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支架后再狭窄(ISR)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炎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促进内膜增生、血栓形成和血管重构而发生再狭窄.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启动和发展,但是,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是否ISR有相关关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观点.本文就炎症反应及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ISR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再狭窄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术后
  • 简介:<正>采用放射免疫法(RIAs)检测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55例,脑梗死(CI)7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结果:MID急性发作组(8.92±1.69)mIU/L和稳定期组(8.14±2.01)mIU/L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6.59±1.46)mIU/L(P均<0.01),而脑脊液(CSF)胰岛素含量、CSF/血浆胰岛素比值显著低

  • 标签: 梗死性 胰岛素含量 智能水平 稳定期 急性发作 有显著性差异
  • 简介:<正>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1组给单纯降糖治疗;2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血脂治疗;3组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加用脂肪肝相关治疗(易善力2片,丹参3片,熊去胆酸片100mg,均每天3次)。结果:1组84%的患者血糖、肝酶恢复正常;32%的患者B超或CT恢复正常或好转。2组98%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10%患者B超或CT恢复正常或好转;肝酶无变化。3组88%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96%的患者肝酶恢复正常;52%的患者B超或CT恢复正常或好

  • 标签: 降糖治疗 易善力 降血脂治疗
  • 简介:目的: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内科常见病,占各种心脏病住院第三位,诊断并不困难,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基层医院通过心电图检查早期发现肺心病,为临床提供更简便的客观依据,对病人的预防、治疗、预后判断至关重要,临床上将尽可能采取措施干预和延缓病情发展。方法:现总结经中美互利公司ACUSONAspenImagegat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明确的108例肺心病人,用SHANGHAIKOHDENMedicalElectronicInstrumentCorporation-6511型单导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了解其图形改变。结果:108例病人心电图检查结果按照1977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统计,在七条主要条件和两条次要条件中,具备:5项以上:9例,占2.4%;4项:17例,占18.3%;3项:21例,占26.7%:2项:22例,占26.8%:1项:39例,占36.2%。

  • 标签: 肺心病 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心电图检查 肺源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正>回顾分析11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胸前导联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均证实右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肌酸激酶水平、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胸前导联 心电图改变 对比分析 右冠状动脉 心功能不全
  • 简介:1前言心血管外科同时涉及了人体两个最重要的脏器--心脏和大脑.对于患者而言,任何一个脏器出现问题都是灾难性的.脑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升高、住院周期延长和巨额的住院费用[1].1954年,Gibbon[2]发表了第一篇成功应用体外循环(CPB)完成心脏手术的报道.同年,Fox和他的同事[3]就报道了心脏外科手术后一系列神经和心理功能异常现象.类似的报道紧随其后不断发表.到1960年后,心脏外科手术和脑损伤的高风险关系已经确立,但是各个单位的发生率差别很大.90年代后,心脏外科医生逐渐意识到:虽然心脏外科的总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在不断下降,但是术后脑损伤依然很突出!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BorisYeltsin)进行了冠脉搭桥手术,激起了当时世界各地对搭桥手术的广泛关注.但是1998年4月的"USAToday"杂志报道了叶利钦术后恢复的情况,特别是描述了他出现工作时间减少、注意力降低和记忆力减退现象,这引起了心脏外科界对术后脑损伤的进一步关注.

  • 标签: 后脑损伤 心脏血管 神经系统并发症 心脏外科手术后 机理 心血管外科
  • 简介:<正>310例患者分试验组142例,对照组168例。两组均给阿米替林12.5mg,每晚8时服,每隔天增加12.5mg,最大量为100mg。试验组同时加服心得安10~30mg,每日30mg。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试验组第3、6、9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8.73%、81.69%。75.35%;对照组分别为83.33%、78.57%、70.23%(P<0.01)。不良反应较轻微,特别是提高了远期的

