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笔者对作曲家的专访及相关文献,就钢琴曲《梅花三弄》的艺术特色加以研究。并通过钢琴曲与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比较,从钢琴语汇、曲体结构、创作意图三个方面就该曲的创作特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该曲的教学和演奏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王建中 钢琴曲 《梅花三弄》 古琴曲 艺术特色
  • 简介:想要实现在比赛期间采访10位外国评委的愿望并非易事。因为10天的赛事中,有两天是从早到晚三个单元都有比赛的。而且最后一天,虽然正式的比赛已结束,对评委来说,却是最“饱和”、劳累的一天:既要参加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颁奖仪式、宴会,还要出席少年钢琴家和6位获奖者的两场音乐会。但是凯沫林(Karl—HeinzKaem-merling)教授还是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在利用音乐会后回到宾馆的间隙,慨然挤出了半小时给我。虽然我严格遵守了“30分钟访谈”的诺言,使这次访谈成了所有访谈中最短的一次,但凯沫林教授还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些问题。我想这首先归功于他的德国式的严谨思维,同样还要归功于也已极度疲劳的周

  • 标签: 德国 钢琴教育家 凯沫林 访谈录 1999年
  • 简介:西方钢琴在17世纪进入中国,经过20世纪100年的发展变化,已成为对中国人民的音乐生活影响最大的西方乐器之一。中国钢琴音乐成为典型的“跨文化音乐”现象。

  • 标签: 钢琴音乐 民族化 历程
  • 简介:作者将中国音乐美学划分为“中国音乐美学”与“中国音乐的美学”两种论域,并将中国音乐划分为“古典范式”与“传统程式”两大范畴,试图通过对中国音乐中“古典范式”与“传统程式”间“合式”作业的可能性的探索、“合式”作业方法论的探讨来解释“中国音乐美学”与“中国音乐的美学”间罅隙存在的缘由、罅隙补完的可能性等问题;并由罅隙的问题进一步引申,对在此种感性错位的背景下产生的音乐批评问题展开思考。

  • 标签: 古典范式 传统程式 合式 罅隙 高文化
  • 简介:讲到当代俄罗斯的钢琴作品,人们经常能想到的大约是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普罗柯菲耶夫等人的作品,但是人们不太熟知还有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一生中除了创作百十余首歌曲及少量的室内乐曲外,毕生的精力全部专注于钢琴作品的创作上,而且具有极高的成就--这位作曲家不是别人,就是钢琴大师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涅尔(NikolaiKarlovichMedtner,1880-1951).

  • 标签: 作曲家 钢琴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 室内乐 歌曲 乐曲
  • 简介:2014年11月中旬,沈阳唱片收藏界友人周铁军寄来几张老唱片的图片并叮嘱我考证之。是月30日,其从北京将唱片音响拷贝出来发给我,以备我学习研究考证之用。然而,因拷贝音响所用的唱机力所不及,致使拷贝出的唱片录音时断时续,难以听辨。故而,周兄约我于12月17—18日共赴津门至唱片唱机收藏家王跃进处,再次拷贝录音。

  • 标签: 民间音乐 遗音 教学研究 半字 听辨 研究心得
  • 简介:从1954年3月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算起,经历了多次归属变更、最终而成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迄今已昂首走过一个甲子。对于音乐研究所的定位,成立之初是“民族音乐研究”,其后是“中国的音乐研究所”还是“中国音乐的研究所”之讨论,整体看应该是涵盖外国音乐、侧重中国音乐文化的研究单位。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民族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文化 记忆 文集 学术
  • 简介:作者在完成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点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分卷"少数民族音乐卷"之际,对其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问题,发表个人看法.作者不仅将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视为是科研工作者一项必具的"基本功",同时亦将提高到树立优良学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

  • 标签: 科研 资料 文献 学风
  • 简介:叙事方式的改变是洛秦博士名为①这本书的一个明确给出-从封面主角老黑人的孤影到书中每个章节的字里行间,从第一人称的贯穿始终到不同文本的交叉叠合,都在述说着一个不可重复的单数世界.

  • 标签: 美国社会 章节 博士 黑人 单数 音乐
  • 简介:本文认为,盛宗亮选择具有独特结构内涵的五声性4-23音集作为《为钢琴三重奏作的四个乐章》的核心材料,并赋之予强大的生成力量,从而结构出这部熔现代气质与民族风韵于一炉的佳作。文章讨论了五声性音集的结构内涵与相互关联,并重点探讨了4-23音集的特点及其与民歌旋律的普遍联系。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4-23音集在《为钢琴三重奏作的四个乐章》中的运用情况。

  • 标签: 盛宗亮 钢琴三重奏 结构途径 五声性音集 4-23音集 结构内涵
  • 简介:我国古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但没有归纳、总结出本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由于音乐理论体系的缺失,20世纪初,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先河的学堂乐歌,大多抄袭外国作曲家作品中的现成曲调,为其填词。100多年后的今天,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依然尚未建成。我们应当弄清古代“乐理”和今天“音乐理论”的不同,也不要以为用西洋音乐理论便可以代替中国音乐理论。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国各民族音乐作品形态和借鉴欧美音乐理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是中国音乐界目前面临的一项光荣任务。

  • 标签: 理论 乐理 民族音乐 理论体系
  • 简介:每一位钢琴家对如何运用现代钢琴演奏早期键盘乐作品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C.P.E.巴赫《为行家和爱好者作》中的18首奏鸣曲在古典奏鸣曲结构演进的过程中具有典型性,通过对其进行演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键盘乐作品及其演奏特点,使我们认识到用现代钢琴演奏早期键盘乐作品的复杂性。演奏者亦可在此基础上思考现代钢琴的演奏手法,结合与声音相关的讨论,建立合理的演奏观念。

  • 标签: C.P.E.巴赫 奏鸣曲 《为行家和爱好者而作》 键盘乐器 现代钢琴演奏 演奏观念
  • 简介:作曲家王西辟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作的四重奏(op.41)是近年来一部独受国际音乐家极高评价的作品。本文对此曲4个部分的和声、旋律、曲式结构做以详细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之用。

  • 标签: 王西麟 四重奏 曲式结构 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