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入住老年科的患者,主要针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巡视病房的情况、对病房的环境及护理工作是否满意进行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城镇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法在云南省艾滋病高、中流行区选取6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100名左右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总体来看,居民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较好,知晓率为94.4%;有14.3%的居民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还不了解;对于艾滋病预防知识,仅有64.0%的人掌握。六个社区中,西山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总体较低,在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方面,也明显低于其他五个社区。结论应该对居民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应该针对西山区外来人口多,其学历偏低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 标签: 居民艾滋病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患双方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作一科学的分析,以更好地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展开。方法选择我院10个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护士、患者各100名,对其优质护理开展前和开展后1个月的相关问题作对比分析。结果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1个月后,护士的认知度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P<0.05)。结论对护、患双方进行科学的评估是指导护理人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患双方 优质护理服务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基础和保证。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患者4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染的发生部位以消化道和尿道为主。结论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患者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年龄为影响患者感染的常见因素,患者感染的发生部位以消化道和尿道为主。

  • 标签: 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 医院感染 不同年龄段 感染部位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0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40岁以上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8.57%)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的患者(59.09%)(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7.78%)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者(52.73%)(P〈0.05),已婚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08%)明显高于未婚的患者(65.38%)(P〈0.05),家庭关系好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5.00%)明显高于家庭关系差的患者(75.00%)(P〈0.05),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13%)明显高于不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63.83%)(P〈0.05)。结论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大小、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服药依从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状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1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11个科室住院符合条件的42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记录营养支持状况。结果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0.96%和6.98%,在具有营养风险的465名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19.14%,其中肠外营养支持17.0%,肠内营养占2.37%,肠内和肠外联合患者占2.15。结论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NRS2002是进行营养筛查的有效工具,适用于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可作为其后续营养治疗方案的依据。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不足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探讨现代快速生活条件下人们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对象某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采用调查问卷和焦虑抑郁量表(HADS)分析法,从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多维度调查。结果发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密切关系。结论神经内科门诊焦虑与抑郁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其发生概率也越大,高学历人群患焦虑与抑郁症的数量更多。

  • 标签: 神经内科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发病机理。方法通过临床67例患者的体检,分为男35例,女32例两组,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中医按肝郁脾虚进行辩证分析。结果男女两组在代谢综合征和肝郁脾虚的阳性率分别为91.43%,87.5%,74.29%,78.13%。结论肝郁脾虚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的中医发病机理。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肝郁脾虚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通过对农村居民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及高危行为的研究,为制定AIDS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两阶段人群抽样对其AIDS防治知识及相关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调查对象听说过AIDS的为61.78%;答对0—3题为56.91%,4—9题为38.48%,10—13题为4.55%;认为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为56.94%,不清楚的为38.38%,有可能的为4.68%。12人有卖血史,15人有性病史,在有性行为的886人中,7.67%有过1个以上多性伴。结论:农村居民AIDS知识匮乏,存在着相关危险行为。所以,我省预防AIDS的策略主要是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健康促进,改善危险行为,提倡安全性行为和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 标签: 农村居民 艾滋病 知识 行为
  • 简介:青少年是一个人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期(也称青春期)是人生的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转换期,是从生活全部由父母照护、安排的儿童向经济独立、成家立业的成人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年男女两性特征逐步凸现,生理发育趋向成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功能成熟趋于完成。

  • 标签: 性心理调查 生理发育 青少年性 青少年期 社会角色 生殖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师范院校962名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信行进行调查。结果师范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偏低,为(74.02±15.31)分;营养态度得分较高,为(26.36±2.69)分;饮食行为得分一般,为(34.51±4.80)分。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女生高于男生(P〈0.01),而营养态度得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师范院校大学生对较为专业性的营养知识掌握较差,部分学生主动了解营养知识和愿意改变饮食行为的态度稍差,在饮食行为上普遍存在膳食结构和膳食制度不合理、补水不科学等问题;少数学生还存在食用零食过多等不良饮食行为。结论有必要在师范院校开展营养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营养调查 营养知识 师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性贫血发生率的特点及临床现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6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研究手术前后发生肿瘤性贫血及相关性贫血发生的临床特点。结果在6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显示,手术前患肿瘤性贫血18例(26.47%),缺铁性贫血19例(27.94%),手术后6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患肿瘤性贫血37例(54.41%),缺铁性贫血13例(19.12%),手术前后相比术后肿瘤性贫血明显高于术前患者,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患肿瘤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几率高,尤其术后肿瘤性贫血发病率更高,所以术后建立规范性肿瘤性贫血治疗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结直肠癌 手术前后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康复运动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对66例血清胆固醇异常的精神病人有氧康复运动前后的TCHO、HDL-C、LDL-C水平进行监测,比较其测定值的差异。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运动后受试对象TCHO、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对其均数采用总体方差相等的两样本t检验、P值均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运动能有效调节精神病人胆固醇水平。

