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妇产手术室是一个治病救人的特殊环境。手术室护士是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工作。她们工作节奏快,无规律,每天接触大量感染因素,日积月累给她们带来诸多危害,因此,认识这些职业危险因素,做好自我防护,是手术室护士必须了解的。所以手术室护士应当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出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调查ICU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分析各种影响ICU护士职业防护的多种因素。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94名ICU护士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危害类型以及风险评估。结果每天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职业危害,尤其学历越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越高,并且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的ICU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强。结论合理安排ICU护士的工作时间,提高ICU护士的教育程度并且对ICU护士进行专门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是提高ICU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重点。

  • 标签: ICU护士 职业防护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规范医学实验室离心技术的应用与仪器维护。方法:正确选择与应用离心技术,掌握相对离心力(RCF)、S值及K值等常用离心参数的运用与计算方法,合理配置离心转头与离心容器,根据材质的理化耐受性选用和处理离心容器,制定基于风险控制的操作规范、监测、维护、保养以及生物安全等系列措施,建立实验室离心机技术保障。结果:通过规范医学实验室离心技术的应用,使实验室离心机的故障率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结论:保障离心机正常使用,必须坚持从实验应用到工程维护的全技术流程管理。

  • 标签: 离心机 离心技术 技术保障 维护 医学实验室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不断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化进程迅速,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老龄办公布的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各种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速,老年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这是摆在我们医务工作者面前非常严峻、不容回避、急需妥善应对的问题。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所有高血压人群中所占比例迅速增加,≥60岁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达60%左右,≥80岁老年人群中此数值高达90%,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1]。根据2013年发表的全球20岁以上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分析,2010年全球冠心病(CHD)死亡的人数达7029300人,为总死亡人数的13%[2]。目前冠心病在我国居民的死因顺位中排第三位,其死亡率近20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预测今后20年,冠心病发病死亡人数将持续增加,并有可能跃升为死亡的首要原因[3]。在美国,65岁及以上患者的死亡原因中CHD占一半以上,而CHD死亡者中大于3/4是老年人[4]。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也随之增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59岁年龄段心衰发病率为0.8%,80~89岁年龄段为9.1%,增长了10余倍[5]。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近年来通过对51个国家的统计发现,在约10亿的人群中,至少有1500万例心衰患者,另外,还有与之数量相当的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普通人群中,心衰的总患病率为2%~3%,而在70~80岁的老年人群中,则高达10�

  • 标签: 中医药 老年医学 优势
  • 简介:摘要对ICU院内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关系、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质量。

  • 标签: 手卫生 重症医学科 依从性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间接数字化摄影(CR)两种现代影视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肿瘤科患者6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检查,实验组患者采用CR和CT两种现代影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判断准确率更高,灵敏度更强。经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医学中应用CR和CT两种现代影像技术,能够增加疾病诊断的正确率,值得将其进一步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现代 影视技术 放射医学 研究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医学研究,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以便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准确及时的医学检验数据和信息。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ICU收治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0例),对比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差错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检验结果差错率为12.3%(6/50);观察组检验结果差错率为4.41%(3/60).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差错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质量控制,不仅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和治疗水平,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借鉴。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30864名患者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等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传染性标志物检测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6%、0.46%、0.013%和0.54%。结论临床输血治疗前对病人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预防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 标签: 传染性标志物 传染病 输血 医学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床旁动脉血气分析其在重症医学科急症患者抢救和急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比方式对床旁送检与重症医学科送检动脉气血分析报告结果发出时间和基础性化验结果发出时间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将化验经过进行对比,不同组别间报告发出时间存在较大不同,但除此之外,其他指标与指标间的差异性相对不明显。结论床旁动脉气血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血标本临床科室时间和重症医学科时间等进行了合理缩减,血K+值愈加精准,之后在此基础上优于传统化验室测定方式。床旁动脉气血分析手段具有分析快、准确性高的优点,其为挽救病人生病健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标签: 床旁动脉 气血分析 重症 学科
  • 简介:生理学是医学中一门基础学科,在生理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共享是保障其教学质量的前提,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与空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应用较为广泛,通过网络技术构建生理学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因此,本文选择网络环境下医学生理学的教学模式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 标签: 网络环境 医学生理学 教学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医学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作为医学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医学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医学档案管理人员角度出发,分析医学人员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档案管理改进,从而为我国医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可靠的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学档案 管理人员 素质培养 医学发展
  • 简介:摘要现在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再加上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条件也在不断改善,这就更为医学检验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为医学检验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相关应用,以及对今后分子生物在医学检验中的展望与前景,介绍了PCR技术、分子生物芯片技术、分子生物传感器以及分子生物纳米技术等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3。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趋势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临床医学相关病情的治疗过程认识,消化道的合理化治疗是较为重要的。上消化道出血问题的治疗更是消化道治疗的重要急症。上消化道治疗的表现是急为重要的,具有强大的危险,其病发效果较为强烈。合理的分析相关的治病因素问题,保证合理的治疗过程认识,加深综合性的生命安全控制管理,建立良好的临床医学消化道问题认识程度,防止出现相关的死亡率上升的问题,逐步的降低死亡率的发病情况。因此,合理的加深综合性的临床治疗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综合性准确诊断过程控制,加深综合性的治疗过程认识,保证合理化的安全性最大化的治疗过程控制。

  • 标签: 消化道内科 出血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为临床科室提供诊断依据,为医疗、教学及科研服务。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检验科学得到迅速发展。检验技术也得到不断地创新,医学检验已经能为临床工作的全面诊断、治疗决策、病程等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检验数据的精确性在临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检验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学习。笔者从多次实习和听老师指导启发中,就如何才能提高医学检验数据的精确性有深刻体会。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检验数据 准确性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上关于骨科膝关节的相关损伤问题需要合理的处理,依靠患者的综合性临床治疗过程,对患者的日常的常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是否存在关节内部的积血问题,关节内的出血积液需要进行合理的检查,对患者注射一定量的增强扫描制剂,从而加深整体的扫描过程,保证关节积血内可以很好地注入增强剂,实现患者对于整体关节结构的损伤控制管理。加强综合性的关节调节控制,制定合理的关节损伤程度管理分析,实现合理的综合性产品质量过程分析,实现合理的有效化扫描过程,对不存在关节积血问题的相关关节一同注射增强剂,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关节结构损伤调控,实现对于患者骨膝关节的损伤问题处理。本文将针对目前的相关临床医学上的骨科膝关节的综合性损伤问题进行有消化的处理,制定合理的综合性治疗过程控制,实现有效化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建立良好的综合性诊治。

  • 标签: 膝关节 损伤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检验中血液细胞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服务站检验科进行血细胞检测的样本98例,对检测样本抗凝剂进行不同比例浓度稀释以及温度和放置时间做统一监控,从而对比分析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情况。结果抗凝剂浓度不同导致样本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有所改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血液样本的置放时间不同也会导致血液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同时间放置的样本血细胞指标不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低温放置的血液样本的细胞含量与常温放置的血样不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对抗凝剂进行配比、放置时间的控制以及放置温度的调整都是取得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内容,在检验中进行严格控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探究。

  • 标签: 血液细胞 检验医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的方式是样本法,通过样本采集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开展分析。掌握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导致误差发生的因素,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误差出现。由于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的误差对分析的结果会造成重大误差,因此要非常重视。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分析 误差原因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