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对骨折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生活情况、力量及Constant评分,并与对侧肩关节进行对照。每次随访时,拍摄肩关节前后位片及"Y"位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结果本组共10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使用5孔钢板95例(90%),其余类型钢板11例(10%)。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受伤肩的活动度有明显的提高(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前伸可达(132°±35°),外展(122°±39°),外旋(45°±23°),内旋(77°±21°);患肩的Constant评分为(70.6±13.7),达到健侧(83.0±8.0)的(85.1%±14.0%),并随时间推移有明显提高(P〈0.05)。在完成随访的93个患者中,25人(27%)出现了34例并发症,其中的18例(53%)并发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而22例(65%)并发症是因手术操作导致的。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及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尽管也有并发症的发生,但大多是由手术操作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 标签: 内固定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11例DubberleyⅡb、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岁(24~71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ⅡB型7例,ⅢB型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固定。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35个月(平均16.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2.5-5.0个月)。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x线片示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为121.2°(91.3°-142.2°),平均伸直活动度7.3°(4.5°~13.7°);前臂旋前81.4°(53.5°-91.2°),旋后79.8°(65.3°-84.7°)。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89.8分,其中优8例,良2例,中1例。结论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固定牢靠,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骨折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板
  • 简介: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AO髁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1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34.5岁;左侧骨折11例,右侧7例。受伤原因:骑摩托车致伤14例,塌坊压伤3例,其它伤1例。骨折类型:呈“Y”型12例,“T”型3例,不规则型3例。其中有4例合并颅脑、胸外伤,并有胫骨骨折1例。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急诊入院,其中6例开放性骨折入院后即清创,内固定术,其它均在全身情况稳定后3~5天内择期手术。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髁支撑钢板 内固定治疗 意疗 AO 疗效
  • 简介:股骨髁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由高能量损伤造成的复杂的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治疗难度大,易发生膝关节内外翻畸形、骨不连、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的三大原则.本次研究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2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临床分析 锁定钢板 治疗 膝关节内外翻畸形 创伤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确切,关节恢复好。

  • 标签: 常规钢板内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复位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并发症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2例平均随访13(7~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螺钉退出及切割股骨头,无明显髋内翻畸形。疗效评价:优16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和负重,进而改善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治疗的 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大大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且膝关节恢复较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传统双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6例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治疗后的结果为观察组的优良率92.86%比对照组的75.00%明显要高,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20,P=0.04),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法,有显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短,而恢复情况也理想,临床推广使用价值大。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第一跖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6例第一跖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患足功能,应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36例患者中,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优31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5%。结论掌握手术适应征,正确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跖骨骨折可收到良好的疗效,避免了长期石膏固定所带来的功能丧失和畸形愈合导致的足跖侧皮肤角化和行走时的疼痛。

  • 标签: 第一跖骨骨折 内固定 微型接骨板
  • 简介: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重建钢板(重建LCP)治疗髋臼骨折的优点及应用原则。方法27例复杂髋臼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重建钢板内固定,骨折按照Letounel分类,后柱合并后壁骨折5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4例,双柱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7例。Kocher—Langenbeck人路9例,Kocher—Langenbeck人路联合髂腹股沟人路18例。结果27例中有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9个月(平均21个月),复位质量按照Matta评分,优13例,良9例,可2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5例,良8例,可1例。术后发生骨关节炎1例,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和股骨头缺血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重建钢板具有对松质骨良好的把持力、锁定后的角稳定性、无需钢板帖服以及单皮质螺钉可以防止螺钉进入关节腔等优点,是治疗髋臼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使用应遵循先加压后锁定、长钢板少螺钉的原则。

  • 标签: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问题及相应分析。方法 通过对 2015年 1月到 2017年 8月收治并随访的 40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然后再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这些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访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一年左右,其肱骨近端的骨折情况均得到了愈合,按照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这些患者的肱骨情况进行了评分,其中达到优的有 24例,良 9例,合格 5例,差 2例,这其中优良率达到了 82.5%,并未出现断板、断钉这样的情况,也未发生骨头缺血坏死或者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式,骨缺损者取髂骨、人工骨植骨来进行治疗,并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性等指导功能锻炼可以使得患者的愈合情况更好,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治疗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到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小腿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小腿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治疗组的小腿骨折患者实行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的小腿骨折患者则使用常规钢板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恢复行走能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常规钢板固定治疗相比,使用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小腿骨折的治疗效果要更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更大推广价值。

  • 标签: 胫骨内侧钢板 小腿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可塑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可塑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63例(72足),术前、术后注意局部消肿,术中注意关节面的解剖复位、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的长度、高度、宽度的恢复。结果5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4个月。依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的后足评分系统,很好37例,好15例,一般5例,差1例,优良率89.7%。结论应用可塑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适用于各型关节内骨折。

  • 标签: 跟骨 骨折固定术 关节内骨折 钛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Neer评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十分优秀,固定稳定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解剖锁定 钢板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运用于锁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从本院收入的锁骨骨折患者中随机筛选26例,入院时间均介于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之间,以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即对照组进行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各组均为1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固定牢靠度。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观察组为92.30%,高于对照组的46.15%(P<0.05)。观察组患者的固定牢靠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相较克氏针固定治疗更具有牢靠性,可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