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AMI(急性心肌梗塞)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对照组(38例,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38例,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胸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比对照组(68.42%)高,P<0.05。研究组胸痛发作次数显著比对照组低,持续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可有效减轻AMI患者胸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急性心肌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评分。结果:研究组在生活质量以及焦虑评分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可以促使护理效果更为突出,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作用效果突出。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采用溶栓治疗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各28例。对两组患者心电图、血清CK-MB峰值、临床症状等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溶栓 血管再通率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AMI )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 收治的 100 例 AMI 患者并且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将 1 个月治疗的 疗效、心功能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 。 结果 : 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 P < 0.05 ); 两组患者经 1 个月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明显比治疗前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明显比治疗前降低,而研究组指标降低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 P < 0.05 ); 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比对照组显著低( P < 0.05 )。 结论: 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AMI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心功能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氯吡格雷联合肠溶性阿司匹林的应用,随后对其进行相关效果的评定。 方法: 选取 80 例参与本次研究的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 结果 : 观察组 心脏超声指标比对情况优于一般组,其中住院时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一般组。 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肠溶性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情况,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心律失常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有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数均为40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分别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中,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4月期间院内收治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对比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A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心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显著差异,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凝血功能指标测定结果无差异性,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与APTT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Fg测定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腹泻,两组间总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值未见显著差异,不同用药方案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一般以联合用药治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具有适用性,且在心功能与凝血功能改善方面优势显著,未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8例,采取盲选法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 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Ⅰ级患者例数高于对照组,心功能Ⅳ级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浆BNP在急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核心思路。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21年3月-2021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绿色通道护理。结果:观察组入院后的医生接诊时间、检查结果获取时间、急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绿色通道 急诊时间 心肌梗死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和相关护理。方法 对院内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调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干预效果,并观察心律失常发生时间。结果 9-12点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57.50%),其次为13-16点(45.00%)、5-8点(33.75%)。并发症包括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以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主要集中在清晨与下午时段发生,通过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潜在并发症风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发生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报告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51/组,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更低,p<0.05;研究组在满意度上更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应用IABP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IABP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综合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救治成功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报告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51/组,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更低,p<0.05;研究组在满意度上更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应用IABP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IABP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综合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救治成功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AMI)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60例AMI患者,均开展了PCI手术,在护理中,观察组采用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可以看出,观察组的LVEF、6MWD、BI分值、护理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分值、术后1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在AMI PCI术后患者护理中,效果理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I 5A模式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