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丹东地区突发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性质、致病因素、中毒类型、波及人群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对2005年7月12日至8月24日期间丹东市内及三县(市)8家较大医院报告收治毒蘑菇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毒患者105人,死亡11人;中毒者均有野生蘑菇进食史;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78岁,青壮年居多。主要临床类型为胃肠炎型和肝肾损害型两种,未见其他临床类型的病例。临床症状符合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蘑菇中毒特点,形态学、毒理学鉴定中毒蘑菇为白毒伞、鳞柄白毒伞中毒场所主要在家庭。结论此次毒蘑菇中毒事件是散发性的较大食物中毒事件,致病因素是误食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所致,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

  • 标签: 毒蘑菇中毒 白毒伞 鳞柄白毒伞
  • 简介:传统的病人在手术后,多遵从医嘱回家修养,尤其是老年病患,但实际上,回家疗养大部分属于“低品质生活”,因此,在康复领域的创业者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康复注重的不是治疗,而是功能,“恢复患者的功能”是康复的首要目的。

  • 标签: 康复医疗 发达地区 康复领域 手术后 创业者
  • 简介:本文介绍南京地区医院药事管理的现状,针对目前医院药事管理中存在的机构建设、药学服务相对薄弱等突出问题,建议应尽快制定科学的药事管理考核标准,加强对药学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加大对中医医院及基层医院的投入,加强临床药师制建设,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

  • 标签: 药事管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方法:以2020年-2022年期间某地区范围内医院收治的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源性疾病患者,采集、分析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对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采集,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诺如病毒感染比例也较为均衡,全部为G2型诺如病毒。且患者之中26-35这一年龄段患者数量最多,但该年龄段诺度病毒感染率更高,0-5年龄段感染诺如病毒的比例最高,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对某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诺如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患者健康威胁较重,因而临床之中应加强病毒检测,保障患者机体健康。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诺如病毒 感染状况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出血(HFRS)发热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2例HFRS发热期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2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5.5%,病死率为4.5%;对照组分别为85.0%、15.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HFRS发热期患者的病情观察,采取精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发热期 临床观察 护理
  • 作者: 夏伟罗才历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夏伟罗才历【摘要】目的:分析热毒宁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小儿病毒腹泻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纳入联合组与参照组(n=38)。为入选患儿应用热毒宁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参照组患儿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相对较慢,与联合组患者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组患儿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1.58%,联合组患儿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37%,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患儿的整体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银黄退热洗剂对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证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于 2019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的小儿外感发热风证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银黄退热洗剂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在就诊时的体温以及用药后 30min、 2h、 4h的体温,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在入院时两组患儿体温比较无差异( P> 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银黄退热洗剂对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证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地使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银黄退热洗剂 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热证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治疗中小儿肺咳喘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小儿肺咳喘口服液,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小儿肺咳喘口服液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肺炎 肺功能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 简介:注射液的原检查,是保证药品安全使用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而原的主要致成分是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它具有脂多糖的化学结构,有多种生物活性。污染了内毒素的药液注入人体,可引起发热、休克甚至死亡等原反应。实验证明,供试品中没有内毒素就不会发生热原反应。因此,控制供试品的内毒素限量,就能有效地防止原反应的发生。目前,检查药品内毒素限量的方法主要是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即鲎试剂试管凝胶法,简称鲎法。它快速、准确、方便、经济。

  • 标签: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热原反应 供试品 甘露醇注射液 休克 限量
  • 简介:肾综合症出血(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的5期经过,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天,迟者8-9天,是病情危重的征象之一。少数顽固性休克患者,由于长期组织灌注不良出现紫绀,并促进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1月2006年1月收治HFRS117例,其中发热期80例,低血压休克期97例,临床诊断符合2001年第六次全国HFRS学术会议标准,并经血清抗HFV1gm检查确诊。

  • 标签: 肾综合症出血热 低血压休克期 临床观察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自然疫源性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毒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014年间收集的34例毒宁注射液所致ADR患者,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给药途径、溶媒、原发疾病、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部位和转归等情况。结果:34例毒宁注射液所致ADR患者均为10岁以内儿童,1~8岁者占88.24%;联合用药后发生ADR者为24例(70.59%);原发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性皮疹、过敏反应等皮肤及附件表现,发生不良反应在30min内为26例(76.47%),停药后2h内均可恢复;无严重ADR发生。结论:临床使用毒宁注射液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媒,尽量避免联合用药,联用药物应用皮条冲洗,同时密切观察用药的全过程,尤其是观察用药30min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意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热毒宁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抗病毒新药17997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和抑制病毒复制时细胞热效应的变化。方法利用微量量的方法。结果代谢曲线表明,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浓度下,17997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且能明显地降低病毒复制时的细胞代谢。结论17997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对宿主细胞的代谢没有影响。

  • 标签: 抗病毒新药17997 抗病毒效应 细胞 微量量热法 单纯疱疹病毒I型
  • 简介:[摘要]复方芩兰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均有治疗外感风之功效,通过对两种口服液药物方剂组成、药材成分、药性及药理作用等对比分析探索,综合评价两种口服液药物在临床方面的药效表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奄包治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中药熏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吴茱萸+粗盐+红花奄包熨双下肢。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均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粗盐+红花奄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和中药熏洗治疗。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改善,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负担,节省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