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也应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尤其是课堂突发事件。方法对于课堂突发事件—“冷处理”,退一退,缓一缓,尽量弱化矛盾;或把问题推到课下,冷一冷再解决。结果如果处理不当,扰乱教师的教学活动,影响正常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处理得当,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听课,还会让学生对老师心生敬意,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结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要讲究技巧和方式;要“多用情,少用气”;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恰当地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步的认识,希望对教学活动有所裨益,供大家探讨。

  • 标签: 冷处理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课堂突发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以此判定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的SF、AFu、cHE、GGT指标水平分别为21.5±4.8mg/L、48.5±16.6U/L、(45.6±8.9)*10?U/L和253.3±88.5U/L,而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为10.3±2.8mg/L、16.9±3.9U/L、(10.4±2.4)*10?U/L和31.2±12.8U/L,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记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明确肿瘤标志物中SF、AFu、cHE、GGT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标志物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等,对于判定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硕一体化是指将原来独立的本科生培养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设计和考虑,融合而成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转变教育理念,改革管理体制,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通过有针对性地优化设置相应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实施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本硕一体化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的手段筛选乳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乳腺癌特异分子标志物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获取乳腺癌患者的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相关分析。结果共得到212个差异基因,分别富集在细胞周期调控、激素刺激反应、代谢和碱基切除修复等功能簇中。筛选出的关键基因(FOS、H2AFV、HDAC3、OAS1、PCNA和RB1基)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结论筛选获得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差异表达基因 高通量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 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MTMAttestTM490新自动快速生物监测方法在院感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新旧两种生物监测仪对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生物监测,其中快速生物检测法检测60锅次,普通生物监测法检测40锅次进行对比,对检测时间及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生物监测法检测需7天才能取得结果,快速生物检测法只需1小时,两者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监测法合格率均为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快速生物监测法的应用在确保准确、安全的前提下,除了提供高品质的无菌物品外,同时大大缩短了生物监测判断的时间,减少了急诊外科手术及植入物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 标签: 3MTMAttestTM490自动阅读器 生物监测方法 院感工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呈飞跃式发展,bcr/abl的研究也在不断精进,并且有望评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病发原理。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对促进CML诊断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当前通过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期待对CML医治达到根治的效果,该技术的开展为CML的临床医治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 分子生物学 实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应力刺激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制动后局部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3例)。观察组使用生物应力刺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d,8周,以及12周后的骨密度加以对比。结果治疗3d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更接近于正常水平,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外固定术的踝部/足部骨折韧带受损者,使用踩顶床头或者多次叩击足部的方式,在防治患侧跟骨骨质疏松方面疗效显著,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使用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病人98例,其中49例患者以基础康复治疗手段作为方法并以其作为参照组,另49例患者选择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配合治疗并作为观察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MA以及BI评分等都与参照组有差异,同时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也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区别,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使用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价值评价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维吾尔族女性焦虑症药物治疗与药物合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14日至2016年11月14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吾尔族女性焦虑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1例,参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药物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精神因子分、躯体因子分及HAMA总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对于维吾尔族女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身体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生物反馈疗法 维吾尔族女性 药物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之中应用针刺+电子生物反馈联合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探究针刺+电子生物反馈应用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时间前后顺序分组纳入,单一组50例患者进行单一针刺治疗,联合组50例则进行针刺+电子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患者BI评分、FMA评分以及NBD评分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四周之后,联合组患者BI评分、FMA评分以及NBD评分均明显优于单一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应用针刺+电子生物反馈,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病 针刺 治疗 电子生物反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接收的8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生物制剂 综合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因创伤引起的骨髓炎的病人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抗生素使用等方面无差异。观察组给予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两组患者均根据药敏结果配合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愈合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抗生素使用DDS、换药次数、负压引流至植皮时间、植皮时间至出院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创伤性骨髓炎 创面敷料 封闭式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临床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最佳方式,以门冬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为例。方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组采用门冬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6项指标均明显偏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妊娠糖尿病中,门冬胰岛素的疗效优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应用性评价。方法对我院86例前房角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检查,均给予前段照相、裂隙灯显微镜、彩超、检眼镜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与前房角镜的检查,并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6例前房角非金属异物患者中,异物为植物性异物的患者61例、石屑18例、煤渣7例。结论UBM联合前房角镜对前房角非金属异物的检查具有发现早、误诊漏诊少的优势及影像学检查呈现方式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角镜 非金属异物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牙髓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方法对分离培养SHED(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和DPSCs(恒牙牙髓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分别对其TNF-α、IL-6水平、Runx2、OPG、RANKL基因表达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SHED的TNF-α、IL-6水平高于DPSCs(P<0.05);SHED的ALP活性与DPSCs相比更强(P<0.05);SHED的OPG、Runx2RANKL水平与DPSCs相比更高(P<0.05)。结论SHED其与DPSCs之间相比较,其不仅成骨分化能力、破骨能力均更好,表明SHED在骨改建调控中可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人脱落乳牙 牙髓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前后的临床疗效与血清脑肠肽的变化。方法将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疗程后评定症状及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P物质等血清脑肠肽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血清脑肠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影响脑肠肽的代谢。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 脑肠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冰敷联合安尔舒应用于烧伤患者瘢痕激光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科接受尖峰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术的60例烧伤康复患者进行实验,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即刻冰敷60分钟,3天内使用安尔舒,对照组患者术后即刻采用冰敷60分钟,观察同时评估两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疼痛消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的时间明显缩短,疼痛消退的时间也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康复期患者进行激光术后的创面应用冰敷联合安尔舒,能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冰敷 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 烧伤患者瘢痕 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实施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两周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两者联合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米氮平 年抑郁症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