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官方史籍,在康熙帝生母佟家族的旗籍记载上甚为混乱。笔者查阅《佟宗谱》进一步证明,在康熙二十七年以后佟是汉军旗下的满洲人。其中,佟氏族人中,唯佟图赖一支抬旗而隶镶黄旗,算作满洲人。

  • 标签: 康熙帝生母 佟氏家族 旗藉
  • 简介:这一天是2012年的正月十二,兴宁叶南镇石禾坪村的罗村落里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炮竹声声,一年一度的上灯仪式就要开始了。从2011年正月十三至2012年正月十一期间,该家族一共增添了四名男丁。于是,整个家族的人在正月十二这一天齐聚一堂,一起为四名新生男孩举行隆重的“上灯”仪式。

  • 标签: 仪式 家族 习俗 村落
  • 简介:上海百年名校南洋中学由晚清沪上沙船业著姓王家族所创,自甲午战后至民国年间,在创校者王维泰及继任者王培孙叔侄的苦心运筹下,学校历经了从旧式族塾义学到新式国民学校的嬗蜕,并在新式教育发轫之初中西文化显现张力的时代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探索出一种"西学"与"义学"相融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同于教会系统,又有别于官绅兴学,是传统家族办学遭遇"近代化"之后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化适应力。

  • 标签: 王维泰 王培孙 南洋中学 西学 义学
  • 简介:宋代阆中陈父子是吾蜀历史上的名人,其父位居清要,其子出将入相,可算有宋一代的能员(萧望之称张敞为"能吏",许子将谓曹操为"能臣",刘备评向宠为"能").虽然蜀人未必尽知,但是为之立传.他们的言行举措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值得我们文史工作者研讨.对于陈父子的家教、治学、处世,笔者曾有短稿论及,现在根据史籍记载,着重研究他们担任地方官员时的为政言行,以此探讨宋代能员对地方开发的重视和措施,作为今日研究文史"古为今用"的借鉴.事实胜于雄辩.摆出事实,自然能够据事判断,明白道理.所以笔者采用抄书点评,即事说理之法,以求节省笔墨,避免空谈.

  • 标签: 陈省华 宋朝 地方开发 陈尧叟
  • 简介:把书写行为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在西方知识系谱上是较晚的事情。如果将这一视角运用到文献中国观察上,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学术想象空间。就书写对象而言,山西《铜鞮吴人文志》集集体表象史书写和多样性个体生命史书写于一身。就编写者而言,同样也投射了宗族集体心智和执笔者的心智,因而该书是作者及其所归属群体的文化自恋和时代挽歌。就叙事技巧而论,既有直义陈述又有转义陈述,因而必须动用直义阅读和转义阅读两种策略。

  • 标签: 直义陈述 转义陈述 写文化行为 集体表象史书写 个体历史与意识
  • 简介: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宗族,在明代以降的数百年间,随着自身实力的发展和社会环境之变化,激发了追求地方影响力的强烈愿望.通过编撰家史,他们将地方名人方元荡奉为始迁祖,创造出与旌德县名相关的“方德让家”传说.此举巩固了地方精英对方宗族的支持,得到地方社会的认可,官方志书还纳入其家史.这些都使方在地方社会主导权的竞争中赢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旌德方塑造谱系和宗族形象的动态历程,揭橥其背后蕴含的地域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明清宗族世系塑造与皖南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

  • 标签: 旌德方氏 世系建构 宗族组织 社会变迁
  • 简介:《汪典业阉书》是研究徽商的新资料。其内容反映了徽州典商跨入近代社会门槛时资本运作的情况。阄书之“总帐”载明清代徽典资本构成为两部分:“承祖业分受财本”和“生息资本”。其中社会存款约占总资本的28%。“墨议”中“四典并无会票在外”一款说明徽典普遍经营会票,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汪典业析产和徽典经营会票不能获利的情况表明,在当时市场条件下,徽商资本已难以壮大。

  • 标签: 清代 徽商 典当 析产阄书
  • 简介:针对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用"朝贡体制"来解释"中国的世界秩序"之观念,何伟亚最近提出,清代的才反映了清廷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和方式,且体现了远更广阔的整合"天下"秩序的构想.但他又强调满清对其帝国的想象是一种"以满清皇室为最高君主的多主制".本文以为,以蒙藏关系为基础的所谓"多主制"和"宾礼"适用的对象各不相同,其间固有关联,同时更有相当程度的()牾,不宜并论.

