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锡散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冰硼散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66.7%,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蒙脱石散 锡类散 复发性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扶阳理论指导,探讨扶阳理论在临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辩证论治临证实践。结论扶正与祛邪要动态平衡,在疾病变化过程中矛盾多以阳气为主,“阳主阴从”关系遭到破坏,故是疾病发生关键,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学术理念,提倡临证不离扶阳原则。在辩证论治的原则下推广四逆汤方之应用。

  • 标签: 扶阳理论 四逆汤 临证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益肤丸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检查制剂所含水分和重量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对照品为对照,对益肤丸中羌活、独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烘干法对益肤丸进行水分的检查,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重量差异检查。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益肤丸含水量低于15%,重量差异在±8%以内。结论定性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检查方法简单可行,适用于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益肤丸 异欧前胡素 羌活 二氢欧芹醇当归酸酯 独活 薄层色谱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与成人骨性三正畸差异性的特点,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口腔门诊于2009年8月至2015年4月对100例骨性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年龄将这些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各50例,成人组大多采用正颌手术治疗,青少年组采取直丝弓矫正技术结合颌骨生长改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复诊情况、托槽脱落情况生存分析及满意度。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成人组在复诊率明显高于青少年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青少年组,但在治疗时间上青少年组短于成年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与成人骨性三正畸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治疗。

  • 标签: 青少年 成人 骨性三类 正畸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他汀降脂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实际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得到常规的治疗,对照组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还将得到他汀降脂药的治疗。疗程为期5个月,治疗后分别测试两组间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以及血糖(BG)的数值和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得到他汀降脂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常规治疗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以及血糖(BG)的数值和水平都明显降低。结论他汀降脂药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起到降脂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值得临床治疗的应用。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骨科Ⅰ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前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骨科I切口出院病历2013年4—9月326例(非干预组)及2014年1—6月309例(干预组),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骨科非干预组与干预组分别为66.87%、51.13%(P<0.0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骨科由非干预组中的7种降低到干预组的4种;不合理用药,骨科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物指征干预组比非干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不用术后用(P<0.05);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由非干预组的77.91h降到干预组的37.71h。结论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骨科Ⅰ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行之有效,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 标签: 骨科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在湿疹皮炎皮肤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接受诊疗的44例湿疹皮炎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选取同期诊疗的36例湿疹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复方曲安奈德尿素软膏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2.2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54%,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皮肤病安全有效,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氟米松软膏 湿疹皮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进行药学干预对Ⅰ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合理性取得更好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12月(干预前n=1899)、2017年1—12月(干预后n=1988)我院符合I切口的患者病历,对干预前后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在预防用药的应用指征把握及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均趋于合理。结论采用药学干预措施可以提高I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特别是明显缩短预防用药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I类切口手术 预防性用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一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一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辩证施治。结果76例一高血压患者,经过中医中药治疗,45例血压恢复正常,随访3月,血压无反弹,达到临床治愈。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一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中医中药 辩证施治 一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二医院注册护士文化能力的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二医院681名注册护士,采用注册护士文化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量表总得分343.46±42.67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英语水平、有无涉外服务经验、有无接受过多元文化护理课程是注册护士文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二医院注册护士文化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为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需求,护理管理者需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以提高护士的文化能力。

  • 标签: 注册护士 文化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消耗数据,同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4年5~12月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5~12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为118万元,占抗菌药物的11.68%(较2013年同期下降51.33%)。136份病历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共使用6种,160次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为93.13%,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63.02%,其中有78人次根据药敏结果申请用药,占52.35%,其余为经验性用药。160人次中,单独用药的有77人次,两联用药的有69人次,三联用药的有22人次,四联用药的有1人次。结论医院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实行会诊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较好控制,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患者存在“大包围”用药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仍需加强管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总结并评价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实践的内容与模式。结果通过开展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药历书写、参与危重患者救治会诊、个体给药方案制定、处方点评、抗菌药物监测网上报、用药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学工作,为临床提供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能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学工作,能保障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二级医院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护理技术运用到护理1高血压患者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高血压患者10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2例患者施以中医穴位护理技术,比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在对1高血压患者施以护理期间运用中医穴位护理技术,能够全方位增强护理的高效性,并提升患者的预后,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 标签: 1级高血压 中医穴位护理技术 价值
  • 简介:摘要肢体语言又称体姿语,是指在某一情境中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它虽属于非语言因素,但因为具有相随性,可视性,真实性和民族性,而弥补了语言在传递信息中“言不尽意”的缺陷。目的通过肢体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良好的中国军人护士的形象。方

  • 标签: 护患关系肢体语言艺术维和二级医院军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医院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运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安全。方法使用林燕平等汉化的《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分有显著差异,交接班时间在2、3维度上有差异,即交接班时间会影响“提高患者所需信息”“促进患者参与”。结论今后工作应比较不同交接班模式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细化交接班内容能够避免遗漏,根据专科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交班程序。

  • 标签: 护士 交接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医院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运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安全。方法使用林燕平等汉化的《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分有显著差异,交接班时间在2、3维度上有差异,即交接班时间会影响“提高患者所需信息”“促进患者参与”。结论今后工作应比较不同交接班模式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细化交接班内容能够避免遗漏,根据专科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交班程序。

  • 标签: 护士 交接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三培训模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压疮管理制度及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压疮护理水平。方法将全院护士作为目标培训者,具有丰富经验及知识的护士长作为培训者,护理部为教育者,通过三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全院护士压疮护理知识和技术得到较大提高,高危压疮患者上报率提高,压疮发生率降低。结论三压疮培训模式在压疮护理培训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压疮护理 护理培训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国家开始关注医疗基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并对三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相应的国家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医疗配套设施的服务,提升我国基本药物的使用效率,增加基本药物对群众的保障作用。本文主要从三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 国家基本药物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在城市三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是医改政策的一个重点环节,是分级诊疗的需要,是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这为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提供一种上下联动的新的诊疗模式。

  • 标签: 城市三级医院 全科医学科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措施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3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及护理资料。结果318例全部转运成功,无转运死亡病例。结论做好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监测及救治,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转运 救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