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仅接受常规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QT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QTd为(69.5±9.7),QTdc为(64.1±8.4),治疗后QTd为(31.8±6.3),QTdc为(30.3±3.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QTd为(69.2±9.4),QTdc为(63.1±7.4),治疗后QTd为(52.2±8.1),QTdc为(48.5±7.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 标签: 冠心病 法舒地尔 心电图QT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肌间沟或腋路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需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分为肌间沟组(A组)和腋路组(B组),肌间沟联合腋路组(C组)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进行传统的麻醉定位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肌间沟联合腋路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肌间沟组或腋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三组并发症的发生,A组有2例发生霍纳氏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1例,呼吸困难2例;B组发生局部血肿3例,轻度的局麻药毒性反1例;C组发生霍纳氏综合征1例,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着良好的麻醉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肌间沟联合腋路法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病例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65~92岁,身高153~172cm,ASAI~III级,随机分为C、Z两组,每组45例。C组为侧入,取L2~3或L3~4间隙正中旁开1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0.75盐酸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1ml)1.5~2ml,注药后退出腰麻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cm固定平卧。Z组为直入,取L2~3或L3~4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同C组。结果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为97.78%,明显高于Z组的82.22%(P<0.05),C组第2次穿刺成功率100%,也明显高于Z组的62.50%(P<0.01),Z组第3次穿刺成功率仅33.30%,穿刺失败的改用侧入穿刺成功。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侧入与直入均可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中,但侧入明显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侧入法 老年人
  • 简介: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46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且存在重症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参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研究组则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滤器使用时间较参照组更长,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PTT、PT以及TT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之间的差异同样无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高危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不会时内环培的稳定造成影响.应用价伯高.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法 重症 出血
  • 简介:目的了解湖北省间日疟(plasmodiumvivax,p.v.)流行区间日疟发病与传疟媒介按蚊的关系,为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二代病例及消除疟疾验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2005-2009年5个疟疾监测点疟疾疫情和蚊媒监测的历史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和蚊媒密度,采用圆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2005-2009年间日疟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分别为7月28日、5月26日~9月28和3月27日~11月28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天数分别为126d和246d;媒介按蚊活动的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分别为7月30日、6月2日~8月29日和5月1日~10月26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天数分别为90d和176d.蚊媒密度平均角单独检验有统计学意义(F=14.84,P<0.001);各年间日疟发病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P<0.001).结论湖北省间日疟发病及媒介按蚊活动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由于受环境改变,气候变化,生产生活方式变化,间日疟发病季节性与蚊煤季节性特征一致性比早期研究差异较大.

  • 标签: 疟疾 间日 按蚊属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减痛与自由体位分娩在初产顺产妇中的应用。方法我们收治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300例初产顺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3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分别100例患者。A组采用自由体位,B组采用分娩减痛,C组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结果C组在分娩时间、分娩疼痛等级、出血量、剖宫产率、Apgar评分均优于A组和B组。三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分娩减痛与自由体位分娩在共同应用于分娩中,对产妇与新生儿均有益处。

  • 标签: 分娩减痛法 自由体位分娩 初产顺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仁市目前乡镇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及其主要问题,为我市农村卫生人力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系统,对2014年铜仁市2区8县的168家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仁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数量较少,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农村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要求。思考为解决农村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铜仁市必须加大卫生人力资源用人制度改革力度,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开发工作,有效提升现有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建立一套乡镇卫生人才激励机制,引进和留住人才,从而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卫生人力资源 思考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心电定位在神经科置入PICC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接收的需要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传统穿刺置管,研究组心内心电定位辅助置管,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耗费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静脉炎、导管脱出、渗血、导管堵塞、出口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耗费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静脉炎、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心电定位在神经科置入PICC导管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神经科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内心电定位法 神经科 PICC导管 效果
  • 简介:摘要尿液分析又称尿常规,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可从尿液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是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1。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会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尿异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也常是提供病理过程的重要线索,由此可见尿液分析在临床应用的广泛性。而对于尿液的检查,临床的方法比较多,不同的检测方法由于实验原理不同,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尿干化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检测速度,由于其操作的简便、快捷性,在临床使用广泛.在尿液标本的RBC与WBC检测中,干化学法检测无法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临床必需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准确率。

