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在水温9.0-16.0℃下,将体质量0.5g±0.2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放养在放置了混凝土制的中空型(A类)、楼层型(B类)和井字型(C类)附着基的塑料水槽(45cm×31cm×30cm)中,投喂配合饲料,采用每周清洗一次附着基(A’组、B组’和C’组)和不清洗附着基(A组、B组和C组)的方法饲养80d,研究了3种形状附着基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清洗与附着基形状的交互作用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清洗的楼层型附着基组(B’组)特殊增长率最高,不清洗的楼层型(B组)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饲养的前60d,放置不同形状附着基的水槽水中亚硝酸、氨氮和COD等的含量低而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各组上述水化学指标急剧上升;定期清洗的水中均低于不清洗组。放置附着基而不清洗的水槽中的仿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YS)的活性分别比冲洗的水槽中高32.28%、9.17%和5.71%。A组仿刺参体腔液中SOD的活性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与C’差异极显著(P〈0.01)。文中从生态作用和空间面积比例等讨论了附着基结构与功能对仿刺参生长影响的机理。

  • 标签: 仿刺参 附着基 生长 成活率
  • 简介: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中草药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9kg左右的长×荣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试验1、2、3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添加含1%常粉、1%超微粉、0.3%中药醇-水提取物(相'-3原药1%)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结果显示:日增重试验1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2、3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料耗试验1、2、3各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饲料消耗14%、5.8%、5.2%。在提高饲料报酬.有效预防仔猪疾病和综合经济效益方面.中草药添加剂不同制剂以超微粉碎与提取物制剂效果较好.常规粉剂较差.

  • 标签: 仔猪 中草药 超微粉制剂 提取物制剂 常规粉剂 生产性能
  • 简介:选用30头杜洛克x太瑚和汉普夏x太瑚二元杂仔猪,平均44日龄断奶,体重(10.30±1.80)kg,研究了经腿部肌肉注射。0,0.25、0.5、1.0和2.0mgpGRF基因质粒对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内脏器官的影响。猪达100kg体重时结束试验,各处理组各选3头猪屠宰。0mg、1mg、2mg组3头屠宰猪进行胭体分割。试验结果表明,10~20kg阶段以0.5mg的效果最佳.日增重(ADG)和每千克增重耗料(F/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8.3%(P〈0.10)和减少12%(P〈0.05),0.5mg与1mg和2mg之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生产性能 内脏器官 胴体品质 F基因 仔猪 质粒
  • 简介:本试验设立硝化细菌、水生观赏植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对降低淡水水族箱中COD、NH4+-N、NO2--N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蓝毛足鲈等的相对生长率,对孔雀鱼、七彩神仙鱼增色有益.实验中还发现硝化细菌有明显预防细菌性肠炎病发生的作用.硝化细菌在淡水水族箱中固着种群稳定需要25~28天,在施用硝化细菌3~4周后水体COD、NH4+-N、NO2--N达到稳定水平.

  • 标签: 硝化细菌 淡水水族箱 水质 观赏鱼 细菌性肠炎病
  • 简介:通过用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的肉浆给小鼠进行灌胃,研究转基因鲤对哺乳动物精子致畸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注非转基因鲤鱼和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不同剂量实验组,对小鼠精子的畸形率没有显著的差异。证明食用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对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是安全的,初步为转基因鲤的食品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转基因 小鼠 精子 畸形率
  • 简介:拦河筑坝、兴建水利枢纽工程,有利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对库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水工建筑与生态矛盾的争论,国内国外早已有之,作为水产工作者,现就水利工程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宣讲“水利开发要适度,救鱼工

