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康复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时间均为4周。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障碍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2.6%);治疗后2组卒中量表计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生活活动能力计分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量表计分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中医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服务,探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综合治疗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服务,可改善其不良心理,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临床护理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于围术期内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70名观察对象,观察对象为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观察组,n=35),常规护理(对照组,n=35),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积极作用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5.82±15.85)min,术中出血量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围术期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5.13%,对照组为23.08%,P<0.05;术后12h、24h、48h、72h的VAS疼痛度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运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率,并缓解术后疼痛感。

  • 标签: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围术期 预见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严格筛选入组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用Excel软件随机分组功能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联合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后观察组患者腹胀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蠕动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具有极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腹腔镜 中医护理干预 术后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家属参与的鼓励式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的84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家属参与的鼓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患者负性绪、应激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家属参与 鼓励式护理 甲状腺癌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管量、恢复期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及生活质量(QOL)。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68±0.84)天vs(7.93±1.74)天,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5%vs13.95%,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分别为(4.23±0.78)天vs(5.66±0.87)天,QOL评分分别为(83.32±1.28)vs(70.93±1.74),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安全可行,并可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甲状腺癌手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胃肿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干预护理的围手术期作用及效果。方法:对78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胃肿瘤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9常规护理)、观察组(n=39肠内营养干预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营养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胃肿瘤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胃肿瘤 肠内营养干预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肝胆外科微创手术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微创手术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健康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 标签: 肝胆外科患者 微创手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在围术期指标中,实验组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中,实验组满意度97.50%,对照组满意度7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干预模式作用于普外科腹腔镜围术期的效果。方法:实验期间,共计筛选出180例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讨,在筛选过程中,锁定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地点为我院普外科,且要求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相关要求条件选出相匹配的实验人选后,还要进行积极的分组探讨,分组后各组在治疗方式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组间比较临床指标水平、住院开销、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满意度、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表现情况。结果:首先调查统计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相关恢复指标的实际情况,如需要统计各小组在术后的首次进食、离床等时间指标,根据统计结果加以分析可知,研究组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从住院花费的角度加以汇总计算,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花费低于对照组(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满意度等角度加以分析可知,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情况,主要从焦虑情绪的角度入手加以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就诊于普外科以及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来说,在围手术期间采取ERAS干预模式能够帮助病人在术后更顺利地达成康复目标,也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频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水平,对改善不良情绪也有不错的帮助作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焦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n=10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50人,前者采取康复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三个指标,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用康复护理,病人的住院时间更短,病情恢复更为迅速。

  • 标签: 康复护理 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化疗周期中睡眠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黑色素瘤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PSQ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研究组患者的Piper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中晚期 黑色素瘤 化疗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课题论述中,探析综合护理干预策略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录的72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6例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6例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在制定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共计30例,分组方式均为一比一均分,研究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术期干预,将样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指标改善情况进步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研究组VAS评分、住院天数、自动排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优,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应用的临床可行性更高,对促进样本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关键的作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风险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术期中采用风险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风险管理 细节护理 心血管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目标式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围术期患者中,选取 80例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目标式护理模式、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各为40例,将两组的肢体制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相互比较,评价分析两组护理方法的优劣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肢体制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分别为7.50%及30.00%。差异明显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之后,其满意度高达97.5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经统计学检验证实,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围术期中,目标式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不容怠慢,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制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得到有效控制,将不良反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 目标式护理模式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评价。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5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28例。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