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PMI)非典型临床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减少漏、误诊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诊治的无痛性心肌梗死9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情稳定48例(49%),死亡16例(16.3%)、心原性休克9例(9.18%),心律失常12例(12.2%),心力衰竭13例(13.2%)。结论应掌握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痛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方法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特点从护患关系、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心里护理。结果老年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结论正确掌握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使内科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密切配合医务人员,达到治疗疾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内科老年患者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作者: 陈伟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65)【中图分类号】R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06-0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患者产生骨折的几率高达十分之一,年龄越大,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会越高。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产生骨质疏松的患者女性要比男性高很多。而老年人出现骨折的年龄一般多在50到79岁。1临床上的表现老年人如果出现骨质疏松症,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身体其他并发症,进而增加治疗的难度。由于老年人骨折的位置骨量比较少,质量也不是很好,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粉碎性骨折,这种情况下,对骨头进行复位会比较困难,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会有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如果患者在身体这一位置发生骨折,这一部位在之后生活中发生骨折的概率要比其他部位高很多。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在卧床之后,身体内的骨量会加快流失的速度,患者的骨质疏松病情可能会加重。2经常发生骨折的部位有哪些?患者的腕部、胸腰段椎体,也可能是肱骨近端。如果患者是脆性骨折,在医学临床上,医生可能会直接确诊为骨质疏松。3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发病特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发病早期,身体基本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员是在对身体进行体检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病。如果患者的身体骨量流失十分之一左右,可能会感觉到骨痛,并且产生疼痛的位置在身体腰部或者是背部。由于老年人的年龄问题,身体的敏感度也开始下降,因此,在发生骨痛时,部分患者依然感受不到疼痛。因此,骨质疏松症在发生的早期,经常会被人忽视。一旦发现病情,就已经是晚期,疼痛的反应会明显加重。身体的部分骨骼会变形。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病人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部位一般是在脊柱、髋部,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造成残疾、截瘫,甚至会导致死亡。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与经济压力。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椎体骨折,骨折部位将神经压住,产生下肢瘫痪或者是大小便失禁。骨折发病特征。骨质疏松严重可能会导致骨折,如果患者是骨质疏松症,如果碰到外界的压力,例如汽车撞击、跌倒等,可能就会引发骨折。由于骨质疏松症而引发的骨折,比较常见的骨折有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如果患者还有其他病症,例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发生骨折的概率就会变得更大,这也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病的X线特征,探讨X线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将他们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X线特征。结果60例患者均出现显著的颈椎病X线征象。X线征象青年组患者以颈椎失稳性变化为主要特征,发生率93.3;老年组患者以软骨变性变化及椎骨继发性变化为主要特征,发生率分别是80.0%和90.0%。结论颈椎病患者年龄上的不同,X线征象改变类型也不同,采用X线诊断慢性颈椎病非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X线 颈椎病 诊断
  • 简介:摘要在护理模式转变的今天,护理交班不单单是口头交班和形势上的交班,而是从整体角度和人文角度给予病人的综合的评定。当今护理交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护士都必须执行的重要制度之一。对保证临床护理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点病情 五请四看一巡视
  • 简介:摘要儿童多动症也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是指在儿童时期出现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征1。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冲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智力基本正常,但有学习困难、运动功能不协调及心理异常2。国外资料报道在儿童中患病率为5%~10%,国内报道在小学生中患病率为1%~10%,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轻度脑组织损害、遗传因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脑损伤、食物过敏、维生素缺乏、糖代谢障碍、家庭环境不良及教育方法不当、铅污染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我院诊治36例儿童多动症患儿,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多动症 特点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487名阑尾炎患者,其中年龄≥60岁共47例,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对比年青组与年老组阑尾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因素。结果两组对比发现,年老组典型转移右下腹痛不明显,发热比例低,腹部体征少,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预后相对较差。结论老年人阑尾炎临床症状不明显,预后差。在临床诊治中需提高警惕性,尽早诊断,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了解初中生外伤的好发部位、发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方法学生在学校受伤后大部分到校医室就诊,有一部分直接到附近医院就诊,有的没有采取措施。根据这一现象,调查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校医室外伤登记记录本;各班级请假、矿课跟踪记录本;学生的问卷调查。将三组数据综合后进行统一分析。结果下午课前和课间活动时外伤发生率最高,夏季因皮肤暴露多受伤率较高。结论下午课前和课间活动相互嬉闹所造成的外伤性损伤成为该校学生外伤的主要原因,体育课上造成的外伤发病率较前几年明显降低。学校应利用各班每周的安全课和健康课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意识教育和常见外伤防范的教育。提高学生防范外伤的意识,增进健康,保证正常学习。

  • 标签: 中学生 外伤 部位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护士的角色表现得更为重要,也更加突出。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具有独特性,在工作中,儿科护士主要充当直接护理者、患儿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等角色,她们应有强烈的责任感,爱护及尊重患儿,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及操作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良好的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技巧。儿科护士担负着保证儿童健康和提高儿童素质的使命,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要有人际沟通技巧,才能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 标签: 儿科护士 素质要求 身心健康
  • 简介:作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战役卫勤保障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和再认识:以区域性保障为主,以建制保障为辅;伤病员医疗后送任务重,对救治技术要求高;战役卫勤力量需求多元,卫勤指挥难度大;作战地域广阔复杂,防病工作繁重;充分利用地方卫生资源,实施军民结合保障。

  • 标签: 战役卫勤保障 区域性保障 伤员后送 卫勤力量需求 卫生防病工作 地方卫生资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尿潴留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某三甲2015年7月-2015年9月之间的96例老年尿潴留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过程中观察病人的病情,在病人转出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老年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老年病人尿潴留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并整理分析有关鼻鼽的古代和现代文献,研究古今医家对于鼻鼽的辨证论治和用药情况后,得出古今在辨证论治上的特点,总结出鼻鼽不同证型的用药特点,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鼻鼽 辨证分型 用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儿脑部肿瘤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收集和整理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脑部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75例脑部肿瘤患儿中,患幕上肿瘤的有31例,占41.3%,患幕下肿瘤的有44例,占58.7%。主要症状75例患儿中,呕吐42例(56.0%)、头痛41例(54.7%)、步态不稳以及肢体共济失调等34例(45.3%);主要运用手术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行脑室外引流术+肿瘤切除术的患儿有30例(40.0%)、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肿瘤切除术的患儿有5例(6.7%),行肿瘤切除术的患儿有40例(53.3%),术后,共有63例(84.0%)患儿病情出现好转并出院,8例(10.7%)患儿尚在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放化疗治疗,4例(5.3%)患儿死亡。结论小儿脑部肿瘤具有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特点,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在充分了解和考虑患儿的具体病情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放化疗的配合治疗可实现良好的预后。

  • 标签: 小儿脑部肿瘤 临床特点 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