  • 标签: 水利枢纽工程 渔业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 地方经济
  • 简介:将贻贝棘尾虫衰老无性系(分裂200代以上)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经H型强场磁化杯磁化理的无机液中培养;另一组做为对照组,在不经磁处理的无机培养液中培养。在喂食、温度等其他条件一致的下培养三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消除·OH自由基、O2^-自由基能力、脂质过氧程度及脂褐素含量。结果表明,经磁处理的贻贝尾虫衰老无性系,其消除·OH自由基、O2^-自由基能力(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质过氧化程度(P<0.05)、脂褐素含量(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根据Harman(1956)的衰老自由基学说,本文从增强抗氧化能力的角度证实了磁处理水在保持细胞活力和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 标签: 磁处理水 贻贝棘尾虫 自由基 衰老无性系 抗氧化能力 细胞活力
  • 简介:选取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30头,研究添喂酪蛋白酶解物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85%(P〈0.01)、2.04%(P〉0.05)、7.89%(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仔猪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19%、22.5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酪蛋白酶解物 仔猪 生产性能 免疫
  • 简介:在14.0±0.3℃下,将体质量为100.00±2.15g的1+龄山女鳟(Oncorhynchusmasoumasou)饲养在循环水族箱(直径0.85m,高1m)中,每天按鱼体质量1.0%投喂对照(基础饲料,对照组)和含3种自组中药方剂(E1、E2和E3)水煎剂的饲料(给药剂量分别为53.4g·kg^-1·、18.6g·kg^-1和2.4g·kg^-1)30d。停食1d后测定脾、血浆、血细胞、肝4种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山女鳟体内MHC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脾〉血浆〉血细胞〉肝;IL-1β含量为:血浆〉肝〉脾〉血细胞。方剂E2对山女鳟体内四种组织中MHC含量有促进作用,且在脾内作用最强;而对山女鳟脾及血细胞中IL-1β含量起到略微促进作用,但抑制血浆中IL-1β含量。本实验表明:方剂E2是最适用于山女鳟的免疫调节制剂。

  • 标签: 中草药添加剂 山女鳟 MHC IL-1Β
  • 简介:以牙鲆实用饲料为基础试验料,分别按0、300、600、900、1200、1500mg/kg的剂量添加半胱胺,制备6组不同半胱胺含量的试验料,对牙鲆幼鱼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以饱食方式饲喂牙鲆,日投喂饲料3次,采用自然光照,持续充气。结果表明,饲料添加半胱胺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牙鲆的生长性能,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0~900mg/kg范围内牙鲆血清GH呈逐渐升高趋势,在1200~1500mg/kg范围内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牙鲆血清T3水平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500mg/kg组牙鲆血清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血清GLU变化趋势与GH类似(P〉0.05)。血清BUN水平和GOT活力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除300mg/kg组牙鲆血清GPT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分析认为牙鲆饲料中半胱胺的适宜剂量为600~900mg/kg。

  • 标签: 牙鲆 半胱胺 生长 激素 生化指标
  • 简介:本文研究了谷氨酸钠、牛磺酸、DMPT和复合型诱食剂对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生产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其中处理1为对照组,其余处理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牛磺酸、0.04%DMPT和复合型诱食剂(0.02%DMPT+0.1%谷氨酸钠+0.1%甜菜碱),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一重复6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4%DMPT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1%谷氨酸钠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球蛋白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1%牛磺酸组和添加复合型诱食剂组对生产性能未产生影响,添加1%牛磺酸组血清球蛋白显著降低(P〈0.05),添加复合型诱食剂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表明:0.04%DMPT对施氏鲟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1%谷氨酸钠对施氏鲟的生长和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诱食剂 施氏鲟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将初始体质量(0.42±0.05)g的杂交鲟(Acipenserschrenckii♀×A.baerii♂)仔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添加0(G1)、0.25%(G2)、0.5%(G3)、0.75%(G4)和1.0%(G5)L-丙氨酰-L-谷氨酰胺(L-AG)的5种等氮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500尾鱼,研究L-AG水平对杂交鲟体成分和十二指肠形态的影响。56d的养殖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5%和5.0%L-AG对全鱼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0.75%和1.0%L-AG显著提高了全鱼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0.25%~1.0%L-AG对全鱼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1.0%L-AG对肠道绒毛高度、微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外源补充0.75%~1.0%L-AG可显著提高杂交鲟仔鱼粗蛋白含量,但添加0.25%~1.0%L-AG对十二指肠形态不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杂交鲟 L-丙氨酰-L-谷氨酰胺 体成分 十二指肠形态
  • 简介:本试验探讨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60头生长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每组5头猪。研究表明:第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下降.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组的料重比高于其它3组,并且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的适宜添加量为5%~10%.

