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从提倡一孩到全面提倡两孩,这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调整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公平公正和国家尽责等原则是调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要遵循的,从而使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逐渐形成,进而可以将扶助政策中各种差别消除,将公平公正和国策地位真正体现出来。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家庭应该是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走向。所以本文主要对全面两孩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走向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 标签: 全面两孩 计划生育 奖励扶助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危险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减少认知损害的发生。方法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弥散加权成像(DWI)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回归分析PSC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认知障碍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非认知障碍组,认知障碍组的受教育年限低于非认知障碍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饮酒、吸烟、血脂、冠心病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PSCI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PSCI相关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相关保护因素,且是其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

  • 标签: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0例曾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过的冠心病再血管化的患者,根据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将其分为抑郁组和正常组,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治疗方式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抑郁组患者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抑郁病史、既往心肌梗死以及麻醉时间等因素与正常组患者存在显著区别(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术前抑郁病史是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患者、术前患有抑郁病或者存在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易发生抑郁。

  • 标签: 冠心病 再血管化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胆囊多发性结石要采取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后放置“T”型引流管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引流胆汁,减少感染,排除泥沙样结石,预防胆漏,胆道减压,防止术后再狭窄。“T”型管引流护理在术后就十分重要,护理不当会造成不应有的并发症。如过早脱出,可出现胆漏或胆管狭窄;胆汁引流不畅还可出现胆绞痛和黄疸,同时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伤害。因此手术后“T”型管的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胆囊切除 &ldquo T&rdquo 型管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腰椎术前指导在优质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需进行腰椎手术的患者共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术前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改良优质护理措施,即针对性加强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在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健康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健康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2.5%、97.5%、93.75%,而对照组为12.5%、81.25%、80%,两组患者在三项的统计学对比上,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腰椎术前指导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医院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后 腰椎 术前指导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有内外科合并症的妇女绝经取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绝经要求取环妇女分为3组,观察3组术中宫颈扩张情况、疼痛反应、取环顺利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宫颈扩张情况、取环顺利率和疼痛反应A组与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药物不良反应A组无任何不适,B组有4例出现轻度恶心、腹泻,2例出现一过性畏寒发热,C组有2例恶心。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绝经取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副作用小,尤其适用于有米索前列醇及雌激素使用禁忌症的绝经妇女。

  • 标签: 间苯三酚,米索前列醇,结合雌激素,绝经后取环
  • 简介:摘要为了对脑损伤精神障碍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笔者搜集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6例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与分析,在时间每间隔半年后,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DSM5)为参考依据,由至少3名精神科医师对脑损伤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情况的发生,记录精神障碍发生形式,并对引发精神障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我院就诊的66例脑损伤患者当中,发生抑郁性障碍、智力损伤、患者精神异常、神经症样症状、躁狂综合征以及人格改变的等精神障碍情况共52例,总发生概率为78.79%,其中出现智力损伤的情况要高于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情况,占所有精神障碍患者的69.23%,并且智力损伤中主要以轻度或轻度以下的发生率为主;经过单因素以及logistic多因素相结合,对脑损伤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发生精神障碍情况的患者与单纯脑损伤患者情况无论是脑干损伤、颅内充血、格拉斯哥(GCS)、大脑受伤范围、其他障碍并发症、文化程度都有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以上因素与精神障碍患者中智力损伤的程度有着直接关系(P<0.05),其中脑干损伤和颅内充血是对患者智力损伤影响最大的因素。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对于脑损伤患者来讲,精神障碍发生情况较多,并且表现形式不一,其中智力损伤是发生较多的精神障碍情况。而影响精神障碍的因素也比较多样化,因此在对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治与评估时,需要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从而来进行系统的分析。

  • 标签: 脑损伤 精神障碍 发生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关节紊乱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腰椎关节紊乱症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针灸配合 推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便秘,纳入的时间段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将这些患者等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35人。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和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更高,治疗有效率更高(97.1%),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两组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便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和生活质量,疼痛情况也得到降低,临床应用效果更优。

  • 标签: 脑卒中后便秘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敷贴在防治白血病化疗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我院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敷贴来防治化疗恶心呕吐,分析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8.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且在中药敷贴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敷贴在防治白血病化疗呕吐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药敷贴 白血病 化疗 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射线不仅可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会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在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治疗反应,其中,吞咽困难作为常见的放疗反应之一,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的疾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吞咽困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流床对化疗粒细胞缺乏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我院40例化疗粒细胞缺乏患者分成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20),所有患者均施以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病床,观察组应用层流床;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0.00%、95.00%,对照组分别为70.00%、70.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对减低化疗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疗 粒细胞缺乏症 康复护理 层流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行凸成形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椎体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脊柱高度均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疼痛强度、疼痛药使用时间等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早产儿PICC置管成功X片第一次定位异位和后期异位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PICC异位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科2015年6月—2016年1月进行的207例早产儿置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7例早产儿PICC置管患者中,穿刺成功X线第一次定位有14例异位,异位率6.77%;其中,异位至右心房5例,颈内静脉3例,锁骨下静脉3例,腋静脉2例,下肢穿刺异位于腰椎1例。PICC留置第7天有48例患者因病情需复查X线胸片时显示PICC导管异位者有15例,异位率31.25%;其中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2例,导管位置下移导致尖端变深者5例,导管尖端位置上移导致位置变浅者7例。结论PICC导管尖端异位与静脉选择、操作者送管技巧、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方法、个体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个体化体位摆放以及置管后期PICC的维护和患者的活动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置管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置管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到标准位的关键,且后期异位率高于早期,需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复查X线定位,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早产儿 PICC 异位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以及拔除种植修复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本院进行牙齿缺损治疗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跟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拔除种植修复,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牙齿残根保存修复,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技术来进行牙齿缺损患者的修复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牙齿残根 保存修复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托宁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寒颤最优剂量。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10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25例;观察A组选择静脉注射长托宁0.005mg/kg,观察B组选择静脉注射长托宁0.01mg/kg,观察C组选择静脉注射长托宁0.015mg/kg,对照组选择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4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4组产妇经不同方式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寒颤,3组观察组产妇麻醉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C组产妇重度口干发生率高于观察A、B组;3组观察组OAA/S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长托宁0.01mg/kg为产妇静脉注射,可有效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寒颤,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长托宁 腰硬联合麻醉 寒颤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220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氟西汀口服治疗,30d对两组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0d2组患者抑郁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氟西汀可明显改善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氟西汀 脑卒中后抑郁症 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针对我科36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鼻咽癌患者放疗鼻部并发症的护理体会。认为进行对症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措施,使患者放疗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鼻咽癌并发症 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慢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要通过良好的基础护理、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和化疗药物护理,使其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如果患者大剂量化疗出现骨髓抑制,要做好口腔护理、心理护理、不同部位感染护理、静脉置管和高热护理以及无菌层流床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骨髓抑制期,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白血病 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血栓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广泛推行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肢体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