  • 标签: 阿米替林 心得安 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当肾脏受累并出现临床表现时,称为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SLE的全过程中约50%~80%合并LN,LN对SLE预后影响甚大,肾功能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其发病遗传因素相关。在LN遗传因素相关的研究中,又以LN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Ⅱ类基因相关性研究最多。现就HLA-Ⅱ类基因LN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HLA-Ⅱ类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 狼疮性肾炎 ERYTHEMATOSUS 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慢性进行性疾病。氧化LDL脂质衍生物激活NF-κB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认识NF-κB的组成及活化、氧化LDL脂质衍生物激活NF-κB、激活的NF-κB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必然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有深层次的理解。目前的研究已经从氧化LDL整体NF-κB的关系进入其脂质衍生物激活或抑制NF-κB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这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 标签: 氧化LDL 脂质衍生物 NF-ΚB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正>用微量14碳-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患者组80例,正常对照组30例,HP阳性率分别为62.5%和56.7%,P>0.05。患者组按Child-Pugh分级,C级组阳性率75%(15/20)大于B级组59.4%(32/19)和A级组53.6%(15/28),P<0.05。建议对肝硬化合并高氨血症或肝性脑病者,若

  • 标签: 乙型肝炎 CHILD-PUGH分级 尿素呼气试验 肝性脑病 血症 食物蛋白质
  • 简介:<正>三十年代末,上海防痨协会印制发行的"防痨章",即本文所介绍的"双红十字封印纸"。封印纸(Seai),上绘商标图案或图画形似邮票的方片,在寄信或发文时可用以封口,但不含邮资.封印纸在各国使用已有悠久历史。然而,将封印纸用于防疥宣传及募集防痊基金

  • 标签: 红十字会 封印 结核病 日本 基金 募集
  • 简介:目的比较心律平和异搏定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中选择作为PSVT治疗的首选药物。方法收集近年来应有心律平和异搏定治疗的PSVT病例共120例,总结其转复率、转律时间、转率剂数及血压、心律、心率、等变化情况。结果二者对PSVT的转复率、转律时间等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则以异搏定为多且严重。结论当未能行电生理分型时,PSVT应首选心律平,不宜首选异搏定。

  • 标签: 心律平 异搏定 药物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 简介: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性激素高血压、冠心病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雄激素及其受体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

  • 标签: 老年 男性 雄激素 单核细胞 雄激素受体 高血压
  • 简介:<正>对60例未能取得良好的血糖控制(HbAic>7.1%)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A组20例用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口服;B组20例用诺和龙片1.0mg每日3次口服;C组20例同时用上两种药物,疗程3个月。结果:A、B、C三组血糖控制良好分别6、7和14例,控制一般为10、10和5例,控制不良为4、3

  • 标签: 诺和龙 双胍 二甲 降糖效果 双肌
  • 简介:脂联素是脂肪细胞特异性细胞因子,其血浆水平胰岛素抵抗、肥胖症、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病有关。血浆脂联素在血管损伤的早期和晚期均具有终止炎症反应,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此外,脂联素还可通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纠正高胰岛素和高糖血症所致的高血压;通过调节代谢降低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

  • 标签: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贫困地区结核病患者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了解医患互动交流是否存在不足,以及这些不足如何影响患者获得有关结核病的知识,如何影响结核病患者的行为。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国主要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的课程表当中是否包括有关医患互动和人际交流的课程;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实地调查贫困地区结核病虱医务人员的互动交流情况,研究地点选择在结核病患病率较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喀什地区。

  • 标签: 贫困地区 诊疗过程 医务人员 患者 互动 结核病
  • 简介:目前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anwy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是免疫因子和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CD40-CD40L系统是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枢纽,巳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derosis,AS)斑块内的各种细胞,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着ACS的各个过程,并且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阻断此系统的作用可能为防治ACS提供新思路。

  • 标签: CD40-CD40L 急性冠脉综合征 syndrome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免疫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