  • 标签: 脂肪酸组成 生长性能 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 生长育肥猪
  • 简介: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长期暴露的方法,研究锶(Sr2+)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稚鱼生长、存活率和肌肉Ca2+-ATP酶及N+/K+-ATP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15±0.2)℃下,将体质量(0.389±0.021)g的大麻哈鱼饲养在可控温玻璃水槽(100cmX50cmX40cm)中。水槽中添加SrCl2·6H2O,使Sr2+浓度达10、20、30和40mg·L^-1,以不添加锶的水槽为对照组。30d饲养表明,各实验组大麻哈鱼稚鱼均能生长,但高质量浓度的锶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大麻哈鱼稚鱼的生长和存活率,显著影响了稚鱼肌肉中Ca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锶(sr2+)质量浓度为10mg·L^-1时,各项生长指标和存活率最高;随着锶(Sr2+)质量浓度的升高,Ca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下降。结果提示,大麻哈鱼稚鱼长期暴露的锶安全质量浓度在10mg·L^-1之内。

  • 标签: Sr2+ 大麻哈鱼稚鱼 生长指标 CA2+-ATP酶 Na+ K+-ATP酶
  • 简介:在水温24~29℃下,将675尾规格整齐、健康、体质量为(35.59士0.4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放养于水泥池中的网箱(100cm×50cm×100cm)内,投喂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油作为脂肪源配制的3个蛋白水平(24%、28%、32%),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4%、6%、8%),共计9种饲料。饲料蛋能比(P/E)在15.81-22.46mg·kJ-1之间。92d的饲养表明:D4组(蛋白质含量为28.02%,脂肪为4.30%)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草鱼全肠中蛋白酶的活力逐渐升高,之后又降低,以D4组饲料的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D1、D8和D9(P〈0.05)。本实验表明,该生长阶段的草鱼所需最适蛋白水平为28.02%,能量为14307kJ.kg-1,P/E约为19.58mg·kJ-1。

  • 标签: 草鱼 蛋白质 能量 生长性能 消化酶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近年来,常有许多关于特种转基因鱼实验的报道(Zhu等,1985等)。由这些实验结果来看,转基因的整合频率略低于75%。但是,由于存在染色体外DNA,常使基因整合率的估计变得复杂而困难。

  • 标签: 虹鳟 外源DNA 卵子 转基因鱼 特种 基因整合
  • 简介:在饲料中添加几种自拟中草药复方药剂,研究其对平均体重0.08—0.10kg的1+龄哲罗鱼(Huchotaimen)增重率、死亡率以及血液组织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组30尾,饲养在室内水族箱(0.90m×0.50m×0.45m)中,每天按照鱼体重的2.O%投喂饲料,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每组设平行组。实验结束后,对各组的增重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并对鱼体进行采样,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复方五对鱼体的增重效果显著;所有复方实验组鱼皆没有死亡;生化指标方面,复方二明显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的含量;复方一能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复方二组、复方三组尿素氮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余几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中草药方剂对哲罗鲑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改变与药物种类和剂量密切相关。

  • 标签: 中草药 哲罗鲑 增重率 死亡率 生化指标
  • 简介:以草鱼、鳙和尼罗非鲫互为供体和受体,研究其特异性代谢物对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草鱼“代谢水”中,草鱼耗氧率显著下降(P<0.001),鳙和尼罗非鲫耗氧率均显著上升(P<0.001);②鳙“代谢水”中,鳙耗氧率显著下降(P<0.001),草鱼耗氧率无显著变动(P>0.05);③在尼罗非鲫“代谢水”中,3种鱼的耗氧率均无显著变动(P>0.05)。实验揭示了鱼类特异性代谢物对代谢影响的存在,且这种影响因种而异。

  • 标签: 特异性谢物 草鱼 尼罗非鲫 耗氧率
  • 简介:本文报道了松浦试验场(哈尔滨地区1996-1997年越冬期冰下浮游生物、溶解氧、pH值的相互关系及对越冬鱼类的影响。4个试验池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26.832mg/L,优势种类为小环藻、甲藻、隐藻、直链藻等;最稳定的优势种是小环藻,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9mg/L。轮虫类是影响浮游动物变化的主要因子。探讨了鱼类越冬成活率与浮游生物、溶解氧、pH值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影响鱼类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子。

  • 标签: 越冬池 浮游植物 溶解物 PH值 相互关系 越冬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