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高危人群艾滋病HIV流行状况,为国家制定HIV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2年开始,对红花岗区HIV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送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确认阳性的进入统一。结果从2002~2015年共检测75008份样本,其中男55133份,女姓19875份,检测倒血清HIV抗体阳性635份,阳性率平均为0.85%。635份阳性人群中,男性476份,阳性率为0.86%(476/55133),女性159份,阳性率为0.80%(159/19875),男女检出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监测人群有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嫖客、自愿咨询者、艾滋梅毒阳性配偶、男男同性恋、结核病人、乡镇医院快速初筛阳性病人、服刑人员、拘押人员、务工人员、献血员等,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男男同性恋13.54%,最低的是孕妇0.02%(2007年之前的结果,之后没有监测),阳性感染者包函了所有的人群。年龄分7个组,分别是≤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0岁,年龄最小的医院初筛阳性送的病人7岁,疾控中心监测人群最小的16岁是男男同性恋者,最大的85岁,是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占60%。讨论从监测人群阳性检出率的变化看,HIV的传播已经由90年代的血液、吸毒为主要传播方式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1人群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年龄由青壮年扩展到所有年龄段,在今后的防控措施中,要控制HIV传播,主要是控制高危行为的发生,个体感染HIV是个人行为的结果,HIV流行是群体行为的结果2。

  • 标签: HIV 高危人群 防控措施 男男 性工作者 哨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惠阳区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状况监测结果应用情况。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惠阳区(惠州市)镇隆、良井、沙田、三和经济开发区、平潭、秋长、淡水、新圩、永湖9个地区为检测范围,对以上地区重点食品品种进行随机抽样,并根据食源性致病菌样本检测采样要求采集15类重点食品品种中180份样品,比较180份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结果在惠阳区9个地区180份重点食品样本检测中,共检出15株阳性菌株(8.3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78%)、沙门氏菌3株(1.6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7株(3.88%);15种检测样本中,鸭掌(2.22%)和烤鸡小腿(3.88%)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惠阳区9个地区中,平潭(1.66%)、淡水(1.66%)、永湖(3.33%)的样本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结论惠阳区多数区域各类重点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致病菌污染,当地食品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各污染食品种类的监管。

  • 标签: 惠阳区 重点品种食品 安全状况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青岛市市北区,于2011年~2015年开展碘盐监测工作,观察最终结果,为碘缺乏所导致的疾病治疗、预防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针对青岛市市北区,开展大面积的碘盐监测。结果经过统计,青岛市市北区2011年监测结果合格样本为284份,2012年为283份,2013年为271份,2014年为207份,2015年为282份。在监测结果合格率方面,2011年合格率为99.00%,2012年为95.00%,2013年为95.42%,2014年为92.8%,2015年为97.9%。2015年与往年相比,组间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市北区于2011年~2015年开展碘盐监测后,发现从2011年~2014年,碘盐监测合格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于2015年,碘盐监测结果表现为回升。青岛市市北区的碘盐监测情况仍不容忽视,应根据监测结果,各个相关部门需积极的投入到碘盐的销售、加工、生产工作中,提高居民对碘盐的重视和知识灌输,确保居民的碘元素含量,减少碘缺乏所导致疾病的患者。日后,需进一步加强对碘盐的控制,加强碘盐的覆盖率。

  • 标签: 碘盐 监测 青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监测医院2015—2017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以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621例,20~3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19.57%),其次为0~3岁组(16.93%);职业以托幼儿童(16.36%)最多,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03%),学生(13.43%);临床症状腹泻(90.36%),腹痛(50.54%)、呕吐(41.41%);检出致病菌毒153株,主要为诺如病毒(57.52%),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3.53%),沙门氏菌(14.38%);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18.26%)、粮食制品(17.18%)、肉制品(11.37%);水果等五类原因食品进食-发病时间间隔、不同级别医院接诊就诊人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如病毒、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应加强蔬果、米面、肉制品的监测,针对重点人群需加强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致病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检测,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并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法从本院提取200例临床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并根据手术室医院造成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出应对感染的策略。而观察组则是在患者感染的基础上寻找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和应对策略以及控制管理。结果根据200例手术患者共发生20例的感染,其中对照组感染率为16%;试验组感染率为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手术室医院的感染原因,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介入手术室医院的感染。结论根据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及时落实好预防感染的措施,以此来提高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手术室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监测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88例,术后使用动静脉内瘘,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动静脉内瘘血流量<40ml/min为A组(n=30),400~600ml/min之间为B组(n=30),>600ml/min为C组(n=28)。比较患者的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以及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结果C组高危事故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内瘘失功能数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与心功能存在紧密关联,适当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能减少小动脉内瘘对心功能的影响,保证动静脉内瘘通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对肾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接收的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数据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肾功能转归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3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33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1.66%;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3%。结论不同的病因、病情和病期所致的ARF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和预后亦不同。但如能早期诊断、抢救及时恰当,则肾功能可完全恢复。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保守治疗 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结果本组78例病人血钙降至正常,其中19人出院,59转入外科继续治疗。结论由于诊断,治疗及时,认真、细致地观察、护理病人,使病情得到控制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5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9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自拟药方行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7%(71/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2%(55/7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够有效改善甲状腺的功能。中医辨证疗法比单用一味中成药的疗效全面,且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医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2年我院收治的3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3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疾病,细致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治疗的结合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114例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经过分析,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病人开展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诊断率,有效控制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 慢性脑循环不足 临床诊断 参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联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将腰肌劳损患者按中医辩证分型内服中药并结合腰部中药熏洗治疗、活血散外敷治疗和腰部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结束后进行疼痛(NRS法)、临床效果、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并随访。结论中医联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 功能锻炼 腰肌劳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哮喘患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呼吸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由于哮喘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的患者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之于对照组有很大提高。结论由于哮喘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的患者再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后,治疗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患者的治疗花费,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这一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应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哮喘 器官衰竭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PT、APTT、TT均明显较对照组延长,观察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经Child-Pugh分级中PT、APTT、TT时间随级别增加时间逐渐增加,C级患者PT、APTT、TT明显高于A、B级患者,B级患者PT、APTT、TT明显高A级患者;而FIB水平肝功能随的Child-Pugh分级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通过凝血指标对凝血功能和肝脏的损害程度做出反映,肝硬化出血倾向给予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诊断价值
  • 简介:(解放军第一五O中心医院外一科河南洛阳471031)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症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主要症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有25例(62.5%)患者伴有心理障碍,包括焦虑、忧郁、失眠等。通过进行心理治疗、饮食习惯调节及药物综合性治疗后,19例患者病情显著好转,18例患者病情有效好转,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病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个体化治疗,重视心理治疗,结合饮食习惯调节,及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原则,最大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临床分析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