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以枣文化为主题的郎枣园,在设计规划上以现代园林为形式,以介绍枣知识,开发枣产品,发掘枣功用,树立、推广枣文化为目的。着眼于枣树的优异品质及枣树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将该园的设计沿着"回归"的思路展开。在景点设计上处处映衬对华夏文化的观照和反思。该园的建成必将取得经济、文化、生态、景观等综合效益的丰收。

  • 标签: 文化 生态 景观规划
  • 简介: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氮、无机盐对紫芝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菌丝密度、菌丝生长速度的对比,筛选出适宜紫芝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紫芝菌丝生长最佳碳、氮、无机盐培养基组合为酵母粉、氯化钾。

  • 标签: 紫芝 固体培养 营养分子 筛选
  • 简介:研究分析了尖叶胡枝子不同时期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分枝期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较高,分别为18.56%和7.25%,而现蕾期和开花期的较低;粗脂肪含量以现蕾期最高,为1.84%,分枝期最小为1.28%;植株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在不同时期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标签: 尖叶胡枝子 物候期 营养成分
  • 简介:对山杜英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树体营养特性研究表明:山杜英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以杆材为最高,因此山杜英适合作为用材林树种培育;施用N、P、K、Ca、Mg肥是培育山杜英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技术措施,同时配施适量的Mn、Zn、Fe等微肥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必要的;重视保留山杜英林分的林下枯枝落叶,对培肥地力具有现实意义:山杜英对养分的利用率较高,这可能是山杜英适应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的原因。

  • 标签: 山杜英 人工林 生物生产力 树体营养
  • 简介:1999年12月2日,市政府笔架山现场会议后,市林业局立即行动,通过调查规划,采取了高、中、低"结合,乔、灌、藤、草"并举,大穴客土加施肥,良种壮苗加抚育等一系列措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进行了多次重复造林,共造林35万株,种草60667平方米,植藤3000株,经2000年10月25验收,造林成活率

  • 标签: 笔架山 良种壮苗 因地制宜 造林成活率 规划 迹地
  • 简介:当前,旧城区改造,尤其是主要街道两侧房屋改造过程中,经常遇到新旧建筑物邻建问题,目前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建筑物面积,往往建筑物邻建距离很近,为了既保证旧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又尽量减少新旧建筑物的距离,这种新旧建筑物的相邻关系,在多层建筑物中多采用悬挑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物中特别是

  • 标签: 相邻建筑物 结构方案 档土桩 旧建筑物 工程桩 特殊情况
  • 简介:研究了赤水河下游紫色不同形态钾含量与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紫色不同形态钾含量在毛竹林不同类型及土层间差异不显著,随土层厚度增加,全钾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全钾含量与土壤主要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速效钾含量与A(B)层土壤密度及孔隙度相关性显著,不同形态钾含量与不同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相关性显著。2)毛竹林乔木层植物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值随毛竹重要值降低而增加,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变化的趋势性各异。不同层内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不同层间植物Margalef指数、乔木和灌木层植物Simpson指数相关性显著。3)不同土层土壤全钾含量与乔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速效钾含量与地形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含量与毛竹林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显著的直线和二次多项式指标对数量分别为50.00%、50.00%,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相应值为13.89%、44.44%,表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系存在无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3种类型,印证了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

  • 标签: 毛竹林 紫色土 土壤全钾含量 土壤速效钾含量 植物多样性指数
  • 简介:分析了不同营养元素对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变化的影响,为园林植物养护中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外源营养元素 园林植物 色素 光合作用
  • 简介:矢量竞争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价存在相同资源竞争的两种植物种之间的生长和营养交互作用的图形分析方法.它基于矢量分析和线性分析,将代表生物量和营养吸收值的参数相对于无种间竞争的对照在一个两维的坐标系内表达为矢量并进行定位比较.应用该方法对北京西山地区的44年生人工混交林中油松和侧柏树种间生长和营养(N,P和K)吸收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虽然混交有利于侧柏生物量的相对增加,但伴随有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相对亏缺.相反,混交对油松生物量和高、径生长的抑制作用却伴随有营养元素吸收相对过剩.以上结果表明矢量竞争分析可用于正确地揭示混交林树种之间营养交互作用

  • 标签: 矢量竞争分析 营养交互作用 混交林
  • 简介:1998年7月,利用非称重式蒸渗池种植单一种源的一年生黄檀种苗,研究在印度沙漠地区培养黄檀种苗的合理灌水技术参数。当各处理(W1、W2、W3、W4)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降低到7.56%、5.79%、4.44%和3.23%时,通过灌溉使苗木生长保持在一定的土壤的水分状况,如36.2mm(W1)、26.5mm(W2)、20.2mm(W3)和18.1mm(W4)。结果表明,在36.2mm(W1)水平时,种苗的株高、冠径、叶数和叶面积达到最大值(p〈0.01)。在W1和W2处理中,虽然上述参数没有明显差异,但在W2处理中,种苗的每升水分利用率的生物量最大。在W3、W4和W5灌溉水平下,不利于提高种苗的株高、生物量和营养积累。在W2水平以下(5.79%),土壤水分有效率能提高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但在W3和W4处理中,叶干生物量百分比下降,同时在W5处理中,茎干生物量百分比下降。在W5处理中,土壤水势达到-196Mpa,种苗才可以成活。在W3和W4处理中,土壤水分有效率的限额影响黄檀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在W2处理中,土壤水分有效利用率最高,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达到最高值。因此,在壤砂土条件下,通过灌溉维持幼苗土壤水分含量在5.79%以上时,可获得较好的黄檀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产量。

  • 标签: 干旱地区 灌溉水平 苗木存活率 土壤水分含量 树木生长
  • 简介: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再生水成为景观环境用水重要的补水水源,但是近年来再生水中氮、磷等营养盐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备受关注。本文以陶然亭公园湖水为例,分析了近四年来湖水的总氮、总磷等营养盐指标的变化趋势,并用N/P值作为分析陶然亭湖水蓝藻爆发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陶然亭总氮、总磷在春季含量较高,尤其是总氮浓度超出了Ⅴ类水的标准,从N/P值来看,总氮浓度超出了总磷浓度16倍以上,表明该湖属于磷营养限制性湖泊,磷是陶然亭湖水蓝藻爆发的主导因子,控制着藻类的增殖。

  • 标签: 再生水 总氮 总磷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