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DsR模型,从我国沪深两市7家电力公司发布的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中选取了17个审计定量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A模型选取四个主成分并筛选出15个审计评价指标,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得出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标签: DSR模型 PCA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碳审计
  • 简介:发展低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在控制排放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引申出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提高排放绩效。因此,对排放经济绩效和排放福利绩效加以区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出排放福利绩效指标,测度了1997-2008年中国省域排放福利绩效,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析排放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大多数省域排放福利绩效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②推动中国省域排放福利绩效的主要力量是技术效应,所有省市区的服务效应都小于0,表明服务效应对排放福利增长有抑制性作用,并且有8个省市区的福利绩效增长面临技术效应与服务效应的双重瓶颈。

  • 标签: 碳排放 人类发展指数 碳排放福利绩效
  • 简介: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研究了我国内部人交易行为对公司股票未来中长期超常回报的预测能力。经验证据表明,整体而言,内部人交易能够预测公司未来超常回报,但其预测能力受到公司政治关联、分析师跟踪、控股权性质等因素影响。具体而言,与无政治关联公司相比,高级别政治关联公司内部人交易信息含量更高,而低级别政治关联公司内部人交易信息含量不显著;高级别政治关联对公司内部人交易信息含量的影响与公司控股权性质有关,高级别政治关联的民营控股公司内部人交易信息含量显著高于高级别政治关联的国有控股公司;分析师跟踪显著降低了内部人交易的信息含量,但未能更多地降低高级别政治关联公司内部人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主要贡献包括:第一,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政治关联对内部人交易行为的影响,拓展了国内外内部人交易研究的视角;第二,首次从内部人交易角度验证了证券分析师跟踪对降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的积极意义,丰富了我国分析师研究文献。本文发现不仅可以提醒投资者甄别不同公司内部人交易的信息含量,以赚取中长期超常回报;而且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监督相关类型公司的内部人交易行为提供了借鉴意义。

  • 标签: 内部人交易 信息含量 政治关联 交易者职位
  • 简介: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说过:"内部审计是管理层的耳目。"内部审计能够帮助管理层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防弊是内部审计持之以恒的传统职责。然而,进入21世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现代内部审计在防弊之外,还应该承担着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任务。

  • 标签: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评审 经营管理 21世纪 增值服务 管理层
  • 简介: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低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20.64亿吨,进口隐含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 标签: 对外贸易 隐含碳 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分析
  • 简介:本文运用在随机便利收益期限结构下排放期权定价模型估算理论上的排放期权价值,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参与者凭借历史排放期货价格市场信息可确定合理的排放期权价格,做出正确的排放期权交易决策。

  • 标签: 碳排放 便利收益 期限结构 期权定价
  • 简介: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低”的属性,服务业的规模增加对降低密度应有较大贡献,但我国服务业整体排放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落后。研究选取1980-2011年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和密度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论发现,服务业不是密度的格兰杰原因,密度也不是服务业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没有确定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依据现实提出了必须提升我国整体服务业的减排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与技术支持,改善服务业和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低经济。

  • 标签: 服务业 碳密度 低碳经济