  • 标签: 十八世纪 多主制 |
  • 简介:本文通过《玉台新咏》赵覆宋本、明通行本与唐写本《玉台新咏》残卷对校研究,论证赵覆宋本与唐写本多合,说明赵覆宋本最合于徐陵旧貌。后世刻本均有改动,但明通行本改动多于赵本,其改动的依据主要来自《文选》,尤其是李善注本《文选》。

  • 标签: 玉台新咏唐写本赵氏覆宋本 明通行本
  • 简介:“文章系谱”是系谱学关注的世系文本样式之一,意为用文章而非文句对世代间各类继承事实进行的叙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章系谱包含在叙史性铜器铭文中,可称为文章系谱的铭文类型。微《墙盘》等制作于西周共王、夷王时代的铜器铭文,是典型的铭文型文章系谱;其在中国谱学史上的地位,是在一个大致明确的年代范围内,以文章系谱的形式,建构了一个他律性的爵职继承系列,而非一个自律性的家世世系系列。对微《墙盘》等反映爵职继承系列的文章系谱在谱学史上的地位,评价应恰如其分。

  • 标签: 墙盘 系谱学 铭文型文章系谱 爵职继承
  • 简介:2013年11月1日至3日,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上海市宋庆龄研究会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召开“宋家族与近代中国的变迁”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百余位学者参会。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复旦大学 近代中国 宋氏家族 变迁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简介:《清史稿·儒林传》对常州学术的记载颇能反映该书叙学价值之一般。它以缪荃孙在光绪年间任国史馆总纂时的工作成果为基础修订而成,其中常州学人的传记多为缪手笔。通过这些传记,缪荃孙编织了常州学派的学谱,最早将常州学派记入清代国史,奠定了常州学派在正史《儒林传》中的重要地位。缪荃孙笔下的常州学人,是贯穿清代学术史始终的学人羣体,基本属於汉学阵营,而非以西汉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的对立派别。

  • 标签: 清史稿 儒林传 常州学派 汉学 缪荃孙
  • 简介: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布洛陀是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其仪式唱本为《布洛陀经诗》。本文透过对这一信仰及《经诗》形成的历史背景、叙述结构的分析,讨论布洛陀信仰与宋明期间左右江地区历史变迁的关系,认为其背后折射出了这一时期左右江社会的区域格局,是地方土司在重构地方社会秩序过程中的重要文化资源。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区域秩序 田州 岑氏土司
  • 简介:钱大昕(1728——1804)是清代乾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深得同时代学人的赞誉,在近现代学术界也备受推崇,陈寅恪先生赞其为'清代史学家第一人',陈垣先生称誉钱著作是'近代学术之源泉'。钱全集由陈文和先生主编,近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精装十册,共约400余万字,前有顾廷龙先生题签,钱其琛副总理题词和戴逸先生的序言。钱集问世之后,立即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和赞誉,许多学者拨冗作评,如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傅璇琮作《一部确有学术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全国高校古委会副主任、南京大学

  • 标签:
  • 简介:陈独秀从青年开始,即投身改造中国的革命运动,先是参加反清的辛亥革命,接着反袁世凯的专制复辟,继而创建中国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他一生东奔西走,浪迹天涯。家庭的亲缘极难相聚相欢,更谈不上顾及其亲人的生养死葬。陈独秀的生父去世,他才一岁多,不懂人事;他的母亲查逝世,他正在东北,等他与兄长孟吉赶回安庆,母亲已是“长已矣”,早已入土,未能得见一面;他的嗣父陈衍庶病死时,他正逃亡在外。

  • 标签: 陈独秀 反清 逝世 革命运动 蒋介石 袁世凯
  • 简介:<正>田桐、田桓是我的太公(曾外祖父)和叔太公,他们从青年时代就跟随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民主政治历尽艰辛,出生入死。在东京时,田桐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田桓担任孙中山先生的侍从秘书。孙中山先生常说他

  • 标签: 田桓 中山先生 田氏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革命党 宋教仁
  • 简介:2007年2月1日,南京古城一个严冬的日子,我来到了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的一户人家,采访一位已94岁高龄的抗战老人。他身材不高,穿着平常,但十分精干,手脚灵活,头脑清晰,谈吐不俗,一点儿也看不出是已近百岁的老人,更看不出他就是曾在抗战期间,在日伪统治下的沦陷核心区南京城里,凭着一腔杀敌复仇的爱国热血与勇敢机智的行动,制造了震动海内外的惊天事件——“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毒酒案”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詹长麟。

  • 标签: 南京市 制造者 领事馆 日本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