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造口综合护理对新生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新生肠造瘘患儿48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造口综合护理,对两组患儿出现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肠造瘘患儿采取造口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肠造瘘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对预防危重新生肠内营养误吸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接受肠内影响危重新生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误吸率病死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误吸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P<0.05),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危重新生采用预见性干预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肠内营养误吸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 1例新生巨大骶尾部畸胎瘤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择于 2019.01.13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柳东分院产科出生患有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新生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在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和经验,对术后婴儿恢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术前及时诊断和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帮助这名新生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成功进行,术后伤口恢复良好。结论:新生巨大骶尾部畸胎瘤围手术期精心护理会有效帮助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骶尾部畸胎瘤 围手术期护理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新生巨大骶尾部畸胎瘤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择于2019.01.13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柳东分院产科出生患有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新生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在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和经验,对术后婴儿恢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术前及时诊断和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帮助这名新生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成功进行,术后伤口恢复良好。结论新生巨大骶尾部畸胎瘤围手术期精心护理会有效帮助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骶尾部畸胎瘤 围手术期护理 特点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索普米克林舒 氨溴索雾化联合应用治疗新生肺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 2018年 6月至 201 9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新生肺炎 60例,对 60例患儿进行编号,奇数号分为对照组,偶数号患儿分为实验组,两组 患儿各 30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林舒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 患儿临床治疗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 退热时间、 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价值, P<0.05,实验组患儿 临床治疗有效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价值, P<0.05。结论:对于新生肺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 能够帮助患儿快速治疗咳嗽、 发热以及湿啰音症状,缩短患儿 临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肺炎,普米克令舒,氨溴索,雾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在新生肺炎治疗中应用及时间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200例新生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患儿所使用抗生素种类、时间及在此时间内对应状况等等。结果在临床中,针对新生肺炎患者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肟、氧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使用占比最高分别为青霉素(44%)、氨苄青霉素(40%)、头孢噻肟钠(25%),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单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对患儿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肺炎患儿应用抗生素开展治疗要立足于患儿实际体质,根据其体质决定使用一种抗生素还是多种抗生素共同治疗,以此来保障治疗安全性,减少不良情况出现概率。

  • 标签: 抗生素 新生儿肺炎 治疗 应用及时间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呼吸衰竭实施机械通气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40例呼吸衰竭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机械通气方案,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和氧合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治疗后PaO2水平明显提高,PaCO2、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作者: 李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开阳县人民医院产科  贵州贵阳 550300)  【摘  要】目的:本研究对我院300名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对300名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的结局进行总结。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300名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转诊医院、患病种类、母儿预后等相关指标进行科学分析。结果:320名患者基本信息如下:1、患者经治疗后转诊到一级医院人数为260人占比为86.67%;转诊二级医院人数为20人,占比为6.67%;三级医院为20人,占比为6.25%;2、患者患病种类:(1)先兆性早产88人(29.33%);(2)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人数为77人(25.67%);(3)妊娠糖尿病40人(13.33%);(4)先兆流产40人(13.33%);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50人(16.67%);母儿最终诊治办法:(1)自然生产人数为176人(58.67%),剖腹产75人(25.00%),母体承受胎儿在其体内发育成长过程的终止人数为35(11.67%),孕妇引产放弃生产4人(1.33%),此期间无孕妇产生死亡。新生儿中,早产人数为130人(43.33%),转重症监护室人数为80人(26.67%),患有肺炎患儿30人(10.00%),黄疸患儿40人(13.33%),窒息患儿6人(2.00%),死亡发生人数为4人(1.33%)。结论:高危妊娠和重症孕产妇及时、规范地转诊和救治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建立完善的转诊网络和转诊能力的培训是保证转诊成功、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首要环节。对高危妊娠患者的诊治应该规范医院对该类病人的救治且建立完善的诊治系统,一次来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及降低孕妇的生命危险。因此,医院应该定时、定期开展相关方面知识的讲座,聘请相关专家坐诊并进行科学指导,以此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的病情评估、适时转诊与现场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孕妇生产危险。  【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过程中,分析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接诊高危妊娠产妇8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产妇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显示,在分娩方式上,观察组产妇采用顺产方式概率要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以及分娩之后,出现产后出血、新生窒息、新生窘迫等问题概率要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过程中,相比以往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着更好地临床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高危 妊娠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不同置管方式对于新生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行PICC置管80例新生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作为研究。结果用新生PICC置管不同部位优缺点进行比较。