  • 标签: 胆固醇 调节 康复运动
  • 简介:目的调查台湾地区中式餐厅食品调理人员手部卫生行为现况。方法样本取自台湾地区中式餐厅。利用实地观察的方法,了解样本餐厅之食品调理人员的手部清洁状况及洗手行为,采用研究者自编之食品调理人员手部卫生行为及洗手设备观察记录表予以评估,所得之数据进行描述性及推论统计。结果大部份食品调理人员手部清洁状况不良,工作中未能随时洗净双手,食品调理人员手部卫生行为的得分与厕所内洗手设备是否完善及是否标示(如厕后洗手)等措施无关。结论建议餐饮业者加强督促员工养成洗手习惯;充实厨房中洗手设备;提供如何教育员工正确洗手之教育训练手册,加强餐厅员工手部卫生训练课程及督导技能。

  • 标签: 餐厅 食品调理人员 手部卫生行为 洗手习惯
  • 简介:通过对近5年来的奎河水质资料分析,沿岸居民饮水质量的检测,饮水人口死亡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饮水质量劣于对照组,饮水人口总死亡率及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对照组,调查资料还表明,奎河沿岸居民饮用水源受到来自奎河的污染;饮水人口死亡率增高与饮水污染有关;提示,治理奎河污染,改善饮水条件,对保护沿河居民的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水源污染 水质评价 恶性肿瘤 饮用水监测
  • 简介:研究采用系统-整群抽样对我军平时心理创作后应激障碍(PT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流行学调查。共抽样调查21198人;男20710人,女488人。其中陆军14252人,海军1379人,空军2037人,院校学员3530人。结果显示:PTSD总患病率为6.18‰(131/21198),其中陆、海、空军和军校PTSD的患病率分别为5.75‰、6.53‰、9.82‰和5.67%。导致PTSD的应激源以刀性应激居多(64.9%)、其次为慢性及间隙性应激(21.4%)和应激性生活事件(13.7%)。EPQ和SCL90测查结果显示:PTSD患者较健康对照者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定和显著的抑郁、焦虑、恐怖等负性情绪。研究认为: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尤其是战时军人遭受应激及发生PTSD的机率可能相应增高。故进一步研究和制定PTSD的防治对策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国 军人 调查研究 流行病学 心理卫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目的了解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在北京市餐饮企业食品中的分布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4家餐饮企业的食品进行随机采样及对所采样品进行微生物学致病菌检测,并记录分析资料。结果北京市餐饮企业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凉拌菜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1%;熟肉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菌,检出率均为1.6%;其余未检出以上致病菌。结论食品监督部门和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监测和检查,同时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减少由此可能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标签: 餐饮企业 致病菌 食品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葡萄糖菌在当前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便于后期在临床上指导合理的用药。方法通过常规收集方法对菌种进行收集与鉴定,选择K-B法实施体外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本组研究共分离收集的菌株有260株,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共112株,占总数43.0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为50株,占总数44.64%;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62株,占总数55.37%;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共148株,占总数56.92%;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2株,占总数62.16%;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56株,占总数37.84%;而菌株对于万古霉素敏感性是百分百,对于其他的抗生素所具有耐药性具有差异性。结论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加强监测,在临床上能够很好的指导合理的用药与使用抗生素,对于疾病的治疗于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葡萄球菌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血浆中总25-羟维生素D水平,以评价广州地区健康成人的维生素D浓度水平状况,为今后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预防及治疗用药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广州地区常规体检报告正常的健康成人1010例,收集其资料及血浆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总25-(OH)D3的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成人总25-(OH)D3的平均值为(19.80±6.51)ng·ml-1,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的百分比分别占57.13%、36.34%、6.53%;样本均值与参考标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的维生素D含量高于女性。结论 广州市健康成人维生素D水平较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增加户外活动,尤其是女性。

  • 标签: 总25-(OH)D3 健康成人 广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职医务工作人员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自制的艾滋病防治以及职业暴露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所选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详细统计本次调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优良率为94.67%,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86%。。结论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相关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检查机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艾滋病防护意识以及职业暴露后的应计处理能力,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从而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艾滋病防护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