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特点,为新生儿脑损伤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30例脑损伤的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再选取30例无脑损伤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使用脑电图仪对这两组新生儿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aEEG背景连续性、窄带下界振幅、睡眠觉醒周期等方面的特点1。结果aEEG背景连续性、窄带下界振幅、睡眠觉醒周期性对于实验组来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早期预测和诊断新生儿脑损伤方面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72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原因的分析和护理,痊愈52例(占72.2%),恢复良好18例(占27.8%)。结论ICU重症颅脑损伤是我院ICU常见的急危重症,因发病和救治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引起院内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甚。一旦发生医院感染,轻者影响恢复,重者促进死亡,严重影响着重症颅脑损伤的病程与预后。因此,开展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了解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ICU重症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评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研究表明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跟气道清理能力差以及气管切开两个因素则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导致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气道清理能力差及气管切开等因素。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儿5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儿中仅1例出现癫痫后遗症,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有程度不一的骨折、血肿,可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密切观察并展开治疗与护理,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方法与要点。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9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现场急救、院内抢救、颅脑保护、控制病情等急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护理的经验与体会。结果29例患者中现场死亡1例(3.45%),在运送途中死亡1例(3.45%),术后死亡2例(6.70%),术后经护理显效20例(68.97%),有效5例(17.24%),总有效率为(89.66%)。结论急诊救治过程中及时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提供确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存活率,促进其治疗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护理 急性病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症状的病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2008.1~2011.1年收治的48例不同性别、年龄脑损伤患者产生呃逆的症状、并发症。结果治愈46例,好转后反复发作1例,死亡1例,结论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是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采取积极、及时、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30例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历资料、影像资料进行讨论分析,之后手术检查颅内具体情况。经过检查发现颅内有不同程度的硬膜破损、颅底骨骨折和颅内血肿等情况,通过自体局部设计对患者的颅内损伤部位进行修补重建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结果手术后患者脑脊液没有漏液情况,颅内无感染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对颅脑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进行带蒂自体额颞肌筋膜骨膜瓣修复治疗,术后恢复较好,无感染并发症现象,手术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前额颅底 开放性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者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对39例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精神障碍者进行全面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结果根据颅脑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给予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发现没有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意外。结论颅脑损伤精神障碍者护理风险大,需注意防范和加强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2014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参照组中发生肺部感染、精神障碍、褥疮以及泌尿系感染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例、3例、3例和2例,则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实验组中发生肺部感染、精神障碍、褥疮以及泌尿系感染的患者人数分别为0例、1例、1例和1例,则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无肺部及切口感染。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低钠血症患者中,7例诊断为SIADH,经限水试验血钠回升。10例诊断CSWS在扩容、补钠治疗5-15d。2例低钠血症反复出现持续50d后完全纠正。2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明确低钠血症病因,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方案是治疗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关键。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在2013年我院ICU收治的4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伤后临床护理工作及应注意的细节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护理4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恢复良好22例(44.89%),死亡8例(16.32%),自动出院19例(38.77%)。结论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有效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地对我院自2000-2002年间32例经院前急救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例病人经院前急救治疗并急诊手术,死亡11例,死亡率为34.3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关键是掌握好快速转运时机,密切监测生命征、神志、瞳孔变化,及时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抽搐,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残障及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降颅压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发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来许多研究发现由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被认为是细胞凋亡执行阶段的关键蛋白酶,且通过干预caspase-3表达可减轻脑缺血的损伤程度1。

  • 标签: 缺血性脑损伤 凋亡 半胱氨酸蛋白酶-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标准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标准大骨瓣治疗法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第1、3、5天内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3、5天内颅内压分别为(22.99±3.23)mmHg、(19.11±1.99)mmHg、(13.99±2.99)mmHg;对照组治疗后第1、3、5天内颅内压分别为(28.77±3.99)mmHg、(25.99±2.69)mmHg、(20.44±2.98)mmHg。与治疗之前相比,治疗之后第1、3、5天两组患者颅内压都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第1、3、5天内观察组颅内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 常规骨瓣开颅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采取手术后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规律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5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手术后进行CT或相关的检查方式,分析其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时间及与一些原发伤的关系,并且对相应的治疗措施做简单的整理。结果根据血肿与手术部位之间的关系、血肿的发生部位等可以得到相应的检查结果。结论形成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有很多,而不同的颅内局部损伤则会形成不同类型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对于没有接受手术而形成迟发性血肿的原因大多是低血氧症和脑血管麻痹,对其进行有效的监察能够预防其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肾损伤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方法。结果结合超声、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70例肾损伤患者非手术治疗56例,占80%,手术治疗14例,占20%,其中肾切除7例(10%),肾部分切除4例,肾修补术3例。结论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肾损伤诊治水平已大为提高,肾损伤的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手术率相应明显下降。

  • 标签: 肾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脾破裂与胰尾损伤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深入的研究出对这种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0例脾破裂合并胰尾损伤的患者,对他们的病情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结果其中几例患者采用胰尾切除保留脾脏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有的脾破裂患者也是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之后都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对于脾破裂的治疗应该首先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制以及脾破裂的不同类型而确定治疗方法,当胰尾遭到损伤时,切除胰尾保留脾脏是一种比较安全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脾破裂 胰尾损伤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指肠以及胆总管的医源性损伤(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针对科室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例由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使得十二指肠以及胆总管造成医源性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CP及EST带来了医源性损伤,本文6例及时诊治,全部治愈。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造成的十二指肠或者胆总管医源性损伤危害较大,如不及时发现尽快治疗会引起很严重后果。

  • 标签: 十二指肠 胆总管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医源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40例治愈,合并切口感染3例,1例转上级医院。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及整体支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关键。

  • 标签: 小肠破裂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