结论PICC置管为新生提供了方便、安全静脉通道,提高了疗效,减轻了患儿痛苦,获得极为广泛应用。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贵要静脉 头静脉 正中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呼吸衰竭实施机械通气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40例呼吸衰竭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机械通气方案,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和氧合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治疗后PaO2水平明显提高,PaCO2、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新生气道正压通气致鼻中隔压疮预防干预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接受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50例,25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5例患儿接受集束化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鼻中隔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鼻中隔压疮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24.00%,P<0.05;观察组患儿鼻中隔压疮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气道正压通气至鼻中隔压疮发生率,对于提高患儿依从率、降低鼻中隔损伤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鼻中隔 正压通气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加体位转换护理对新生肺炎患儿血氧饱和度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24例新生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儿再予以体位转换护理。检测两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并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统计所用患儿肺部湿啰音及发热消失时间并行组间比较。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临床疗效并比较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护理前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均上升,研究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患儿高,两组患儿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2)治疗期间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发热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均短(P<0.05);(3)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加体位转换护理更利于新生肺炎患儿血氧饱和度提升,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整体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患儿 雾化吸入治疗 体位转换护理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在降低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改善产妇新生结局中作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初产妇中抽取80例,按分娩过程中沟通方式分对照组(常规沟通40例)和研究组(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干预40例),比较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前组间SDS、SAS评分差异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盆腔粘连率2.50%、产褥感染率5%、剖宫产率22.50%低于对照组22.50%、25%、50%,出生后10min时新生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干预,可明显缓解其应激表现,改善分娩结局,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黄疸蓝光照射中接受强化风险护理后疗效安全性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新生黄疸患者中按先后入院时间选择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参照组,每组各位4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风险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之间护理效果与安全性差异。结果参照组中有效例数30;试验组有效例数38,两组数据差异值P<0.05,具备临床数据统计价值;参照组试验组护理风险对比值P<0.05,具备组间数据统计意义。结论新生黄疸蓝光照射过程中接受强化风险护理,可以提高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增强临床治疗安全性,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风险护理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NICU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 方法 以 NICU 新生 100 例(时间所选为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10 月),为本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 2 组 NICU 新生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实验组 NICU 新生家属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 NICU 新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NICU 新生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对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进行预防控制,缩短其康复时间,且可增加其家属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肺炎对患儿不良症状及智能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与我院进行治疗新生肺炎患儿共计64例,根据患儿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是基于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症状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不良发应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干预主要患儿MDI和PDI评分要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新生肺炎患儿护理中给予患儿抚触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不良症状发生几率,保证患儿智能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肺炎 不良反应 智能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运用于新生肺炎护理中效果 。 方法: 对 本医院 治疗 60 例肺炎新生 开展临床研究, 2017 年 03 月至 2019 年 02 月是抽取时间 , 参考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一组入组 30 例,试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 ,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 评比两组治疗有效合计率、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 。 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合计率( 100.00% )高于对照组数据值( 86.67% ),呈现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人性化护理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运用于新生肺炎护理中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治疗60例肺炎新生开展临床研究,2017年03月至2019年02月是抽取时间,参考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一组入组30例,试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评比两组治疗有效合计率、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合计率(100.00%)高于对照组数据值(86.67%),呈现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短于对照组数据值,呈现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新生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体现重要护理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人性化护理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肺炎对患儿不良症状及智能发育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与我院进行治疗新生肺炎患儿共计 64例,根据患儿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是基于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症状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不良发应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干预主要患儿 MDI和 PDI评分要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肺炎 不良反应 智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