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CT表现。方法5例临床确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共8次胸部CT扫描(复查3例)资料。结果5例中均为双肺多叶、多段实变灶,无明显肺叶、肺段或特定体位分布趋势;大片肺实变表现为双侧沿支气管树分布肺段实变;内有明显空气支气管征;相邻肺段实变融合或在叶间裂处相邻肺叶实变扩展,于影像接触部位融合,形成更大片实变影;肺内小病灶均为双肺多发,呈类圆形或棉团状,沿肺纹理分布最多见;大片肺实变可呈均匀致密实变、磨玻璃样变、蜂窝状实变,小病灶与大片实变灶一致,磨玻璃样变可出现在初诊和吸收期病例;反应性胸膜增厚及胸膜积液常见;无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CT改变提示:甲型H1N1重症病例并肺炎在病程发展阶段,病变有经支气管肺泡系播散特点。

  • 标签: 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麻醉途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用2%利多卡因,分别经鼻腔和咽喉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经不同途径麻醉后,在有效麻醉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程度及各时点(麻醉后检查前(T0)、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T1)检察时(T2)及检查后0.5h(T3)HR、MAP、SpO2比对。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在有效麻醉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达82.5%,显著优于对照组(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不良反应率达19%,对照组为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实验组各时点各项生命体征均比B组平稳,两组在T1时点HR及MA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时点MAP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鼻腔喷射麻醉优于咽喉部喷雾麻醉。

  • 标签: 麻醉 途径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肺结核和糖尿病均属常见病、多发病.两病并发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对肺结核疫情控制产生一定影响.从临床观察看,两病并存,相互不良影响,造成肺结核病史长,疗效差,耐药率高.我所1998~2000年应用转移因子佐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0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合并症 辅助治疗 糖尿病 涂阳肺结核 转移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检测意义。方法测定发生呼吸困难COPD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5)。结论NT—proBNP检测可用于两类呼吸困难重要鉴别指标。

  • 标签: 肺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指标 P检测 NT-PROBNP 临床意义 COPD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发现结核性腹膜炎。方法回顾分析10例早期结核性腹膜炎发现过程。结果有活动性肺结核或胸膜炎者随着肺部病变治疗,会相应治愈,若无肺结核者,通过本文总结能引起重视,使预后大为改观。

  • 标签: 结核性腹膜炎 早期诊断 活动性肺结核 肺部病变 胸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诊断价值。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130例肺癌患者,7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D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titin,free—PSA,PSA,β—HCG及HCG)水平。结果肺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66.15%VS32.05%,x^2=22.78,P〈0.01);肺癌组中CEA阳性率最高为47.7%。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蛋白芯片
  • 简介:自发性气胸是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尤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肺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严重缺氧和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COPD老年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收治38例患者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COPD患者 自发性气胸 常见并发症 老年患者 护理 心肺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方法对68例老年哮喘患者给予吸入舒利迭和异丙托溴铵喷雾剂,疗程为1个月。比较50例健康体检者及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FeNO、肺功能变化,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治疗前FeNO、Eos、N水平明显升高,各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PEF、FEV1、Eos、N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FeNO、Eos、N水平均明显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治疗前,哮喘组患者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但治疗后,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结论FeNO水平在哮喘患者中明显升高,结合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哮喘诊断及治疗水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老年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细胞因子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有效肿瘤杀伤因子,而且是机体炎症与免疫应答反应重要调节因子.本研究以一般正常成人为对照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对2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浓度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肺结核 诊断 血清学检验
  • 简介:目的比较X线平片及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影像学征象显示情况。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观察周围型肺癌X线平片及螺旋CT图像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周围型肺癌征象显示情况。结果1.共40处病灶,左肺22例,右肺18例,均为单发。直接征象包括肿块、磨玻璃征、空洞。间接征象包括胸膜凹陷、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棘状突起、支气管气象征、空泡征及胸腔积液。2.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空洞、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显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对周围型肺癌各种征象显示中显著优于X线平片。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X线平片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奇霉素对稳定期COPD疗效。方法按随机单盲原则将90例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25mg/日,疗程一年。比较两组FEV1,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病情首次加重中位间隔时间、加重发作频率(人/年)和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EV1,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首次加重间隔时间是(260.5±21.3)天,对照组为(176.2±15.8)天,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安全有效,可以保护COPD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延缓气道重塑,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阿奇霉素 COPD
  • 简介:目的对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对动态扫描增强后CT值改变情况、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与病理学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恶性结节增强扫描后其CT值增高明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选择增强扫描后CT值改变≥20HU诊断为恶性结节,〈20HU诊断为良性结节,对CT增强扫描和病理学诊断在孤立性结节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4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结节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以协助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 动态扫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治疗80例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咳嗽平均缓解时间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咳嗽平均缓解时间7.6±2.1d;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5%,咳嗽平均缓解时间9.7±1.8d,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也叫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起效较快,疗效显著。

  • 标签: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 简介: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在HBVDNA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抗结核治疗及中药保肝后,肝功能再次异常30例,且HBVDNA阳性30例,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并中药保肝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恢复抗结核治疗,完成疗程。结论HBVM且HBVDNA阳性,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保护并恢复正常肝功能。

  • 标签: 肺结核 HBVDNA 肝功能 抗病毒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既往体健,否认吸烟史及慢性病史。2009年3月起出现胸闷,平地快步行走20米感气促,半年内体重下降5kg左右,在多家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检查心电图,胸部CT,心脏超声,头颅CT,均未见异常,但患者感症状进行性加重,稍活动即感胸闷气促,2010年2月26日做肺功能,

  • 标签: 活动后气促 神经元病变 胸闷 运动 2009年 进行性加重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治疗创伤性肺不张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创伤性肺不张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纤支镜吸痰及灌洗术,每日1~2次,并观察肺不张改善情况.结果完全治愈37例,占97.4%,其中灌洗1次者26例,2次者9例,3次者2例,灌洗后1d内肺复张者23例,2d内肺复张者11例,3d内复肺复张者3例.1例患者因肺复张不全继发重症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本组所有病例在灌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灌洗治疗肺不张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纤支镜 肺不张 灌洗 治疗
  • 简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微波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及晚期中央型肺癌是近年来呼吸科新一项治疗方法,具有局部治疗,疗效高,定位准确,是一种有效、安全腔内微创治疗方法,迅速缓解支气管结核或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解除阻塞,可明显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但因疗程较长,支气管结核需连续4至8周,晚期中央型肺癌需连续2~6周,每周1次纤支镜下微波加局部注药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决定了能否坚持完成全疗程,成为治疗成功关键。我们对80例管腔内疾病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局部注药治疗 治疗依从性 护理干预 纤支镜 微波 晚期中央型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佐治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影响.方法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治疗后分析效果,治疗前后测定患者FeNO和SC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FeNO和SCF均有明显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硫酸镁佐治重症哮喘可以减少FeNO和SCF,从而改善病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硫酸镁 呼出气一氧化氮 血清干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