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曲安奈德注射局部封闭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总结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20名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随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人。给予不同组别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并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5人(占总人数的91.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26人(占总人数的43.33%),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病率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都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安奈德注射局部封闭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口腔扁平苔藓 曲安奈德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上,黄芪注射联合干扰素α—2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以本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接收的100例VMC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VMC患儿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以VMC常规治疗为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则是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采取黄芪注射治疗为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由此可知,在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治疗VMC疾病的治疗要更加的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VMC 黄芪注射液 干扰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左氧氟沙星注射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7%、8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P=0.697)。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盆腔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康妇消炎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广州新海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T-1、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进行黄芪注射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收录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共94例,并将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47)。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同时辅以丹红注射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62%,乙组为76.6%。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施以丹红注射治疗,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增强心功能。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应用价值 丹红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到医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6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注射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西医常规疗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大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新生儿,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治疗12小时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改善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仅为73.33%。结论饱和剂量猪肺磷脂注射对于呼吸窘迫新生儿而言,对其动脉血气可达到更明显改善作用,对缓解呼吸状况有益。

  • 标签: 呼吸窘迫 新生儿 猪肺磷脂注射液 动脉血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注射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阿托品用量(139.5±22.1)mg及氯磷定用量(5.9±2.1)g、胆碱酯酶恢复时间(7.2±1.9)d、住院时间(10.5±1.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注射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必净注射液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透皮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透皮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透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缓解关节疼痛。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电致孔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9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分两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77.78%,P<0.05;术后24小时出血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68.89%,P<0.05;两组产妇分娩前、后48h红细胞压积结果差值为2.27、2.26,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开灵注射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未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清开灵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60例采用参附注射、硝酸甘油、利尿剂治疗,对照组59例使用硝酸甘油、利尿剂治疗。结论并进行疗效评价。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热毒宁注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充血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3%(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热毒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本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缩宫素,给予治疗组患者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第1天、产后第3天、产后第5天的子宫复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情况(10.00%)低于对照组(27.50%)。三项指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出血量较少,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利巴韦林)和对照组(利巴韦林)各7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热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注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喜炎平 利巴韦林
  • 简介:摘要目的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90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常规治疗组与喜炎平注射治疗组,每组各450例。其中西医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而喜炎平注射治疗组患者在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喜炎平注射治疗。结果喜炎平注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扁桃体肿大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以及咽痛消退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针对高凝状态,对照组患者使用丹参酮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多发高凝状态,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控制凝血指标,有效解除高凝状态。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高凝状态 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经过用药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均明显下滑,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为92%。结论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可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提升疗效。

  • 标签: 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8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组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χ2=5.42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SD、LVEDD及LVEF水平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酒石酸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