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1.09±0.12)分,对照组为(1.73±0.31)分,(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稳定期的COPD患者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缓解其临床症状,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中重度 稳定期 沙美特罗特卡松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16/2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过14天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值得临床上借鉴。

  • 标签: 灯盏花素 奥扎格雷钠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5-2017.05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单一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成4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5.0%和5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5.0%和7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怎样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30多年来,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基本上完成了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计划生育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政策引导 机制创新 打造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7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科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抽出100例进行用药研究。根据所用治疗药物将患者划分成单一用药组(50例)和联合用药组(50例),其中单一用药组患者采取单一的阿托伐他汀用药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采取阿托伐他汀同时结合通心络用药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用药疗效、血脂情况和hs-CRP指标情况。结果单一用药组患者用药总疗效率74%,联合用药组患者用药总疗效率94%,两组数据比较,P<0.05。在血脂情况和hs-CRP指标方面,联合用药组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采取通心络、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患hs-CRP血脂指标,效果显著。

  • 标签: 通心络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hs-CRP指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者步态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痉挛性脑瘫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步态指导下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运动参数评分。结果而观察组患者的三维步态系统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在三维步态指导下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其有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步态和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维步态 核心稳定性训练 痉挛性脑瘫 步态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博璞清(低分子肝素钙)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5月-2011年1月间对4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博璞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ΣST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3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博璞清联合泰嘉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快速阻止心绞痛发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右组,博璞清联合泰嘉组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AMI),无死亡。低右组发生AMI3例,重度心律失常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诺博璞清联合泰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快速、有效、安全。

  • 标签: 博璞清 泰嘉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取不同类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n=20)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研究组,n=20)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优良率高,而且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普通T型钢板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经过用药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均明显下滑,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为92%。结论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可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提升疗效。

  • 标签: 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9例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治疗组(35例予以补肺防喘汤治疗),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比对照组76.47%(26/34)高,(P<0.05);2组FEV1、FVC、PEF、MVV等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选补肺防喘汤对COPD稳定期患者展开治疗,效果比常规方法更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有效率,改善机体肺功能,可推荐。

  • 标签: 补肺防喘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曲美他嗪)和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曲美他嗪+加味四妙勇安汤),每组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12导联心电图改变、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症状缓解时间短等功,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曲美他嗪 加味四妙勇安汤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口服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70例选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予以常规盐酸氨溴索口服,观察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SGRQ问卷)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mMRC评分及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口服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系统 支气管扩张症 稳定期 罗红霉素 小剂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DNNind、SDANN、rMSSD、SDNN、PNN50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脏自主能力具有明显改善能力。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增强型体外反搏 心率变异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型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机体耐力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依据康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型呼吸操训练,比较两组肌体耐力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后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型呼吸操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机体耐力。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改良型呼吸操 肺功能 机体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合用比索洛尔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且符合标准的5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归入两组(250例/组)试验,Ⅰ组单纯使用瑞舒伐他汀口服,Ⅱ组同时配合比索洛尔用药,对比评估两组的心绞痛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Ⅰ组的总有效率(73.2%)相比,Ⅱ组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91.2%)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接受血清IL-6、hs-CRP水平检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合用比索洛尔及瑞舒伐他汀治疗,药效显著,且对血清炎症因子清除效果好,值得推荐。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比索洛尔 瑞舒伐他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社区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122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比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症状、生活质量及BODE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FEV1、FEV1%、FVC较对照组均明显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1年后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SGRQ总分BODE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常规用药基础上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有助于其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 标签: 布地奈德福 莫特罗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