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现代医学疗法,治疗组加用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中药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康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康复脑梗塞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的10月~2017年的2月所诊治的89例急性脑血栓梗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康复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且上下肢FMA量表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梗患者施术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治疗及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机体功能有效改善。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脑血栓脑梗 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功能损害危重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其在功能损害中的监测价值。方法择取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近期内收治的38例患儿,对其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以大脑中动脉为靶血管,按照Glasgow评分对患儿进行分组,其中A组19例为功能正常的患儿、B组19例为功能损害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各项数据,并以Glasgow评分再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各参数差异。结果A、B组患儿在经颅多普勒超声各参数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损害患儿根据Glasgow评分分为轻中度组及重度组,组间比较,搏动指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损害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其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可清楚的反应患儿血流变化情况,这对评估患儿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功能损害 多普勒超声监测 危重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苷肌肽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以确保患者疾病得到早日康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方案实施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苷肌肽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有效,该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治疗脑梗死,采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的方法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以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苷肌肽 辅助治疗 脑梗死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方位护理在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时不同的方案分为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8例)与予以全方位护理的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应用于梗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脑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慢性病防控人员对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参与慢性疾病防控的人员进行统计,通过调查表方式对65例防控人员慢性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防控人员的健康知识认知人数为48人,知晓率为73.85%;高血压知识认知人数为58人,认知率为89.23%;糖尿病知识认知人数为49人,认知率为75.38%。不同的机构、专业、学历、职称和工作时间之间对健康知识、糖尿病和高血压知识认知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员对慢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可通过开设专业训练和各部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改善该现象,从而增强基层慢性疾病的预防效果。

  • 标签: 基层慢性病 防控人员 知识 知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阻肺稳定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阻肺稳定期患者中选取9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49)应用茶碱缓释片治疗,研究组(n=49)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FEV1、FVC、hs-CRP之间无统计学比较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治疗阻肺稳定期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发挥抗炎作用,值得借鉴。

  • 标签: 噻托溴铵吸入治疗 茶碱缓释片 慢阻肺 稳定期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治疗老年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医的老年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恢复较对照组快,肺功能及呼吸困难评分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对于治疗老年COPD患者有明显效果,较单用头孢治疗疗效更显著,患者的生理功能恢复速度较快,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治疗中有优越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头孢 老年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对阻肺实施治疗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阻肺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双盲法作用下随机分为各44例的参照组与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参照组实施护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对观察组实施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FEV1预计值、PaCO2以及PaO2指标值均远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两组间各指标值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阻肺,可获取更为优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盐酸氨溴索 黄芪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结核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结核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阻肺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阻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阻肺,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黄芪注射液 慢阻肺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室专科护士于术前访视中对前列腺切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27例前列腺切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一系列整体护理。结果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关怀和体贴,减轻了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了手术治疗的信心,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等方面的信息,是消除患者恐惧、取得患者配合及顺利完成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时对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护士与病人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膀胱肿瘤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48例乳腺导管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乳腺导管疾病中乳腺导管及肿块的特点,分析总结不同乳腺导管疾病的超声特点。结果本组48例中,乳腺导管扩张症22例,占45.8%,符合率81.8%,误诊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7例,占35.4%,符合率70%。导管内癌9例,占18.8%,符合率66%。结论高频彩检查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频彩超 乳腺导管疾病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急性肾脏出血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分析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肾脏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肾动脉创伤、多囊肾、肾动静脉畸形患者分别为7例、5例和4例,对其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治疗。经过1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均成功实施抄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率高达100.0%。患者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有患者出现肾区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以及术后发热,并发症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患者症状均在1周后消失。本次研究患者在随访期间均为出现血尿复发,复发率为0%。结论在急性肾脏出血患者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抑制疾病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肾脏出血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彩诊断胎儿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5例畸形胎儿,将其胎儿畸形筛选超声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胎儿畸形均经本院彩检查,彩提示胎儿畸形61例,准确率93.85%。结论利用彩可以对胎儿畸形做出及时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早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有较高的价值,是产前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thinsp 彩超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应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6例,使用彩和5-12MHZ高频探头观察肿瘤的特征性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的血管和血流频谱形态、阻力指数,动力学参数等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彩检查中,良性肿瘤诊出率为87.67%、恶性肿瘤诊出率为80.00%;良、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11%、86.67%,总诊断符合率为91.23%,相比无显著差异。良性、恶性乳腺肿瘤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彩观察乳腺肿瘤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彩色血流频谱形态等对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是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瘤 良恶性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总结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心得与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2例患者溶栓前和溶栓中、溶栓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观察患者康复情况,总结护理心得。结果42例患者经过临床的精心护理与康复锻炼,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显效率78.5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经过早期的溶栓治疗,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致残率与死亡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诊断早期瘢痕妊娠及评价疗效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瘢痕妊娠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50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包块型29例,孕囊型21例。经阴道超声检出孕囊型18例,包块型30例,未检出2例,符合率为92.0%(28+18)/50。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包块型主要表现为形态多样,质地不均,界限不清,内膜形态失常,回声强弱不均。外周回声强,而中央以弱回声为主,部分患者中央可不见回声。峡部局部增大,与包块分界不清晰,和膀胱间肌层变薄,血流信号以低阻性为主。子宫下段切口有血流丰富的回声团块呈杂乱分布,回声紊乱。孕囊型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切口有典型孕囊声像,子宫峡部前壁内出现明显血管搏动或明显的血流迹象。孕囊外周回声高,中央无回声,部分患者的孕囊较大,宫颈形态正常,且未发现妊娠物。结论经阴道超声可以准确检测瘢痕妊娠,观察妊娠囊位置、大小、形态及血流情况,为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经阴道彩超 瘢痕妊娠 包块型 孕囊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胸行食管胃胸顶机械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1例应用经胸行食管胃胸顶机械吻合术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两组患者均使用国产吻合器经胸行食管胃胸顶机械吻合术来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发生胸腔积液,1例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全部痊愈出院。出院后的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出现,患者身体情况明显改善。结论经胸行食管胃胸顶机械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癌切除术 机械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