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法对晚期转移性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配对研究的方法,治疗组口服刘嘉湘教授扶正抗癌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平消片,21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评价生存期、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4.03个月,对照组为18.97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延长5.06个月;QLQ-30比较显示,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KP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疼痛、恶心呕吐、便秘与腹泻、疲倦、失眠等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扶正抗癌法能提高晚期转移性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缓解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扶正抗癌 结直肠癌 生存期 生存质量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直肠癌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集 2015 年 1月 -2018年 2月 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腹手术治疗组开展开腹手术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开展腹腔镜手术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满意度、直肠癌生活质量评估特异量表 EORTO QLQ— cR 38、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地进行活动时间以及住院的日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和开腹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 围术期中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直肠癌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集 2015 年 1月 -2018年 2月 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腹手术治疗组开展开腹手术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开展腹腔镜手术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满意度、直肠癌生活质量评估特异量表 EORTO QLQ— cR 38、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地进行活动时间以及住院的日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和开腹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 围术期中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2.07区间本院收治60例腹腔镜下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记对照组(n=30,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手术室护理),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评估值、术后恢复指标测评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切除术护理期间,通过予以手术室护理,具有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 护理满意度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 7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自己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有 41例患者实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实验组有 37例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失血量为( 106.6±89.8) ml少于对照组的( 179.9±102.4) ml;实验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 2.89±0.56) d快于对照组的( 3.58±0.61) d;实验组的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 89.19%( 33/37)大于对照组的 70.73%( 29/41)。两组的上述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华蟾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直肠癌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华蟾素胶囊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结直肠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有效性研究确定一种对湿热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确诊为湿热瘀型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口服中药盆炎消+西药盆腔灌注;中药组采用口服中药盆炎消。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盆腔体征积分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治疗前、1疗程、2疗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3疗程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3)两组治疗前、1疗程、2疗程、3疗程盆腔体征积分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盆炎消+盆腔灌注是一种高效的湿热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 标签: 盆炎消 盆腔灌注 湿热瘀结型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Asn118AsnC→T,rs11615多态性与晚期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为主方案一线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10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采静脉血提取DNA,以real-timePCR法对ERCC1基因进行SNP分型。患者接受奥沙利铂为主方案化疗,观察疾病有效率(CR+PR)及肿瘤进展时间(TTP),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其有效率的关系。结果108例入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65%(61/108),其中ERCC1基因进行SNP分型,纯合基因型(C/C)与杂合基因型(C/T+T/T)在疾病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7959,P=0005)。入组患者总中位TTP为6个月,C/T+T/T基因型患者中位TTP为6个月,与C/C中位TTP7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47P=0039)。结论ERCC1Asn118Asn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为主方案一线化疗的临床疗效有相关性,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 标签: 晚期结直肠癌 基因多态性 ERCC1 奥沙利铂Research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oxaliplatin influenced by ERCC1 gene polymorphism in peripheral bl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