  • 标签: 干化学法 显微镜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梅毒ELISA检测、RPR检测以及TRUST检测在输血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检测、RPR检测以及TRUST检测对180份标本血清(108份已确诊梅毒阳性)和从无偿献血者身上采集的12488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180份血清标本中,ELISA、RPR以及TRUST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6.29%、77.78%、89.81%,特异性分别为94.44%、65.28%、75.00%,ELISA与RPR和TRU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ELISA检测检测的灵敏度明显优于RPR、TRUS,且操作简便,可作为梅毒诊断的常规方法,并应用于输血检测的工作中。

  • 标签: 梅毒ELISA法 RPR法 TRUST法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阳祛风活血在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98例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按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50)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己酮可可碱,观察组采用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于治疗1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应用温阳祛风活血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温阳祛风活血法 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华林抗凝治疗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这段时期收治经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20例患者,对其进行抗凝药物知识宣讲、心理和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服用抗凝药物华林的方法和抗凝的作用,同时监测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延长机械瓣膜的使用时间。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抗凝指导,所有患者在术后掌握了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了依从性,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抗凝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药物的重视,学会自我保健,认识抗凝的重要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机械瓣膜的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指导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分为2组,100例研究组和11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对照组接受三孔腹腔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69.7±12.8分钟、3.6±0.8天、0.97±0.21万元、1.6±0.3分)、(36.9±13.5分钟、4.7±1.2天、1.6±0.4万元、4.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孔法 三孔法 胆囊切除术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38-01摘要目的探讨手测量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运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随机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78例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法测量下的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之内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的变化情况上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测量模式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测量法 2型糖尿病 患者 饮食指导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补气活血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ST段下降次数为107次,而治疗后下降次数为34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MI患者ST段下降持续时间由(264.4±20.3)min缩短到(112.3±12.4)min,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T段下降次数为106次,而治疗后下降次数为99次,对照组患者SMI患者ST段下降持续时间由(266.5±18.4)min缩短到(199.3±14.6)min,观察组患者SMI患者ST段下降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P<0.05)。结论中医补气活血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中医补气活血法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对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人贴身扶肩制动进行介绍,详述其操作要点和优点。该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在儿科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颈外静脉 采血 制动方法 一人贴身扶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血清快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性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住院部以及体检中采集的待测血清标本30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同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值血清和300份待测血清标本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GICA的测定结果。结果ELISA对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0.5ng/ml,GICA对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因此,GICA对HBsAg的敏感性低于ELISA;ELISAHBsAg的阳性检出率为22.67%,GICAHBsAg的阳性检出率为20.33%,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对HBsAg阳性检出的符合率为97.1%。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与酶联免疫吸附对HBsAg的阳性检出的符合率较高,且检测速度快,准确率较高,因此,胶体金免疫层析适用于急诊HBsAg检测、初筛检查以及标本量相对较少的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但由于其敏感性较低,所以,不适用于大批量的HBsAg检测。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内注射新斯的明联合大黄敷脐解除腹部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每天2次,每次0.5mg,并联合采用自制的大黄敷盖脐部,用胶布固定;对照组只采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每天2次,每次0.5mg,观察两组解除术后腹胀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10±6.55)h、排便所需的时间为(20±9.08h),对照组分别为(21±6.42)h、(38±8.86)h;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内注射新斯的明联合大黄敷脐解除腹部术后腹胀,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 标签: 腹部手术 腹胀 解除 新斯的明 大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文拉辛、米氮平和舍曲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成文拉辛组、米氮平组和舍曲林组各40例,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时的HAMD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辛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略低于米氮平组与舍曲林组(27.5%),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辛、米氮平和舍曲林三种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文拉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值得应用。

  • 标签: 文拉法辛 米氮平 舍曲林 抗抑郁药物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