专业委员会工作在2010年15届换届会议之前的一次承上启下的会议。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工作组 气候 中国气象局 技术研讨会 会议概况
  • 简介:川北地区长兴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溶蚀孔洞比较发育并且非均质性很强,常规测井在该地区的测井评价具有局限性。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特别是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测井评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川北地区长兴储层裂缝、溶蚀孔洞的评价,总结出了电成像测井资料定性识别裂缝和孔洞的方法。对该地区3口井长兴储层进行了缝、洞定量计算及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和取心资料以及其他成像测井资料如DSI、CMR、MDT等对该3口井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试油结果进一步证实,电成像测井资料在该地区礁滩储层缝洞评价中的可靠性。

  • 标签: 电成像测井 裂缝 溶蚀孔洞 定性识别 定量计算 综合评价
  • 简介:1总体情况国际电信联盟通信部门(ITU—R)第7研究(SG7)4个工作(WP7A、7B、7C、7D)于2016年4月5—8日在日内瓦ITU总部召开了会议。这是2019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9)周期的第1次会议。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程朝晖、尹红刚出席了此次会议,并按照参会预案重点参加了WP7B和WP7C的会议。

  • 标签: 国际电信联盟 会议简介 通信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工作组
  • 简介: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的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第三段的第四亚段(S43)、第三亚段(S33)、第二亚段(S23)和沙河街的第一段(S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一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等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的,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的卤水,卤水在凹陷中的分层作用是盐岩形成的主要方式,卤水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系,其动力来源是岩浆活动.盐岩的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的温度、压力的变化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岩下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岩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气藏与盐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搞清盐岩的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河南 东濮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沉积旋回 盐岩
  • 简介:川西须家河超致密砂岩中发育多种储层类型,天然气产出能力各异。针对须家河超致密砂岩整体孔渗关系差,以孔隙度为基础、单定量孔渗关系模型评价精度低的特点,以微观孔隙结构与储集物性关系深入分析为基础,建立了以渗透率为基础,利用与多种储集类型相配置的孔渗多定量关系模型,分别确定了不同储集类型的不同下限,提高了超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水平。

  • 标签: 须家河组 超致密砂岩 储层评价 川西
  • 简介:1概况2012年4月16-18日,WM0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元数据应用工作(TT—ApMD)第1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工作组成员及WMO官员共14人参加会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王鹏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数据应用 工作组 委员会 系统 气象信息中心 日内瓦
  • 简介:本文建立了渝东地区石炭系典型剖面,并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了下石炭统河洲致密砂质云岩、云质砂岩在研究区的分布情况,探讨了其对区内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河洲的存在可能导致区内石炭系气藏充满度不足.

  • 标签: 下石炭 统河洲组 油气运移 渝东地区 气藏 泥质砂岩
  • 简介:Mauddud(阿尔必阶一赛诺曼阶)广泛分布于阿拉伯盆地,包括伊拉克北部。在卡塔尔北部滨海地区与伊拉克东北地区,该主要由含圆粒虫灰岩组成(原地盆缘的厚壳蛤类沉积建造),露头与井下资料显示,它们发生了广泛的白云石化作用,但白云石化在结构与程度上有很大不同。侏罗纪一白垩纪的深海相沉积可能是伊位克北部Mauddud中的烃源岩,而Mauddud本身、NahrUmr的页岩和晚侏罗世的岩层则可能是阿位伯湾盆地南部地区的烃源岩。从该盆地的不同油田报道,Mauddud的孔隙度为10%-35%,渗透率为10-110md,其孔隙度取决于白云石化、断裂与溶蚀的综合作用。Mauddud作为一个主要的油气产层有两个含油区:北部含油区包括伊拉克的AinZalah,BaiHassan与Jambur油田;南部含油区包括伊拉克南部的Ratawi油田、科威特的Raudhatain、Sabriya和Aahra油田;巴林的巴林油田;阿曼的Fahud和Natih油田。Mauddud在伊拉克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卡塔尔和沙特的滨海地区具有很高的油气潜力。

  • 标签: 盆地 油气潜力 地层特征 烃源岩 沉积建造 海相沉积
  • 简介:碎屑组分记录了当时沉积演化过程,对物源具有明显的指示性。根据须家河砂砾岩碎屑成分、砂岩骨架颗粒及重矿物组合等时空演变的对比分析,认为:①川西北地区须家河大体以须三段为界,可以划分出两个演化阶段,须一一须二段为相对远源沉积,物源性质为古陆物源,从须三段开始,川西北地区表现为近源快速沉积特征,以大量的砾岩分布及高岩屑含量为特征,表明从须三开始,该区沉积环境和物源发生了巨大变革,物源性质为造山带物源;②碳酸盐岩砾分布在川西北大部分地区,而石英岩砾及燧石砾则局限分布在九龙山以北地区,表明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物源以龙门山北段为主,是该区沉积贡献的主体,来自盆地北缘的物源有少量贡献,但不足以影响沉积格局。

  • 标签: 物源 碎屑组分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川西北 四川盆地
  • 简介:上三叠统须家河二段是四川盆地重点勘探层系之一。通过200余口井资料分析,对比了不同类型砂体储集性能后认为:优质储层岩石类型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主要发育绿泥石胶结,具有低电阻、低伽玛、高声波的"二低一高"电性特征;沉积相和成岩相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绿泥石胶结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结合测井和地震储层预测,明确了川中地区须二段优质储层为大面积叠置连片分布,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带。成果对川中地区须家河二段勘探整体部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须二段 优质储层
  • 简介:摘要本文以准东煤田西山勘查区内的西山窑层序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分析的方式,对本区域内的沉积体系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样品分析结果,研究了本区域内的煤相演化规律,总结了其受地层的控制关系。

  • 标签: 煤相 演化规律 层序地层
  • 简介:1概况2016年4月5—8日,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管理在德国奥芬巴赫德国气象局总部举行了第14次会议(CIMOMG-1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李柏作为CIMO管理组成员和CIMO管理地基遥感与新技术联合组长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管理 会议简介 中国气象局 观测方法 地基遥感 气象探测
  • 简介:黄骅坳陷王徐庄油田古近系沙河街一段下部厚40-50m,由碳酸盐岩与泥页岩互层组成,为湖泊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沉积.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包括亮晶颗粒石灰岩、泥晶颗粒石灰岩和泥晶石灰岩.颗粒主要为腹足类,也有鲕粒和内碎屑.根据沉积特征,混积台地可进一步划分为亮晶颗粒石灰岩滩、泥晶颗粒石灰岩滩和滩间等三种相.亮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高能持续动荡环境,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上,以亮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泥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间歇动荡环境,水深在正常浪基面附近,以泥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滩间为安静低能环境,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下,以泥晶石灰岩和页岩沉积为主.滩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同生断层的活动控制了台地的形成及滩的展布.亮晶颗粒滩是最好的储集相带,泥晶颗粒滩次之,滩间最差.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高产井并不是位于构造高部位的滩间,而是位于低部位的亮晶颗粒石灰岩滩.

  • 标签: 黄骅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油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